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對於出生不久的寶寶而言,需要父母的特別重視,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可能在暗示著自己身體的情況,父母如果不懂就一定要去學習。

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張女士是一個90後的年輕媽媽,前兩年生下了一個兒子非常可愛,夫妻倆對於孩子也非常重視,衣食住行等都給孩子最好的標準。而孩子就像天生的"笑星"一樣,別的孩子整天就哭哭鬧鬧,但是兒子卻喜歡咧嘴笑,就連睡覺嘴巴都沒有合上過,張女士非常自豪,一定是自己的養育方法讓兒子感到幸福所以才會這樣。

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這天張女士的媽媽也就是孩子的外婆從農村進城來看望孩子,剛一進門就迫不及待想和見自己的外孫。可是外婆在看到孩子之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開心,反而開始變得憂愁,一直在仔細研究孩子的嘴巴和身體,過了一會外婆大喊了一聲:孩子身體可能出什麼問題了,趕快送醫院去檢查!

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關於兒子的問題張女士一點都不敢馬虎,三人急忙打著車奔向了醫院。在醫生一番詳細地檢查後嘆了口氣,慢慢說道:幸好孩子送來的及時,孩子得了創傷性癲癇,如果再拖下去很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現在只需要吃藥就可以控制病情,慢慢的可以好轉起來

外婆這時候怒了,外孫那麼乖巧可愛怎麼會得這種病,質疑女兒是不是對孩子不好虐待孩子,而這時候張女士才恍然大悟說出了原因。原來孩子在一年前曾經摔過一次,當時腦袋都磕出血了縫了好幾針,當時並沒有發現有後遺症,於是並沒有放在心上,現在的情況完全是當初的後遺症出現了,外婆發現的不對勁挽救了孩子的健康。

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孩子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孩子的身體太過於脆弱,就算當時治療好了也很有可能會有後遺症在日後爆發,就像張女士的兒子一樣。很多父母都很年輕,自己成年沒多久就結婚生子,對於養育孩子根本沒有經驗,更別說對病狀的應對措施,所以父母平日裡一定要多加學習,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盡力做到最好。

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很多時候孩子無法表達自己身體遇到的問題,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可能可以看出端倪,孩子們的這些現象父母們一定要重視:

  • 哭鬧不止。哭鬧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因為肚子餓了或者父母吵架就會哭鬧,這時候父母可以採取餵食或者停止吵鬧孩子便可能會安靜下來。但是孩子如果一直不停哭鬧,那麼可能就有外界的因素在干擾他,比方說溫度不合適,或孩子的尿不溼質量不行,這些都是父母需要考慮的因素。
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 不會站。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是會有站立的能力的,但是寶寶如果一直不會站,那麼可能有外界的因素在干擾。前陣子有一個媽媽的女兒三歲了都不會走路,最後發現是保姆長期給孩子喂零食吃,導致孩子得了軟骨病,所以導致不會站立和走路,這些父母都要重視。
  • 呆滯行為。有的孩子如果比較安靜,看起來行為呆滯,那麼可能也會有問題,比方說緊握拳頭等行為,都有可能是孩子腦部受到傷害的表現,父母應該經常觀察孩子的反應力和神態變化等,一旦出現問題立馬送去醫院。
3歲兒子總是咧嘴笑,姥姥看後急忙送醫院,醫生:幸好來得及時

  • 不停地睡覺。孩子如果一天到晚不停地睡覺,那麼很有可能就是生病了,比方說感冒發燒等原因都會讓孩子昏迷,在父母眼裡可能就是寶寶貪睡了一些,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那後果也不堪設想。

細節決定成敗,照顧和養孩子的過程一點都馬虎不得,孩子的身體太過於脆弱,父母千萬不可以等著問題上門再去解決,一定要把問題掐死在搖籃裡,一切都必須要防患於未然,這樣孩子才可以健健康康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