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三饒學宮

三饒學宮


饒平三饒學宮


饒平三饒學宮


三饒學宮座落於也稱為孔夫子文廟。座落於饒平一中內, 始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清順治十二(1655)年,駐饒城總兵吳六奇重建,1963年重修。據饒平縣誌記載:“……佔地近百畝,宮殿式造型、大圓石立柱、紅瓦綠簷、四面滴水、兩層屋架。……正殿前是寬敞廣埕,東、西側是廡廊,前面是泮池和欞星門……後面是明倫堂和藏書閣”。由饒平同知邵有良委官毛文政主持興建,翌年建成。現為土木石結構。其中,正殿前懸有匾額,詞曰:“生民未有”及“斯文在茲”等。
現在的饒平學宮,僅剩下大成殿,它不是一座完整的建築,其他附設建築早已不復存在了。原學宮佔地一百畝,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面積。而今整個饒平一中佔地僅有三十二畝。
大成殿保存較好,為歇山頂式,面寬5間、進深3間,附階周匝。大成殿屋架為兩層,四面滴水,兩層建築東西廡,殿前有大城門,2米高的孔子石雕象立於正堂。所以《潮汕歷史文化小叢書》記載潮汕孔廟:“孔子有牌位而無像”,這一說法看來不確切。孔子石雕象現仍嵌立於殿內牆中間, 195cm×86cm,頂額雕有雙龍戲珠,其下橫刻“先師孔子行教像” 及“萬世師表”。像為浮雕,有吳道子遺風。兩旁置72弟子像碑石。大成殿建有頂棚,皆漆繪美麗而嚴謹的圖案,中心有一覆式藻井。井口為正八邊形, 邊長約十米。斗拱上承覆蓋著的飾金大八卦,據說這有擴音的作用,如果站在殿堂臺講話,整個殿內都可以聽得見。


饒平學宮建成後,對饒平文化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據縣誌載:“成化十四年(1478年)全縣設官學6所,清代有官學15所,義學2所,書院4所。”設縣後,明代中進士17人,清代27人,武進士10人,共有文武進士62人。明代宣化都東里鄉大埕一村先後考中進士49,俗謂“百步四進士”;清代絃歌都陳坑鄉八角樓竟出了九名進士,流傳著“八角九進士”的佳話;絃歌都石並鄉和揚康鄉都有文武齊備的進士,人稱“文武世家”之鄉;清代絃歌都東宮鄉同胞兄弟同登武甲進士,有“武林之鄉”美稱。此外,中舉人者,明代118人,清代128人,武舉65人,文武舉人共311人。可謂代“文廟立,教化開,學風盛,英才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