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在印象中,大家總喜歡把女性劃分為柔弱,被呵護的那一類。可是當疫情來臨的時候,她們卻勇敢無畏,衝在第一線,用自己的行動救治著無數人的生命。


山東省婦聯2月11日統計,支援援湖北的醫療隊共計1385人,其中近六成是女性;

在上海市婦聯2月12日發出的統計報告中,這次出征武漢的醫生中超過50%為女性,護士佔比更是高達90%;

湖南省累計援鄂的1074位醫療隊員中,70%是女性;

在湖北省的奮戰的一線女性醫護工作者更是突破了10萬。


可以說在這場抗"疫"戰爭中女性撐起了大半邊天。


在3月8日之際,讓我們記住這些身影,記住這些不容忽視的堅強女性。


01 女性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中流砥柱


前段時間,大家看到李蘭娟院士摘下口罩下臉上的深深壓痕,紅了眼眶。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這位已進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從抵達武漢的那一刻開始,就奔走於研究疫苗和進重症監護室查看病人之間。


李院士每天早上8點準時開始查房工作,晚上還要和大家討論治療方案,經常超過凌晨2點才去睡覺,有的時候睡眠時間只有3個小時。


這位從紹興走出來的巾幗院士,一直在實踐著"我是一個醫生"的理想。


記得她出征前就對兒子說:"國家的大事,義不容辭。"


面對危機第一時間站出來,守衛國家是李院士的家國大義,更是許多軍人的奮鬥目標。


1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少將帶領團隊進駐武漢,開始研發新冠疫苗。


她是電影《戰狼2》中,Dr.陳的原型,她所在團隊研製出世界第一款埃博拉疫苗,被譽為埃博拉終結者。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在她和團隊爭分奪秒的研究下,目前疫苗研製方面已經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陳薇少將曾說過:"除了熱愛,我想不出其他理由。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對於這些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女軍人來說,軍人的使命已經刻在骨子裡。哪怕脫下軍裝,也不會改變。


火神山醫院感染七科一病區主任護士陳紅,到今年已經服役36年,原本可以退休的她,卻強烈要求來到醫院參與工作。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她說:

"我很快就要脫下這身摯愛的軍裝了。但總感覺軍裝可以脫,醫護人員的這個職責不能脫。我一定要打好最後一場戰役,給自己軍旅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疫情雖在,但勝利不遠,因為我們有許多像陳紅護士這樣把責任扛在肩頭的醫生。


2019年12月26至29日,張繼先醫生所在的湖北省金銀潭醫院先後接診了7名症狀相似的肺炎患者。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憑藉非典時期積累的經驗,她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傳染病,並立即反饋醫院,醫院又火速向上級疾控中心彙報。


就是圖片中這個眼神溫柔的女醫生,最先發現問題,成為武漢疫情上報第一人。


隨著疫情的爆發,很多醫生原本即將退休的醫生,也相繼去往武漢,為防控疫情添磚加瓦。


湖南郴州曹曉英醫生就是其中一員。


原本即將退休的她,在除夕夜不顧兒子反對,毅然決定奔赴一線,進入隔離區工作。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她對兒子說:"人生不應該是為了求得安逸,有奉獻才能體現人生價值。晚年亦是如此。"


歲月不足以消磨一個人的鬥志,病毒亦輕視不了一個人的勇氣。


疫情期間,還有很多護士,拿起針管她們就是和病毒作鬥爭的戰士,放下針管她們又變成溫柔妻子。


在最近播出的綜藝《見字如面》裡,演員何冰讀了一封民警丈夫寫給護士妻子的信。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信中,丈夫樊毅寫到:

雖與你分別7日但卻勝似7年。平日裡,每當你打不開罐頭、拿不動快遞時,我都會說:"我來。"


這次抗擊疫情時,你卻對我說:"我來。"


無法想象平時柔柔弱弱的你,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才會去一線與死神鬥爭。


是啊,這些女孩們平時連擰個瓶蓋都要找老公,可進了病房,拎起60斤的氧氣罐毫不含糊,一個個都變成了女超人。


我想還有許多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女醫護工作者們義無反顧的正在前線拼搏著。雖然不知道她們是誰,但是卻知道她們為了誰。


正如藥王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所言: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一心赴救,無作工夫形跡之心。"


