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就回憶越多,隨著年齡大了越來越容易滿足,80後的人這樣嗎?

滄州老楊


如果說越來越容易滿足,我覺得是個大好事。

孔子曾經說,少年戒色,中年戒鬥,老年戒得

如果年紀大了,知道滿足,不再爭鬥,真正享受生活的樂趣,理解人生,我覺得很好啊!

人生,是一個過程。如同春生,夏榮,秋實,冬藏。到了一定年紀,還是浮華,不能說是白活了,但可以說,花開無果。

你說的回憶,我認為是經驗未消化。

人應該往四面八方看,前後左右都看看。往後看是為了吸收經驗,更好的向前看。無論多大年紀,人生的目標都在前方。這是歷史規律。人只能往老活,往死活。這是不了逆轉的規律

年輕時候,年老時候。男人女人,都是一樣,要有勇氣面對未來,不能留戀過去,等到有那麼一天,真正要離開的時候,回頭看看,想想,人生沒有虛度,一步一個腳印,其他的事,留給後人說吧



團結復興


70後也是如此,喜歡回憶,特別是在晚上睡覺時,老是回想過去的日子,最近孩子們沒上學,時常跟孩子們聊起我的小時候,十幾歲下地幹活,放學回家喂牛,燒水,做飯,啥都幹,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是不會體會小時候的我們,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去回憶我們曾經的年輕時候,懷念我們的過去,那時候雖然窮點,但也是快樂的不得了,回憶剛結婚那幾年的日子也是很不好過的,慢慢的熬,使勁拼命的努力,才有今天感覺還可以的生活,希望以後的歲月靜好,家人幸福安康。


歲月靜好283489876


80後的最大40歲,最小31歲。都到了成家立業的階段,也算上中青年了!成家的都是老實本分工作,養兒養女養家,沒成家的基本都是看透了愛情,在等待那個共同風雨的他(她)!

30-40歲的人,身體和心理上都成熟了!該經歷的基本都經歷了,該有的基本都有了,這個年領孩子們多數還小,除了學習沒什麼硬性操心的,父母年紀也不算大,身體也還好,也沒什麼擔心的。正是享受上有老下有小,人丁滿堂的日子。錢夠花,覺夠睡,心靈夠享受!

這個時候,也是個容易危機的時期,身體開始出現下坡,事業不溫不火,不是不想折騰,也是折騰不起,久而久之,形成習慣,那就是覺得現在的沒事就是最好的事,有一點小事便感動的淚眼婆娑!

敏感,脆弱,易滿足,也是心理隨著身體變化的一種適應!



點點心得


我是80後,在疫情期間在家關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我經常想起小時候,那蔚藍的天空,那悠閒的土狗在我家遊蕩,還有那像水波一樣的麥田,綠油油,躺在麥田上,仰望藍天,耳聽鳥鳴,那伴隨我成長的老屋,眼睛溼潤,真的回不到天真的童年。

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容易滿足,回憶年輕的時候,是那麼喜歡購物,衣櫃裡滿的,鞋櫃裡滿,廚房裡更是堆得亂七八糟,還是一直買,怎麼也滿足不了慾望。現在還用著年輕時的物品,已經有好多年沒有購物,除了日用品和吃的,一個人用的東西真的是很有限,年輕時買的物品好多打包裝箱讓它繼續沉睡,也許這些物品等我老了也用不完。

現在的自己顯得更平靜了,人總是因為自己的慾望過多,生活在痛苦之中,煩惱和痛苦最初也是來源於慾望和貪念。

放下過多不必要的慾望,讓自己的內心清淨,往後餘生,幸福安康。


大妮妮小妮妮


80後我認為說不年輕有些為時尚早,朝鮮族有句話:六十正青春,九十才花甲,所以心態很重要,多參加一些活動,儘可能融入年輕人的群體,我個人認為要有95後的心態,多關注年輕人,瞭解新鮮事物才不會落伍,比如抖音我認為是90後專屬,快手是80後居多,而火山則是60、70後居多,當然不是絕對,所以與其回憶過去不如前瞻未來!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但是過度沉湎於過去又會止步不前!

