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岭飞雪迎春(三)

谭楷/文

“星辰”,“和雨”,“柚子”

2018年11月26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年轻的野放队伍,两只参加野放的幼仔——“星辰”、“和雨”来到了大相岭。

2019年6月,“倩倩”也来到大相岭。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三只“猫”,各占一块山林。

每天,必须找到它们的新粪团,测量到体温,检查它们身体状况、生境选择特征等,作详细记录。

为了安全起见,钻进林子采集数据时,必须两人一组,一起去一起回来。杨洪已经记得他们的名字:周延山、马锐、毕温磊、薛飞、余翔、陈超、李祖胜、冯菲菲、黄冲、刘家斌、张龙、兰官伟。其中有7个硕士,3个博士,2个本科。

侯蓉向杨洪交底说:“这一帮80后、90后年轻人,事业心都很强。陈超,就是那个挺机灵的姑娘,和不太爱讲话的余翔是小俩口。还在栗子坪时,他们在工作中相互帮助,日久生情,决定结为夫妇。可是,当时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没有时间一起回成都扯结婚证。两边老人催了又催,一直拖了半年才办成。现在想来,我们对这一批年轻人,关心得还不够啊。”

杨洪注意到研究生冯菲菲。她总是微笑,极有礼貌。她来自西华师范大学,中国大熊猫研究泰斗、9旬高龄的胡锦矗教授就在那所学校。她的导师杨志松,就是胡锦矗带出来的105个研究生之一。菲菲不愿意说“我是胡老爷子的徒孙。”她认为:“不要借胡锦矗的盛名,给自己贴金。真本事,真学问,要靠自己一点一滴,辛苦积累。”

大相岭飞雪迎春(三)

大熊猫“和雨”在大相岭野化放归基地(资料图片)

大相岭飞雪迎春(三)

大相岭绿意盎然 宋心强 摄

大相岭飞雪迎春(三)

大相岭风光 宋心强 摄

杨洪还注意到,这个菲菲,有时集合要“慢半拍”。在巡山途中,有时独自停下“有点事儿”。想到女孩家的事,不便多问。直到2019年夏天,菲菲说“我妈妈把我家‘柚子’带上山了,他在成都长了一身痱子,一到山上,凉风一吹就散了。”

“柚子”是菲菲不满两岁的胖儿子,在“柚子”10个月还没断奶时,菲菲上了大相岭,山上有她相处了两年多的“星辰”、“和雨”,处于“人工辅助软放归”的关键时刻,菲菲怎能缺位?

菲菲悄悄把挤奶器和矿泉水瓶放在背包里。白天在巡山路上,夜晚在宿舍里,奶一胀就挤。挤下的奶放在冰箱冻起来。十天半月后,冷冻鲜奶带回成都,经解冻加热,再给“柚子”吃。

手机屏幕上,“柚子”抱着奶瓶,吸吮着妈妈的奶。姥姥哄着柚子“叫妈妈,叫妈妈”,“柚子”眨眨眼晴,没弄明白,手机上那个亲切微笑着,一声声叫“柚子,乖乖”的就是妈妈,只顾着“咯咯咯”地傻笑。日复一日的视屏呼喊,终于等到那一天——

那一天黄昏,从山上下来特别累,菲菲觉得儿子开口迟,缺乏语言天赋,也就不强求了。没想到,菲菲刚喊了声“乖儿子!”“柚子”小嘴一张,就叫“妈妈”了!那一声“妈妈”,盖过了大相岭风雪的呼啸,消解了一身的疲劳,菲菲笑了,笑出了眼泪。

“柚子”吃惯了“解冻奶”,身体棒棒的,就是对妈妈最大的支持。后来,菲菲回到家,“柚子”居然不会吃妈妈的奶了。一夜之间,奶回了,“柚子”也就断奶了。

杨洪说:“菲菲,你怎么不早说,你还在哺乳期,这样搞得你多累呀!”

