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遥远的太平洋上,有一片面积占亚洲板块一半,名为波利尼亚群岛的区域,而在群岛的最东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城市“复活节岛”。它东离智利3500公里,西边离澳大利亚7500公里,北边离北美5000公里。在这个孤悬于大洋上的孤岛上,有着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浓缩史。

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一、土著民登岛

经过对残留的土著民朗格朗日板的研究和破译发现,公元400年,第一批来到岛上的居民,从2000公里外同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另一小岛上被放逐。七个部族的首领带着族民,携带着鸡、芋头、香蕉和甘蔗,开着船队历经数十天的航行,终于发现了复活岛。

登上岛后,他们为岛上的茂盛森林、高大棕榈树,还有各种数不清的动植物所吸引。岛上有3座火山,也正是火山喷发造就了岛上的土地资源,更幸运的是,火山喷发早已结束,成为了死火山。不足的是,由于温度寒冷,岛周边没有珊瑚礁,以至于附近地区找不到渔业资源。为了捕食鱼类,这些先民砍伐大棕榈树建造大船前往深海捕捉海豚。而棕榈果子作为素食补充能量,吃不完了他们还进行酿酒,棕榈树浆可制作糖浆。除此之外,还有岛上原有的鸟类,因为从来没有见过“人”这一物种,当先民捕杀它们时,它们不仅不跑还好奇的往人类身边凑。于是当地的猫头鹰、鹦鹉等鸟类和当初入侵放逐船队的老鼠都成为了食物来源。

就这样,三分之一靠海豚,三分之二靠岛上的食物,几代人荤素搭配,好不快乐。资源丰富加上人烟稀少,恍如人间天堂。

二、土著民的繁荣

衣食无忧的日子过的很快,400年过去了,人口也逐步增加到了1000人,人们开垦更多森林,建造更多的船舶出海捕捞海豚,建造更多的房屋繁衍生息。生活的富足让人们开始了精神世界的追求。为了感恩最初率领族人抵达岛上的7位首领,他们就地取材建造了7个高达10米的巨人石像,面向大海,表示崇拜和缅怀。

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有了第一批石像,随着人口的增多,信仰开始形成。又几百年过去了,刚开始微小的信仰差别开始分化产生不同的派别和意识形态。公元1200年至1500年300年间,人口增至了10000人,不同派别的人都建造属于自己信仰的石像,在相互征伐中,胜利者推翻失败者的石像。

如今岛上遗留的900多个石像,大部分都建造于这300年之间。

三、土著民的衰落

人口多了,粮食储备也多了,这让毫无天敌的外来生物老鼠迅速增殖。但随着人口进一步增加,人均食物储备越来越紧缺,再加上人类对老鼠的防范,让老鼠开始为了生存啃食大棕榈树的种子。而棕榈树从种子到发芽需要两年之久,长到10米以上,更是需要15年的时间。于是1200年至1650年,随着土著民人口达到20000人,在砍伐、食用、烧火和老鼠啃食的作用下,棕榈树在岛上灭绝了。同样的原因,其它大型树木也相继灭绝。

没了大型树木,大船就无法建造,占口粮三分之一的海豚再也无法获得了。更糟的是,森林的破坏让能够长途跋涉的鸟类不再入岛居住,而陆地上不能长途飞行的鸟类被土著人吃光。为了获取食物,他们使用老一辈留下的破船在岛周围寻找吃的,把以前瞧不上眼的贝类、海螺也一扫而光。

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为了保障素食来源,岛上居民不得不得不依靠先辈带来的芋头开展农业。之前作为食物补充的农业成为了主要食物来源。而1000年前先人们带来的鸡和其生产的鸡蛋,成为了唯一的、稳定的蛋白质来源。就连曾经增殖的老鼠也被吃了个精光。

资源的匮乏,非但没能促成人们的合作,反而加速了不同派别之间的资源争夺,让相互征战进入了白热化。战争中,对方的石像被推到,眼珠子被扣(这就是为什么岛上的很多石像只剩下了眼眶)。战争不仅再次恶化了环境,更是让土著民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四、土著民的灭亡

到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首次登岛,并命名岛屿为“复活节岛”时,岛上居民已从两百多年前的20000减至了3000人,岛上居民一个个皮包骨头。此时已经没有人再关心过去的辉煌了,也不再崇拜巨大的石像了,他们转而崇拜一种幻想中的“鸟人”,他们希望自己变成鸟儿,飞离这个被死亡笼罩的孤岛。

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但是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没有带来好运,却带来了奴隶贸易和病毒天花。到了1877年,岛上的人口从3000锐减至111人。十一年后,1888年智利政府在4月5日复活节当天宣布占领复活节岛。岛上仅存的一百人逐步离开岛屿到其它地方谋生。最初的土著文明随之彻底毁灭。

现如今在岛上赤身裸体,涂上各种图像的6000名居民,他们绝大多数是从南美大陆移民过来的。其中100人学会了土著民的语言——“拉帕努伊语”,维持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五、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启示

回溯复活节岛上土著民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又这样的发展轨迹,有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第一,是岛屿的位置特殊,孤悬于广阔的海洋之中,复活岛土著民的生活、生产资源基本局限于了岛内,很难从外界获得物质输入。第二,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导致了人群的分离,这种分离一方面加剧了各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耗尽了土著民的聪明才智,以至于集体没有作更长远的生存规划。第三,人类行为对资源的索取和破坏,超出了自然的恢复能力,导致大棕榈树和大型树木以及各种动物的灭绝,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锁死。第四,病毒和外来文明的入侵,让文明的载体逐步消亡。

有了这些思考,再让我们思考一下“地球”的处境,会不会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呢?

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茫茫宇宙之中,在现有科技条件下,在可见的未来时空中,地球不也是孤悬的孤岛吗?我们目前能够攫取的资源,不都是来自地球本体吗?对于其它星球的资源,我们无法有效利用。而且,和复活节岛一样,我们对地球的索取和对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超过了大自然的恢复能力。更甚者,人类历史上和现存国别和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战争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今年国内流行的新冠肺炎,美国流行的流感病毒,横扫北非、西亚、中亚的沙漠蝗虫之灾,无不在进一步压缩人类的生存空间。

而大自然却在苦苦支撑中频遭重创,2019年9月的澳洲大火,受到极端天气、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3D环绕式燃烧”,足足烧了4个月还在继续。美国NASA表示,大火烟羽传输加速,将绕地球一圈,完成超远距离传输。目前6.31万公顷土地被烧毁,4.8亿只动物丧生,而数字随着火灾的继续仍在上升。

复活节岛“人类的浓缩史”——“哀之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也”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以古为师,如今的我们当然可以站在文明之巅,嘲笑感叹复活节岛上的人类文明,但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示后人复哀后人也”。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启发。这是与您分享的第495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周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