所以,身體健康,心態積極,這才是中年人應有的狀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鯤鵬翱翔向上力量


僅以己論,確實如此。尤其閒暇時間,我常常一杯清茶便可獨坐午後,回憶兒時趣事,自得其樂。也曾想過為何如此,現今寫出,以尋同道。



生活中無處宣洩的情感,讓我們只能在回憶中找到自我

先說越來越多的回憶。

80後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心智事業基本定型。絕大部分人,已經消磨掉了青年時期的銳氣和勇氣,不能說是人生的失敗,只能說是現實的必然。

我們現在,情感無處宣洩。和朋友同事,不能表現出委屈,以免他人恥笑;和父母家人,不能表現出不滿,以免引得眾人傷心;哪怕和自己,也不敢自憐自艾,生怕怯懦佔據了自己。

在這個人前不可流淚、人後不能大笑的年紀,我們只能在回憶中尋找一個發洩的出口。或苦、或笑,都屬於情有可原的範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現在我們都眼淚特別有意思。在委屈無奈時不會掉下來,可是當某一段電影電視情節、某一兩句話、某一個小視頻的十幾秒鐘,都會讓我們瞬間迷了眼。

這些片段之所以能引出熱淚,是因為它們勾起了我們對青春、熱血的懷念,引出了我們對過去、未來的暢享,觸發了我們記憶中的某個痛點。

我們也只能藉著這些剎那,來宣洩自己的情感。



年齡大了容易滿足,是因為我們對生活還有期盼

年齡大了,責任多了,雄心壯志也就少了。我們也曾高昂著頭,許下過青春的誓言。多年過去才發現,無論是否實現了以前的理想,我們都不會滿足。

永無止境的滿足,終有一天會帶來“頭撞南牆”的清醒時刻。只有在受到挫折後,我們才會環視身邊,發現,其實我們一直生活在幸福中。

幸福這東西,一旦發現,便會陷入其中,後果就是,我們越來越容易滿足,越來越知足。

不是我們沒有理想和追求,而是,我們發現了理想和追求的最終目的,就是對家人都陪伴,和朋友的醉酒,對同事的寬容。



80後的情感

80後正在一個可以吃飽,但是吃不太好的年代,並且趕上了很多變革。如今步入而立,即將不惑,孩子還小,父母已老,我們在情感上是有著孤獨感的。

無論是越來越多的回憶,還是越來越容易滿足的狀態,其實都是一種練就多年的自我調節方式。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自我調節的能力,我們才能走的更好,行的更遠。


請關注漫走,寫溫暖的字,做真誠的人。


漫走


越老回憶越多,說的沒錯,隨著年齡大了,越來越容易滿足就有點籠統了,有些人大概是,有些人還在拼,滿足的這類人有兩種人,第一,攢下了家業或父母的產業守住了,夠過一輩子的了,所以不拼了。第二,拼了命的創業沒有成功,經歷了許多把事情看淡了,不想再拼了,就滿足了。不滿足的也分兩類人,第一種,事業做的好的還想更上一層樓的,第二,創業失敗的,想東山在起的。


無奈區


人越老回憶越多是肯定的;首先,隨著歲月的增長,年歲也就越大,經歷的事情也越多了,而青春卻慢慢的消逝,身體的各方面機能遠沒有年輕時好了,所以造成這種心裡落差矛盾感也就越強,不管你是多麼富裕,多麼成功的人士,隨著年紀的增長,經常回憶過去的往事也就變成了必然!

他們時常會想到自己年紀大了,而身體一天天比如從前了,人生往事恍如過眼雲煙,感嘆時間過的太快,好多美好的事情還都沒有享受夠,而自己卻要在不久的將來離開人世,離開所以的親人朋友,包括自己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一切一切……

所以這種心裡感覺越強,回憶也就越加的強烈,這不是什麼80後,幾零後所特有的,往小一點說,只要是個人,或應該都會有的把,往大一點說,甚至只要有生命的東西,或許也有的吧?

我想這可能就是生命的常態?不知道是也不是?


易可見


不至於吧?在我來看,80後還很年輕阿呀!可以說正當年啊!怎麼就談到老了呢!太悲觀了吧!

至於你說的回憶,有嗎!過去有啥可惦記的!人生什麼時候不是個朝前走!還有一個說法,回憶代表現在不太如意!

至於你說的容易滿足!也許不是壞事,知足常樂嗎!是對自己能力的認同感!我就這麼大本事了!盡力了!還不錯!

但千萬不要是妥協和麻木!那不好!性質不同!



燕都醉客


80後的人可以說是很尷尬的一代人,父母的年齡在逐年增長,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自己的小孩也在慢慢長大,工作、生活的壓力與日俱增,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通過回憶來緩釋目前的精神壓力,因為從前是那麼的無憂無慮,簡單快樂,本人認為年齡越大越容易感覺到壓迫感,促使自己去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