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胡氣甚重”,有一點甚至是敗壞了道德倫理

中華文明興起於黃河長江流域,晉南豫西是最早的中原地帶,以此為中心,中華文化不斷向四周擴散,擴散到哪,哪就成了中華。

東周列國爭雄兼併,當時在中華文明的周圍有北狄、南蠻、西戎、東夷;秦漢大一統,北方匈奴稱雄草原,時常襲擾中原;魏晉後有鮮卑、羯、氐、羌、柔然、突厥等少數民族崛起,並大量進入中原,是為“五胡亂華”,這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中華農耕文明的軀體注入了大量的草原文明的基因。

唐朝“胡氣甚重”,有一點甚至是敗壞了道德倫理


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淵的母親獨孤氏和唐高宗李治的母親長孫氏都是鮮卑貴族,中原皇帝都有了少數民族的血統,因此唐朝從上到下“胡氣甚重”。

唐朝人的服飾和飲食受到少數民族的深刻影響。中原人以前吃的食物以湯麵為主,少數民族因為經常騎馬打仗,因而胡餅、烙餅是主食,這些都傳到了中原;中原的服飾以寬袍大袖為主,少數民族以窄衣箭袖為主,唐朝時的官員百姓多是穿窄衣箭袖,只不過是改“左衽”為“右衽”,這樣既便於生活,又便於農業生產。

唐朝“胡氣甚重”,有一點甚至是敗壞了道德倫理


唐朝以胖為美,武則天和楊玉環都是有名的“胖美人”,洛陽龍門石窟最大的雕像盧舍那就是以武則天的肖像為原型的。

唐朝還有一點,社會風氣極為開放,唐太宗李世民弒兄篡位,其子李治的皇后武則天原是他的“武才人”,唐玄宗李隆基奪子之妻,也就是楊貴妃了。這些敗壞倫理道德的現象恐怕也是受少數民族的影響吧!

唐朝“胡氣甚重”,有一點甚至是敗壞了道德倫理


後來到了宋朝,理學思想興起,重視倫理道德才又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