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企為什麼留不住新來的大學生?

我們是湖南人


現在的應屆生就業之後的離職率比以前整體都更高了,國企可能會更明顯一些,作為在國企工作的一員,給出我自己的分析:

收入無法滿足消費慾望

國企是很多應屆生就業的主要方向,但這主要是受到家裡影響、社會影響,覺得國企工作比較穩定,比較輕鬆,競爭壓力小。但是同時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在國企工作的穩定輕鬆同時帶來的就是工資偏低,激勵機制不夠完善,所以無論是固定薪酬還是浮動薪酬都不會太高。

與此同時,現在的應屆畢業生們多是90後獨生子女,他們在上學的時候的生活費本身就很高。一旦畢業工作,強烈的自尊心要求畢業生不再向家裡要錢,而且生活質量還不能下降。他們告別了學校的低價宿舍,低價食堂,面對高額的房租,高額的社會消費,很多國企的工資是無法負擔的。

所以很多畢業生髮現,他們工作了之後,吃穿住用行都比上學的時候還要差,這與本來預期自己工作之後可以自力更生,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可以購買很多用父母的錢不好意思購買的喜歡的東西的情景相去甚遠。 所以只能辭職投向跟高薪的公司。

工作與預期的落差

首先,沒有一展才能的機會。


這其實不只是在國企,在很多公司都是如此。大學生在以前都是天之驕子,現在依然還是覺得自己是個人才,覺得自己很有能力,就業之後一定會大顯身手,很快就能表現突出,然後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很多畢業生都有這種盲目的自信,但是過來人都知道,大學生普遍眼高手低,而我們的大學教育基本沒有培養太多可以應用於實際工作的能力。所以真正開始工作了,他們會發現工作沒有想的那麼容易,那麼簡單,自己無法適應,短時間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這個時候他們沒有選擇放低身段去學習適應,而更多的是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這家公司不適合自己,我需要換個公司。其實,多數人換了工作之後,依然還是如此。

其次,國企的規矩多

國企相對私企來說,公司規模更大,部門更多,明規則和潛規則也很多,工作流程繁雜。這在很多年輕的小朋友眼裡是是毫無意義的,他們覺得管理落後,規則講話,流程繁瑣。

90後的小朋友們是有個性的一代,他們更有自己的想法,更崇尚獨立和自由,更講究實際,這跟國企的企業文化會有一定的衝突。其中的一部分,經過一段時間就適應了,但是也有一部分覺得在國企工作是浪費時間,要去到一個更現代化,更職業化,更像影視劇裡的那種工作環境和氛圍,所以他們辭職了。

第三,國企發展緩慢

有些畢業生確實是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很快就可以適應職場工作並做到很好。但是國企更多是進入成熟的發展階段,不會有太多新增的升職機會,也不會有太多一展才能的機會。

國企要想升職,有時候是需要領導退休,或者領導調崗之後才能晉升。同時還需要看領導態度、資歷、業績、群眾基礎。甚至部分企業還有靠關係背景上位的情況。這對於初入職場,對職業生涯滿是憧憬的年輕人是無法接受的。所以他們選擇離開。


桐簡


還記得我剛畢業那會兒,第一家公司是一個知名央企,校園招聘的時候,人事專員承諾解決北京戶口,還有這種福利待遇,印象最深的就是你手裡有一塊錢,就能在公司吃三頓飯!然後,我就去應聘了,但我只幹了兩年,就跳槽了,為啥呢?說說我眼中的國企印象吧,想說愛她不容易呀!



1.工資起點低,且漲幅慢

選擇用人單位,薪酬待遇肯定是首要因素,而且還要看加薪的頻率和幅度,這些決定著未來幾年的收入水平,更決定著個人職業發展的經濟潛力。不得不說,國企的待遇較私企和外企遠遠不如,有的國企,比如我加入的那種號稱技術類型的,加班未必少多少,但是待遇比其他公司差一大截,沒辦法,國企體制決定的,薪酬制度要跟上時代,難免慢半拍兒,所以,為了多幾鬥米,跳槽就成了必然。



2.國企還講論資排輩兒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合理的,但是多年形成的環境和既得利益者的維護,使得在當今人才戰略日益突顯其價值的時候,國企還在明裡暗裡走著論資排輩兒那一套!年輕人有活力,有創意,往往比老員工更有可能異軍突起,但是沒用,想升職加薪?先看看你前面兒排著多少位老骨幹吧!於是,既然不能得到該得到的認可,留下來也就沒啥理由了!