02 一線女性工作者,和平年代的守護者


其實,除了醫院還有很多一線工作者,也承受著不低於醫護工作者的風險。


在抖音裡面,有這樣一個視頻讓人觸動。


疫情爆發後,62歲的樊順珍主動承擔起湖北咸寧中心醫院三層樓的保潔工作。繁重的一天工作下來,貼身衣服經常全部溼透,可她始終咬牙堅持。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儘管工資微薄,可她還是捐出1000元表達自己的心意。


好在,老天總會優待老實人。最近,樊阿姨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戰疫英雄獎,並獎勵一萬元正能量金。


保潔阿姨們無畏的堅守,值得最崇高的敬意。


能看到上面這些真實的新聞和故事,還應該感謝奮戰在一線的記者們。


她們也要直面生死,近距離和病人溝通。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僅用一支筆,幾張紙,一個個鏡頭,就為我們捕捉到人間的冷暖溫情。


一篇篇報道背後是與家人分離的內疚和擔憂,但是總得有人衝在前面,探知疫情下的聲音。


感謝有她們,才能記錄下這個時代最鮮活的場景。


記者們在高速上驅車趕往下一個採訪點時,還有一群人從日出到日落,不論颳風還是下雪,都守在城市入口處,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高速路上她們設點耐心測量過往司機的體溫。居民區裡,她們仔細登記來去人員信息。這些警界玫瑰們一點點的消除安全隱患,守護一方的安全。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在警花們放行的車輛中,載著的有可能是那些即將參與改變記錄的創造者。


在10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裡,有這樣一群女性身影:她們有的參與防疫巡邏,有的參與搭建鋼筋澆灌混凝土,還有的鎮守後方保證全員飲食,安排日常物資發放。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現場的女工人說:"聽說不限男女,我們就來了。我們有一份力,就發一分光。"


這些鐵娘子們,參與創造了全世界褒讚的中國奇蹟。


我看過一個關於一線工作者的採訪,記者工作時怕不怕,視頻中的姑娘很誠實地點頭。那怕還為什麼要做呢?姑娘堅定地說:"怕也要克服,總有人得做這些事。"


有人說,人性最美的地方在於明知不完美卻要克服的那一瞬間。可是我覺得在姑娘說出那句話時,比人性最美的時刻還要美。


就好像莎士比亞的那句詩:

"我可否將你比作一個夏日,而你比它更美。"


03 各行各業的女性工作者,華夏女兒的代表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雖然前方戰場硝煙四起,後方保障卻從不怠慢。各行各業的女性們,都在想法設法地出一份力量。


2月初,四川妹子小劉瞭解到很多醫護工作者吃不上熱飯,於是便作為志願者,帶著廚師和食材驅車前往武漢。


到達當地第二天,她就起灶做飯,送往醫院。小劉每天免費給醫護人員運送400—600份盒飯。


剛開始沒有防護服,她只能穿雨衣送餐,被醫生們稱為"雨衣妹妹"。


這位川妹子脾氣也像辣椒般火熱,她說:"疫情不走,我就不走。"


不只醫護人員吃飯困難,宅在家中的人也在為日常供給發愁。


姚生燕是昆明盒馬鮮生的一名配送員,疫情期間單量暴增,為了滿足顧客的配送需求,她連續工作了15天。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對她來說,多送一單,顧客就多一分便利。顧客少出一次門,就能減少被感染的幾率,她覺得自己能以這種方式為疫情做貢獻,是很榮幸的事情。


如果說姚生燕是配送員中的花木蘭,那下面這位女性就是老闆中的女俠客。


1月30日,常州女老闆尹玲接到疫情防控工作組的電話,希望徵用她的酒店作為疫情防控點。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每一個“她”都有無限可能


沒有絲毫猶豫,她立刻同意了這個請求,並自己出資按照要求改造好了酒店,還把家中男丁全部叫來一起幹活。


她這種不講條件一口答應的舉動,很快在網上被大家讚揚,她卻說:"這沒什麼,只是能希望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一直記得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一句話:"有一天,女人或許可以用她的"強"去愛,而不是用她的"弱"去愛。"


不要再給女性貼上柔弱的標籤了。在這些醫生、軍人、護士、還有各行各業的女性身上,處處可見的是,勇敢、堅強、沉著冷靜、從不退縮的女性力量。


在這場全人類共進退的疫情中,我們有幸見識這樣的女性力量。


這種力量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標籤,既可以柔情似水,更可以披荊斬棘。


女性這兩個字,應該成為生活和夢想的加冕,而不是靈魂的桎梏。


如同這世間沒有一模一樣的玫瑰,這些精彩的女人,每一個都有無限可能。


今日女神節,謹以此文獻給所有正在奮鬥的她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