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瘢痕门诊介绍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而当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成为病理性瘢痕时,对机体外观或功能活动造成影响,可以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所以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是临床上高度关注的疾患。

为此,我院美容医学科新开设“瘢痕门诊”,与皮肤科、手外科、康复医学科协作开展工作,为受病理性瘢痕困扰的人群提供咨询服务和综合性治疗,同时也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瘢痕和预防病理性瘢痕的生成。

地点:门诊5楼美容医学科11号诊室

「学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瘢痕门诊介绍

「学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瘢痕门诊介绍

创伤传统缝合与美容缝合的对比

「学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瘢痕门诊介绍

「学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瘢痕门诊介绍

腋臭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瘢痕对比

「学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瘢痕门诊介绍

「学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瘢痕门诊介绍

陈旧性瘢痕的修复前后对比

瘢痕防治小贴士

一、影响瘢痕形成的因素

人体的皮肤损伤是瘢痕形成的根本原因,包括治疗性因素(手术、有创操作等)和非治疗性因素(外伤、烧伤、皮肤感染、化学物质灼伤等)。而瘢痕愈合期则受更多因素的影响:

1. 不可控因素:损伤程度、遗传、种族、年龄、部位等。

2. 可控因素:

(1)炎症:预防或积极控制感染。

(2)张力:保证切口在无张力或低张力环境下愈合。

(3)异物:避免皮肤浅表异物的残留。

(4)内分泌:避免雄激素的高水平代谢状态。

(5)饮食:切口愈合期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多摄入蛋白质和新鲜果蔬。

(6)紫外线:在瘢痕稳定前(愈合后6月内)强调防晒。

由于影响因素是多样的,有一些瘢痕需要从做手术时就开始干预;预防和治疗也不是单一的方案就可以解决,需要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二、瘢痕愈合的分期

1. 增生期:创面愈合后1-3月开始,持续3-6月。特点概括为“3R”:Red (红),Raised (凸),Rigid (硬)。这个时期不宜手术治疗,以预防措施和非手术治疗为主,是压力治疗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们早期干预手术瘢痕的最佳时期。

2. 减退期:瘢痕形成后3月-1年,表现为瘢痕趋向稳定,增生减退、由厚变薄,由硬变软,颜色由红转暗深色。这个时期可行手术治疗,但如非关节等功能部位,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应继续佩戴弹力套等。对于有增生趋势的瘢痕,在这个时期干预也有一定的效果。

3. 成熟期:瘢痕形成1年后,特点可概括为“3P”:Pale (苍白)、Planar (平坦)、Pliable (柔软),这个时期是再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或者采用激光或注射治疗,而一些外用药物或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大。

三、瘢痕防治的综合措施

(1)对于小面积的瘢痕,可通过巧妙的切口设计、减张缝合技巧、特殊缝线使用等措施,使瘢痕细小或隐蔽。

(2)对于较大面积的瘢痕,则需要采用皮瓣修复或扩张器扩张技术,用正常皮肤覆盖瘢痕切除后的创面,达到改善外观和功能的目的。

(1)硅酮制剂: 有硅凝胶敷料(施可复、芭克、硅酮霜等)及硅凝胶敷贴(美皮护、巴诺佳等),主要成分为聚硅氧烷。前者在快速干燥后,可在皮肤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后者为自粘性厚膜状物,可直接贴敷在瘢痕处。通过水合作用既能抑制角质层水分蒸发,保持皮肤水分平衡,从而抑制胶原组织沉积,又能软化瘢痕,有助于瘢痕情况的改善。在伤口完全闭合后尽早使用。

(2)减张治疗:皮肤减张器、减张贴等。适合线性瘢痕,通过减张使切口周围形成无张环境,促进愈合,预防瘢痕增生。

(3)压力治疗:适合大面积瘢痕,要遵循“一早二紧三持久”的原则。使用弹力绷带、弹力套或弹力衣,尽量保证24小时使用,坚持6个月以上。

(1)洋葱提取物制剂:如康瑞保等,其有效成分为洋葱提取物、肝素钠、尿囊素。洋葱提取物可以抑制很多种来源的纤维母细胞,尤其是瘢痕的来源,除了抑制其有丝分裂,还能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起抗炎、抗过敏作用;肝素有抗炎症,抗增生,抗过敏以及促进组织水合的作用,并能使胶原结构变疏松;尿囊素能促进伤口愈合,祛疤,具有促进上皮形成,增加组织水合能力的作用。这三种活性成份互相协同,能很好地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尤其是减少病理性的胶原过度增生,主要适用于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2)中成药:如积雪苷霜,是通过萃取药用植物积雪草的有效成分积雪草总苷精制而成,有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抑制Ⅰ型、Ⅲ型胶原合成;促进Ⅰ型胶原降解;抑制瘢痕组织内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等作用。可有效治疗疤痕疙瘩及外伤、手术创伤、烧伤等导致的瘢痕。

(3)激素类药膏:局部外用的激素类药物如糠酸莫米松(艾洛松)等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可有效治疗疤痕疙瘩及外伤、手术创伤、烧伤等导致的瘢痕。还有注射制剂如曲安奈德、得宝松等,用于瘢痕的局部注射。

(4)抗肿瘤药:氟尿嘧啶为最常用的尿嘧啶抗代谢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瘢痕血管增生、干预不同时间后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分泌能力而起作用。氟尿嘧啶用于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等病理性瘢痕局部注射治疗,其安全性和疗效已被业内专家所认可。

(5)肉毒毒素:原理是麻痹肌肉,同时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因子,从而抑制瘢痕增生。

包括强脉冲激光、点阵激光、红外线治疗仪等。应根据瘢痕皮肤色泽,瘢痕类型、部位和患者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激光治疗方法。一般要遵循“安全的治疗,应避免过度的热损伤”的原则,每次治疗间隔最少2~3个月,直至达到治疗目的和效果不再改善。

5. 冷冻疗法: 仅限较小瘢痕,需要反复治疗,但延长愈合时间,可能引起永久性色素改变,皮肤增生风险和疼痛等。传统冷冻疗法联合皮损内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治疗小瘢痕疙瘩的疗效。

6. 放射治疗:有电子束照射及同位素敷贴,有潜在的风险,要注意适应症的把握。与手术切除联合应用可减少瘢痕疙瘩复发。

7. 功能康复锻炼:通过正确的康复方法促进瘢痕附近的皮肤软化,使僵直的关节恢复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