菲菲答:“现在的职场妇女,带上挤奶器上班的,多着呢。”

菲菲私下对朋友说:“我家‘柚子’,长得壮壮的,很少生病。这是对我的工作最大的支持!”还说:“我妈妈带‘柚子’上山,那盘山路,急弯套急弯,好多初来乍到的人,都晕车了,而‘柚子’一路开心、兴奋极了。看来,他和大熊猫,很有缘份啊!”

杨洪对笔者说起菲菲,眼眶里竟贮满了男子汉吝啬的泪水。

2020年,漫长的“春节”

嘀,嘀,嘀,电波纠缠着雪花,在耳边鸣响。

这是中国人合家团聚的大年三十。几个值班员在无线电信号指引下,踩着没膝的积雪,分别走向了“倩倩”、“星辰”和“和雨”。

入冬后的冷箭竹,嚼起来有些脆响。“猫”们能精挑细选,选大树遮蔽着,又嫩气又没冻成冰棍的竹枝;选能挡着风雪的树下、岩窝睡觉。听到值班员来了,嗯嗯回应几声,算是打了招呼。测肛门温度,看屁屁干干净净,很好。再掰开看粪团,竹子残留物说明消化良好。拍一段视频后,再做好纪录。

“和雨”在秋天曾病了一场,当天是康复后的一百天。“‘和雨’,请配合下,称体重。长了10公斤,真不错。”

傍晚,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走在山路上,眉毛和头发都结上了白霜。汗水湿透了内衣裤,渗向迷彩服,使迷彩服上的一层冰加厚变硬。值班员个个如同机器人,走起路来,“冰铠甲”咔咔作响。

从山上往下看,放归基地管理中心的一缕轻烟在亲切呼唤:“过年啦!”

小食堂灯火辉煌。留守的后勤人员,已做好一桌川菜。三匹“来自北方的狼”——来自甘肃的周延山,内蒙古的毕温磊,祖籍河北的马锐,都来露一手“包饺子”的绝活。白生生、胖嘟嘟的饺子一会儿带着扑鼻的香气出锅,让古江、刘家斌和李祖胜三个川渝小伙子吃得口角流油,不断点赞。不过,吃得高兴时,是谁突然发现饺子里包了个朝天椒,辣得泪崩,引发哄堂大笑。

当然,不会忘记频频“干杯!”——为“倩倩”的美好青春,为“星辰”、“和雨”的金色童年,为2020的大丰收干杯!

央视春晚开始的时候,手机与远方家人的视频,不断传来亲人的祝福:“看到你们热热闹闹过年,特高兴!”“好好干,儿子,注意安全!”“儿呀,家里啥也不缺,值完班,就快点回来!”

在笑声和祝酒声里,悄悄擦掉思念的泪水。窗外风停雪住,明天还得早早上山。在“春晚”的歌舞声中,小伙子们睡得好沉。

临睡前,扳指头算算,正月初四,换班的人就上山了,也就只有五天了。

但是,疫情突袭,武汉封城。为防病毒,14亿人各自在家坚守。周延山和他的伙伴们一下子意识到:为了“猫们”的绝对安全,别让人来换班了。我们继续坚守在山上,好好值班!

侯蓉和齐敦武在电话里跟笔者说起山上的小伙子,声音有些哽咽。她还转给笔者,正月初六的“猫情”视频。“看,‘倩倩’在雪地上连滚带爬,多开心!看,‘和雨’在呼呼大睡;‘星辰’在喝水,它找到了一湾清澈的,没有封冻的山泉……”

2020年的春节,如此漫长。从青海归来的付明霞,到了荥经县城就“自我禁闭”起来。滞留成都家中的菲菲,抱着“柚子”想“星辰”,想“和雨”,为山上的“兄弟们”担心。

春节后的一场鹅毛大雪,天地混沌,难辩东西,路被封了,大树倒了。杨洪三次上山送补给,野放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放心吧,我们能坚持住。”

正像“猫们”已经习惯了“野放”,野放队员们已经习惯了“野放”——他们把青春“野放”在风雪弥漫的大相岭,让亲人、朋友们,还有亿万“猫粉”看到了大熊猫种族复兴的美丽春天!(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