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後,對英宗不離不棄的袁彬,結局如何?歷史不忍細讀

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軍隊生擒,是為“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對英宗不離不棄的袁彬,結局如何?歷史不忍細讀

明英宗

亂軍之中,英宗身邊的侍衛都一鬨而散,不管其死活,唯有袁彬和哈銘護在英宗左右。後來,英宗被也先俘虜,袁彬仍然不離不棄,跟隨英宗。

被俘虜的皇帝可不是那麼好當的,看看宋朝徽欽二宗就能瞭解一二。

明英宗也不例外,他比宋朝皇帝強一點就是身邊多了袁彬這個侍從。

此後,袁彬承擔了英宗的生活起居、對外交涉的一切事物。

瓦剌地區天寒地凍,英宗住不慣漏風的帳篷,袁彬便用身體為英宗暖腳;如遇到遷徙,袁彬便揹著英宗趕路;有人謀害英宗,也是袁彬護他周全。

就這樣,袁彬陪著英宗在瓦剌待了一年。直到英宗回京,袁彬才結束了風餐露宿的日子。

土木堡之變後,對英宗不離不棄的袁彬,結局如何?歷史不忍細讀

袁彬劇照

“奪門之變”後,英宗復辟。將袁彬當年護駕之事昭告天下,同時將袁彬從錦衣衛百戶提拔為錦衣衛指揮使。儼然一副知恩圖報的樣子。

然而,袁彬生性高潔,不願與廠衛同流合汙,遭到錦衣衛長官門達的嫉恨。

當時的門達深受英宗信任,黨羽遍佈天下,袁彬卻始終不願低頭。於是門達用莫須有的罪狀誣陷袁彬,將袁彬下獄,嚴刑逼供。此時,袁彬已是個近60歲的老頭兒,哪能經得起這般折騰。

孰是孰非,大家都清清楚楚,所有人都等著英宗發話。

英宗確實說話了,不是替袁彬伸冤,而是讓天下人心寒。

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還我。

隨你(門達)怎麼治袁彬,只袁彬活著給我就好。

真是最冷不過帝王心。

在門達的授意下,袁彬被判處絞刑,結果上交後,英宗批准。所謂“但以活袁彬還我”,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最終,判處袁彬絞刑,不過可以可以花錢贖死,貶去南京。

對袁彬的賞賜,全部收回;就連曾經賜給袁彬的住宅,也被拆毀。

袁彬僥倖未死,並不是皇帝開恩。

而是一個油漆工楊壎冒死上書,為袁彬伸冤。礙於朝野議論,袁彬才免於死刑。

直到英宗去世,憲宗皇帝才把袁彬官復原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