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董必武的引路人,也是黨的一大代表最早犧牲者,精通4門外語

1921年7月,湖北共產主義小組代表董必武、陳潭秋在武漢登上江輪來到上海,參加了黨的“一大”。

出席“一大”的,年齡最大的是何叔衡,時年45歲,35歲的董必武已是年齡第二長者,13位代表中,30歲以上的只有5人,最年輕的劉仁靜只有19歲。毛主席28歲,剛好是“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

董必武是清末秀才,湖北黃安(今紅安)人,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歷次革命活動,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在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上,大別山地區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這裡發生的黃麻起義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打響了長江以北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這裡誕生的四支紅軍主力部隊,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中流砥柱。這裡創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當時僅次於中央蘇區的第二大根據地並保持紅旗始終不倒。

黃麻起義就發生在董必武的家鄉,這場起義的骨幹中,很多人的革命引路者,是董必武。

起義軍的總指揮潘忠汝,就是董必武的學生。

黃麻起義的另一位領導人詹才芳是這樣回憶的:“自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黃安、麻城兩縣逐漸有了共產黨的影響和活動,最初在那裡傳播馬列主義思想的是一些進步青年。其中有許多是在董必武、陳潭秋等同志的教育與影響下加入共產黨的。我因家境貧困,不堪忍受為地主當長工的生活,於1924年到武漢謀生。我每天為人從長江挑水,過著艱難的生活。不久,我找到董必武同志,他把我安排在武漢中學當校工。從此,開始了自己半工半讀的生活,並在董必武老師的引導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李先念(曾任國家主席)、秦基偉(曾任國防部長),開國上將許世友、洪學智、陳再道、陳錫聯等,都曾是詹才芳手下的兵。

那麼,董必武的革命引路人是誰呢?

是和董必武同為黨的一大代表的李漢俊。

可見李漢俊之厲害。

1919年,機緣巧合,董必武在上海認識了李漢俊。建國後董必武回憶說:“1920年,李漢俊這個從日本歸國的學生,我的馬克思主義老師,在上海幫助建立中國共產黨,併到武漢來同我商量,我決定參加,並負責籌組黨的湖北支部。”

他是董必武的引路人,也是黨的一大代表最早犧牲者,精通4門外語

1923年,李漢俊和陳靜珠結婚

李漢俊生於1890年,湖北潛江人。早年曾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建築專業。回國後主要從事著述和翻譯工作,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8月與陳獨秀、李達等共同發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2月即代理上海党支書記,並主編《新青年》。

李漢俊學識淵博、理論水平高。李漢俊通曉日、德、英、法4國語言。1921年春經李漢俊介紹參加共產黨的沈雁冰(即著名作家茅盾)在晚年撰寫的回憶錄中說:“現在年青的一代,乃至中年的一代,大概不知道李漢俊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在1921至1922年,同他有較多的工作關係,我很欽佩他的品德和學問。他是湖北人,中學時代就在日本,直至大學畢業,學的是工科。日文很好,自不待言,甚至日本人也很驚佩。又通英、德、法三國文字。德文說得極流利,此與他學工科有關,法文英文也能讀能譯。他如果不從事革命,穩穩當當可以做個工程師。”

1919年至1921年,李漢俊在《新青年》、上海《星期評論》、《勞動界》、《共產黨》等刊物上共發表了90餘篇譯文和文章,成為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啟蒙者之一。

建黨時,李大釗和李漢俊是公認的兩大功臣。北方受李大釗影響,南方受李漢俊影響。

1921年7月23日,李漢俊作為上海的代表出席了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就是在李漢俊和胞兄李書城的家中召開的。

黨的“一大”的13位代表中,湖北人就有五位: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劉仁靜。

他是董必武的引路人,也是黨的一大代表最早犧牲者,精通4門外語

“一大”開會時被法租界的偵探發現了,其他代表們立即轉移,而李漢俊因是房子的主人就留了下來。當法租界巡捕搜查時,李漢俊發現會上起草的黨的文件正壓在桌上玻璃板下,他一面用法語與巡捕們交談(精通幾門外語的好處),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一面機智地用身體擋住桌子。這樣文件才沒有被發現,避免了一場嚴重事故的發生。

“一大”代表包惠僧曾說,中共成立之初,李漢俊在黨內的地位僅次於陳獨秀。

之後,李漢俊因與陳獨秀、張國燾意見不一,回武漢從事革命工作,後於1923年5月脫離了中國共產黨。

李漢俊脫黨的原因是什麼呢?據李漢俊的記敘,是“自共產黨成立後,漢俊即因反對無條件接受第三國際津貼及命令暨主張援助國民黨而遭排斥”。在他(指李漢俊)擔任上海黨組織代理書記時,發現主持工會的領導(指張國燾)與社會主義青年團有腐敗問題,便主張將其解散,而遭到“公開的譏評與反對,陳獨秀亦由粵來函攻擊”。

李漢俊退出黨組織後並沒有背叛組織,直至犧牲時,還在一直為革命工作。

黨的一大13位代表中,有4位代表是被反動派殺害而犧牲的,他們分別是李漢俊、鄧恩銘、何叔衡、陳潭秋,其中李漢俊是最早犧牲的,犧牲時年僅37歲。

他是董必武的引路人,也是黨的一大代表最早犧牲者,精通4門外語

1927年1月,國民黨湖北省第四次全省代表大會召開,李漢俊當選為執行委員。4月10日,湖北省政府成立,李漢俊任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

汪精衛叛變革命後,在新的複雜形勢下,李漢俊與詹大悲等繼續堅持革命立場和孫中山"三大"政策,並利用蔣、汪爭奪國民黨最高統治權力的矛盾,同省黨部和政府內反共右派勢力進行了堅決鬥爭,掩護了一些共產黨人。

11月,桂系軍閥佔領武漢後,李漢俊與詹大悲等以省政府名義下令釋放在漢被捕的共產黨嫌疑分子300多人,營救和保護了大批共產黨的幹部。

1927年12月17日,由於李漢俊、詹大悲二人在《新華日報》《楚光日報》上多次揭露蔣介石的可恥行為,在武漢遭桂系軍閥胡宗鐸逮捕並槍殺。

敵人抓捕時,李漢俊正在和詹大悲下棋,李漢俊從被捕到犧牲,中間只間隔了4個小時,而且未經審訊。

敵人不僅殺害了下棋的李漢俊、詹大悲,而且還殺害了看棋的危浩生。

1952年8月,毛主席親自簽發了《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證書編號為0011號,上面寫著:“李漢俊同志在革命鬥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

他是董必武的引路人,也是黨的一大代表最早犧牲者,精通4門外語

李漢俊遇難時,兒子李聲簧14歲,長女李聲馥不到10歲,次女李聲香奇還在母腹之中(李漢俊遇害20天后出世)。

這一兒兩女,成年後都加入了父親熱愛的中國共產黨,李聲簧曾任中國科技出版社副總編輯,李聲馥曾任武東醫院護士長,李聲香奇曾任武大化學系教授。(劉繼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