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好時節,做好這3點,健康一整年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陽光明媚,春意融融,新冠期間不能出門,不如宅家養生起來吧!今天,醫生君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春季養生好時節,做好這3點,健康一整年


春季養生:從日常細節做起


一、衣物增減有度


雖然春季天氣日漸暖和,但日夜溫差較大,而且不時仍會有寒流侵襲,天氣變化較大,雨水較多,甚至陰雨連綿。此時,要注意添減衣被,穿衣宜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

春季養生好時節,做好這3點,健康一整年


二、跟著太陽早睡早起


“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春季有不少多發病,如高血壓、哮喘、過敏性鼻炎等。要預防這些疾病,應當調和起居,每天跟著太陽早睡早起,規律作息。


三、調理情緒


此時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正處於相對的高峰期,而氣候的驟變會導致人體的平衡失調,誘發高血壓、心臟病及月經失調,且易產生眩暈、失眠等症,是多種疾病的多發時間,所以要避免情緒波動,調理情緒頗為重要。


告別春困:不止是睡飽就行


“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光明媚,氣候回暖,人們容易感到睏倦、疲乏,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間稱之為“春困”。

春季養生好時節,做好這3點,健康一整年


春季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耗氧量增多,而植物在此時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較少,以及缺乏維生素B族與飲食過量等都是誘發“春困”的重要原因。


保證充足睡眠,作息規律和多食含維生素B族食物可驅“春困”。但不能單純依靠多睡覺來解決,過度睡眠反而會使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從而“越睡越困”。


春季飲食:力求中和謹記三大原則


春季,飲食方面以平和為貴,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所以,春季養生應考慮不同的體質,飲食方面應多食時令菜,並調養腸胃。同時,也要少喝酒,以避免對肝臟帶來過大的負擔,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多食時令菜


《黃帝內經》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植物生髮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二、少喝酒,多養肝


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所以春天重在養肝。春天養肝的目的在於協調肝的陰陽平衡,在中醫裡,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大棗和山藥就是不錯的選擇。酒傷肝腸,因此春季更不應飲酒。菊花茶、金銀花甚至白開水才是適合春季的佳飲。


三、飲食宜清淡溫和


中醫講冬春養陽,此時節應減少含油類食物的攝入,選用較清淡溫和的低脂肪食物。可多吃一些菌類,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