3.國企不會培養人

隨著現代管理學的發展,用人單位越來越意識到人才從內部系統培養,其可用性和忠誠度遠比高薪聘請的外來者更高,相比之下,前者既省錢還能人才濟濟,不擔心無人可用。這就是現代人才培養觀。然而在國企,所謂培養基本沒有,指定格師傅?人家有沒有指標考核,才懶得管你,自學?呵呵,國企的文檔資產亂得跟粥一樣,結果就是進步緩慢,時間長了,必然落後於同齡人,這是年輕人無法接受的所謂競爭力劣勢,所以,離開國企就成了必須要做的抉擇。



基於以上三點,國企留不住年輕人,也就不奇怪了,什麼時候國企能從根本上改變薪酬制度、崗位晉升制度、人才培養制度,相信人才濟濟的局面也會在國企出現!


管理講壇


我在國企就負責招聘工作,從前幾年以來 ,我就感覺到招聘是越來越難了,招聘難,留存難。

原因有如下幾點:

1.工資低

國企工資低的情況是眾所周知的,低於私企是很正常的。但是呢,有些國企的工資,甚至都比不上公務員和事業編了,都沒有事業編的工資高,工作壓力還比事業單位要大多了。

隨著市場化的改革,國企的工作量也在不斷加大,不加班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隨便一個人也知道自己應該怎麼選了。

2.得不到足夠的回報

剛剛入司的年輕人是最有幹勁、最有衝勁的人,一般而言,入司三年內,這些年輕人的熱情必然是消耗殆盡了。為什麼呢?因為付出沒有足夠的回報啊。

辛辛苦苦加班幹活,每個月還是到手三千,晉升毫無希望,在這種情況下,走人才是正常的選擇。

3.企業文化不適應

現在招聘的學生,基本都是95後了,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觀點理念是不一樣的。

他們渴望自由,喜歡創新,對於上級並沒有那麼敬畏,說話也不會考慮太多。

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不適合國企,他們適合去企業文化比較自由一些的私企。


傑說職場


國企留不住新來的大學生

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原因呢?

根據平時與在國企工作的朋友的閒聊中

我總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以供大家參考



一、前途暗淡,幾乎沒有上升空間

我朋友在國企工作了近二十年

剛進去時是小職員

現在也是職員,只不過是變成了老職員

一官半職也沒“撈”到

究其原因

就拿他的話說:

“國企升職靠的不是能力,而是關係”。

他不缺能力,缺的是關係

所以二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是“原封不動”



二、工資待遇提升幅度小,跟資歷成正比

國企每年提升工資幅度不大

基本是固定的

幾乎和你的能力和工作強度無關

但卻與資歷成正比

在國企,工資待遇方面

有能力的人永遠爭不過有資歷的人

做得越久,資歷越老

工資就越高



三、個人能力難以得到肯定,官僚主義嚴重

在國企,有資歷才有說話權

一個新來的大學生想表達好的想法

展現自己的能力

在你想來這本來是好事

但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你不但不會被同事領導認可

還有可能被同事排擠,熱嘲冷諷

在國企有能力也會是“罪過”



總結:

在國企,雖然工資待遇好

但制度過於死板

抑制了有能力者的激情和動力

使人處於得過且過的狀態

沒辦法實現年青人的抱負

而外面的發展空間較自由

只要有能力就可實現更大的價值

這就是年青人不願留下的核心所在


我是書海拾掇

你有不同的看法嗎?

記得“關注”我,留言交流吧!


書海拾掇


相對於私企外企,國企每年都會招收大量的大學生,招的都是985、211高校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還有部分高校熱門專業的研究生。但是很多人工作一段時間都會辭職而去,怎麼回事呢?

