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涼皮才算好吃?

憶往昔7363


關注美食荷爾蒙,帶你學做創意美食

涼皮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至今有兩千年曆史,說起涼皮,最有名的還屬陝西涼皮。陝西涼皮從原料上可分為米和麵兩種,不同的製作方法出來的口感也不一樣,也有多種名稱,涼皮的特點突出“筋”、“薄”、“穰”,筋說的是有嚼頭,薄是蒸出來很薄,穰是說口感綿軟,味道以酸、辣、鮮、香為主,從季節來說最適合春夏吃,開胃消暑,冬天的炒涼皮也是一大特色,下面我就介紹一下陝西涼皮的種類

1.擀麵皮,擀麵皮的製作方法相對複雜一些,需要洗面筋,面要和硬,和好的面放入清水盆反覆用手搓揉,直到清水變成粘稠的面水,麵筋洗好上鍋蒸20分鐘,撕成條備用。洗出麵筋的面水加入老面頭或發酵粉,發酵微酸(12小時左右)後上鍋蒸制半熟後取出,擀成籠屜大小厚2-3毫米的麵皮,再次上鍋蒸制完全透明。八角、香葉、茴香、桂皮、花椒加水煮至入味,撈出廢料,料水放涼備用,綠豆芽焯水過涼水備用,擀麵皮切成半指寬,加入麵筋、豆芽、料水、油潑辣子、少量香醋拌勻即可(擀麵皮一般不放蒜)

2.烙麵皮,烙麵皮跟擀麵皮製作基本相同,只是最後擀成麵皮後不再上鍋蒸制,而是用平底鍋雙面烙熟即可,調製方法與用料跟擀麵皮一樣

3.麵皮,麵皮的製作相對簡單,不用洗面筋,用麵粉和成稀糊狀,這裡要用到陝西農村的一種特別工具鑼鑼(最好是鐵皮做的),找一個剛好可以把鑼鑼放進去的鍋,然後接多半鍋水燒至要開不開,在鑼鑼裡刷一層菜油,放入一勺麵糊,轉著鋪滿鑼鑼後置於鍋裡的水上,蓋鍋蓋大概1-2分鐘,鑼鑼裡的麵糊徹底透明且周邊往上翹就好了,反覆上述步驟直到蒸完即可。菠菜、大豆芽焯水撈出過涼水備用,黃瓜切絲,蒜切沫,味精蒜末加水調製成味精蒜水,麵皮切一指寬,加入菠菜豆芽,放鹽、味精水、香醋、油潑辣子、幾滴香油拌勻即可




鑼鑼

4.米皮,陝西米皮分秦鎮米皮和漢中米皮,口感基本相同,調製方法略有區別。大米浸泡一夜後打成米漿(米水對半),燒開水點漿(燒開的水慢慢倒入米漿中,邊倒邊攪,開水大約是米漿的三分之一),籠屜鋪上籠布,一勺米漿均勻倒在籠布上,上鍋蒸制5分鐘即可,出鍋後米皮刷一層菜油放涼。黃豆芽、芹菜段焯水撈出過水備用,調料水與擀麵皮的料水相同,米皮切半指寬,加入調料水、鹽、香醋、油潑辣子油(只要油)、芹菜、黃豆芽拌勻即可

以上就是陝西的幾種最有名的涼皮,你們喜歡哪種呢?

口味不同,地域不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美食

關注美食荷爾蒙,帶你學做創意美食


美食荷爾蒙


芝麻醬,還有酸辣紅油味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