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的11 位名臣一覽,各居要職,僅1位二品官,其餘全是一品

康熙皇帝一生除鰲拜、平三藩、平叛噶爾丹、統一臺灣、簽訂尼布楚條約等,功績斐然,堪稱千古一帝,同時康熙皇帝也知人善用,致使其統治期間朝廷中出了很多名臣,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最多名臣的朝代,下面讓我們瞭解下其中聞名的11 位名臣吧。

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是康熙時期的重臣,在撤三藩、統一臺灣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積極作用,為康熙皇帝提出了不少很有用、有效的方法。其在朝廷中歷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要職,最後官職為正一品,可謂是位極人臣。然而最終因朋黨之爭被處罰並免去官職,雖然後面又被任命其他職位,但最終也未能再受到重用。

赫舍裡·索額圖


康熙年間的11 位名臣一覽,各居要職,僅1位二品官,其餘全是一品

索額圖是康熙初年四大顧名大臣之首索尼的兒子,也是康熙時期的重臣。最為卓越的功績主要是提供計謀並輔助康熙擒住鰲拜及代表滿清朝廷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其歷任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要職,最後官職為正一品,也是位極人臣。然而後期因參與太子位之爭及朋黨之爭,被圈禁宗人府,最終因飢餓而死。

高士奇

高士奇是康熙近臣,前期時經常為康熙皇帝講書解釋疑問,深得皇帝信任,同時也是一位在文史頗有貢獻的學者。其歷任翰林院侍講、侍讀、侍讀學士、詹事府少詹事等職位。在公元1702年,升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雖然為從二品官職,但康熙為其加封為正一品),第二年便病死在家中。

周培公


康熙年間的11 位名臣一覽,各居要職,僅1位二品官,其餘全是一品

周培公是康熙帝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一,在平叛噶爾丹叛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歷任參議道臺、山東登萊道、盛京提督等官職,最後官職為從一品。其在康熙四十年死於任上。

圖海

圖海是清朝初期著名將領,曾降服王輔臣,平定吳三桂叛亂,功績斐然,被康熙皇帝封為三等公。其在康熙初期便被封為弘文院大學士,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後歷任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最後官職為正一品。其死後被追贈少保兼太子太傅,雍正年間又追贈一等忠達公,配享太廟。

靳輔


康熙年間的11 位名臣一覽,各居要職,僅1位二品官,其餘全是一品

靳輔一生最偉大的功績是黃河水患的勘察與治理,並保證了漕運無阻,同時其著作《治河方略》一書,為後世治河的提供重要參考。靳輔歷任安徽巡撫、河道總督之職,最後官居正二品,然而在康熙二十七年因受誣告而被免職。

姚啟聖

姚啟聖最大的功績是協助水師提督施琅收復臺灣。其歷任福建布政使、福建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少保兼太子太保等職,最後官職為從一品,最終因病去世。

施琅

施琅是幫助清朝收復臺灣最大的功臣,其在康熙年間歷任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等職,最後官居從一品,後又被封為靖海侯。

李光地


康熙年間的11 位名臣一覽,各居要職,僅1位二品官,其餘全是一品

李光地主要功績在於協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和統一臺灣,同時其還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多部著作存世。其歷任翰林院編修、翰林學士、兵部右侍郎、直隸巡撫,最後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正一品官職)。

于成龍

于成龍是清朝康熙年間大器晚成的一代廉臣,45歲才去羅城任知縣。後歷任知州、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直隸巡撫等職,最後官職為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從一品)。其為官一生三貨“卓異”,死後康熙破例親自題詞,盛讚其為“天下廉吏第一”。

陳廷敬


康熙年間的11 位名臣一覽,各居要職,僅1位二品官,其餘全是一品

陳廷敬最大的功績是參與《康熙字典》編修,並任總修官。其歷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最後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正一品)。其家鄉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就是現在的著名景點皇城相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