國企基層的工資水平並不高,甚至不如很多小單位!我們說國企的薪資待遇好一般是指有項目績效的的國企單位,又或者是那些高層人員,而並不是那些一線的基層工作人員。而畢業生往往在畢業後進入國企之後都會先被安排到基層,這個時候的工資待遇水平並不會有多高。

好不容易越過千軍萬馬考入國企,分配到基層工作卻發現做的工作沒有什麼特別,是個人都能幹,發揮不了自己的專長,使得一些學生覺得屈才浪費了專業技能。他們不願意因為一棵樹而失去整片深林。

如今蠻多從名校畢業的大學生進入國企的基層單位工作,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抱怨少,但是持續工作兩三年後,滿滿的抱怨在心底下如泉水般湧了出來,止也止不住,國企的工資水平是可以保自己能過上溫飽的日子,但是想讓它提供給自己更好的生活水平可謂是難於登天!

在國企悶頭亂撞是不行的,你的處事圓滑,然而對於剛出生社會的大學生來說,他們還是太單純,為人耿直,不懂人情世故,他們覺得這樣的交往過於困難,便望而卻步

對此,你怎麼看呢?


慧算賬


國企,事業單位,公職,都是論資排輩的,別說你有能力,有抱負,有志向,就你最討人嫌,你一沒履歷,二沒資格,三沒輩份,野心還不小,只有靠邊站,沒人會理你,在國企,事業單位,公職裡混,應先學做人,學會陰奉陽違,溜濡拍馬屁,學會謙讓,有困難迎頭上,有責任敢勇當,有榮譽會謙讓,讓領導去,那是不求效率,無擔當的好場地,但也是學習做一個見風使舵的好去處


日出東方167246805


其實是分情況的,一種老牌牛逼的國企人家招人條件高的很,大學生削尖了頭也難進去,很多幹脆只招收是子弟的大學生,這種企業工資看著並不十分高,但是各種福利待遇很好,相對來說門檻高,辭職反而不多。

另一種就是普通或者很一般的國企了,招收的大學生很多,這種企業待遇一般,工資有可能和老牌國企差不多,也許大有不如,但各種福利少很多,然而他們卻又國企普遍存在的各種缺點。

第一、升職難,熬都未必能熬出頭,能力水平高也不是絕對的,很可能沒用武之地。

第二、人浮於事,看不到希望,工作無所事事很無聊,但各種沒用的事情很多,形式主義嚴重,很多年輕有野心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就難免噁心,不適應。

第三,很多小國企不但不盈利還虧損,靠著國家補助過日子,頂著國字號,但工資不高,大家都是為了錢去的,不如私企充實還能多賺點。

第四、氛圍受不了,都是搞關係拍馬屁的傢伙上去,有能耐的默默無聞,年輕人未必受得了。





帥丟丟


因為他們覺得你很廉價!沒有太多花哨的理由來談薪酬!何況試用期各公司工資都很透明,地球人都知道很低!當然,也是在試用期你最廉價,高付出,低迴報!自鳴得意的告訴你們,先在一線鍛鍊鍛鍊!試問一下,任何崗位(除過特別的崗位)任何部門對新進大學生不都是從零開始嗎?為何偏偏放在沒技術含量,一看就懂(撐死三個月熟悉自己的工作,即90%以上能上手)的崗位工作呢?更可惡的是遇到一些自命不凡的老師傅,十幾年就會幾個簡單死乾的技術活,素質不高,設備機器或者一些圖紙等其他的疑難問題,人家指手畫腳三兩下搞定了,一副自鳴得意,自我良好的樣子!還笑話你這個那個!這樣下去你說他們會願意長幹?


薩爾唯奇宇


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看是什麼樣的國企。據我所知,女大學生比較青睞國企,她們在很不錯的外企實習結束後依然選擇了國企。其次,相對於外企、私企,國企大學生的跳槽率並不是最高。最後,不同的行業也不相同,比如一些壟斷行業,對大學生還是有吸引力的。


樹根9461


實習期半年,見習期又是半年,第二年獎金係數0.6 第三年0.8. 第四年1.0 這還是全球排名第108位的央企呢,真是傷透心了,吃的就是餵豬的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