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铁樵半路出家,为什么对中医贡献这么大?解决了什么问题?

糕糕老爸的童话


恽铁樵民国著名的医家,他的闻名,并不是说他医术有多高名(相比三张,他医术就显一般)。他对中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医教育培训、中医与西医结合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作为“中西医汇通派”的一员大将,恽铁樵的优势在于家学功底深厚,出身江苏武进孟河,这江苏孟河自古就有“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美誉,其中又以丁甘任为代表的“孟河四家”闻名于世。打小,恽就沐浴中医传统文化。

相比其它老中医,恽铁樵的优势在于,他懂外文,早年从事英文编译工作。西方先进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他比其它人更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恽铁樵(1878-1935)

他所处的年代,内忧外患,传统文化备受打压,更别说中医,完全抬不起头。但作为有志之士,自然不愿屈服。于是他提出“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说白了,中医只有跟西医结合有出路。

怎么个结合法?

一方面主张用西医爱做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中医理论,所谓“采列西说,欲借此以证中国旧说”。

另一方面主张用西医理论来阐述中医是如何治病救人的,因为中医最怕讲理论,跟传统文化中的六经、阴阳五行又脱不了干系。也就是他说的“发明古书精义,采取西国学说”。

还有他说的“汇通”,指各中医学派,如经方派、火神派、攻邪派等不同学派要摒除门户之见,合力一起将中医学推向发展新阶段。

在“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下,恽铁樵在1925年在上海创立“函授学校”,这为我国现代中医学院树立了榜样和模范作用。

恽铁樵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盲目崇拜西医,不完全否定中医理论,认为只有坚持临症实践,才是中医发展的精髓!


本草百晓生


1916年,恽铁憔还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并不是“中医国手”,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恽铁憔发现并给发表的。这一年恽铁憔的14岁长子阿通殁于伤寒,次年第二、三子又病伤寒而夭折。粗通医道的恽铁憔看过《伤寒论》,觉得儿子就是麻黄汤证,心知其所患某病,当用某药,但是苦于没有临床经验不敢轻举妄动,向医生建议商讨,无奈当时沪医畏惧麻黄如虎狼,从无采纳的余地,自已爱莫能助,只能坐视待毙。痛定思痛,深深地感到求人不如求己,遂深入研究《伤寒论》,同时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一年后第四子又病,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太阳伤寒的麻黄证显然。请来的名医,虽熟读《伤寒论》但不敢用伤寒方,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杏仁、连翘等连续不断,遂致喘热益甚。恽铁憔仍然觉得儿子就是《伤寒论》的麻黄汤证,但又踌躇不定,心里着急啊,一个晚上在屋里走来走去,天快亮的时候,他说:“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含药而亡!”即开麻黄汤: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甘草五分。开完方子,交给夫人去抓药,说死马当作活马医吧,然后就上班去了。夫人不语,无奈啊,只好立即配服。服药一剂肌肤湿润,喘逆稍缓;二剂汗出热退,喘平而愈。

恽铁憔下班后不敢进家,心想四子可能也死了,就在家门口徘徊,想想四个儿子相继死去,不禁潸然泪下,但细看家里很平静,不像有事,大胆进门一看,孩子活蹦乱跳的,夫人说药服下去以后,出来汗了,也不喘了。

这次用麻黄汤恽铁樵认识了古中医的伟大和时方医的方向性错误,从而认真深入的学习《伤寒论》,钻研中医经典,亲友有病也都来请方,而所治者亦多有良效。一日某同事的小孩伤寒阴证垂危,沪上中西名医治疗无效,恽铁樵用四逆汤一剂转危为安。病家感激万分,登报鸣谢曰:“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

后求治者日多一日,业余时间应接不暇,遂毅然转身,弃文从医,1920年辞职挂牌,开业行医,不久门庭若市,医名大振。后来又办函授中医学校进行中医教育,有一千多名学生,恽铁樵是现代中医教育的开创者。恽铁樵力荐《伤寒论》,是古中医伤寒经方派的中兴之祖。


闲人1975


. 恽铁樵是当今中医衰落的千古罪人

.

恽铁樵的小儿子能活过来,是他自身的免疫力已经战胜了病原体。

人类这种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本身对一些疾病有抵抗作用。

但是这种抵抗,不是个体抵抗,而是群体抵抗。也就是说,遇到某种重大疾病时,总有一些人(即便医疗条件很差)会活下来,而这些活下来的人,就会继续生子,延续人类这个族群的整体生命。

发现中医理论中被五行搞得五脏错位的,是1800年代的人,叫王清任。

这是一位医学家,也是一位解剖学家。

嘉庆二年(1797),王清任至滦县稻地镇行医时,适逢流行“温疹痢症”,每日死小儿百余,王冒染病之险,一连10多天,详细对照研究了30多具尸体内脏。他与古医书所绘的“脏腑图”相比较,发现古书中的记载多不相合。王为解除对古医书中说的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的怀疑,嘉庆四年(1799)六月,在奉天行医时,闻听有1女犯将被判处剐刑(肢体割碎),他赶赴刑场,仔细观察,发现成人与小儿的脏腑结构大致相同。后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观察尸体。并向恒敬(道光年间领兵官员,见过死人颇多)求教,明确了横隔膜是人体内脏上下的分界线。

王清任也曾多次做过“以畜较之,遂喂遂杀”的动物解剖实验。经过几十年的钻研,本着“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唯愿医林中人,……临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的愿望和态度,于道光十年(1830)即他逝世的前1年,著成《医林改错》一书(两卷)。(为了保证不是我杜撰的,上面这段文字是我粘贴互动百科的)

为什么王清任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呢?因为他发现古人关于五脏六腑的很多描述互相矛盾,而“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这是一位医者对自己,对行业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因为这个态度,他才敢冒着“数典忘祖”的风险,提出这个巨大问题。

历史是不是非常的相似?

600年前,西方的医生通过解剖发现人体与古籍有异,100年后,威廉医生在其基础上否定了古代的医学理论,开始了现代医学的萌芽时期。

300年前,我国的医学家王清任先生,也通过解剖发现了现实与理论不符的地方,并且也发表了自己的发现。

可是随后的故事,我们就没有西方这么幸运了。按理说,如果发现了解剖的事实与古医术中不符,那就赶紧把古医术看看哪里错了,然后哪里错了改哪里,改了之后能用就继续用,不能用就赶紧研究新的——这毕竟是好事儿,毕竟我们有着这么多年的医学历史,就算研究新的,也肯定会很快,毕竟厚积薄发么。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王清任医生去世不到一百年,出了一个叫恽铁樵的人,他并没有核查,修改古医术中的这个问题,而是在《群经见智录》中提出了一个“息事宁人”的观点:“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的五脏”。

注意: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次承认自己的理论中的器官并不指现实中的人体器官,而这个时间,只是190年左右(恽铁樵1878年-1935年)。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总说的“科学发现不了中医中的XX东西”,我们中医中的五脏六腑,并不是人体真正的五脏六腑之类的说法,并不是“自古以来”的医术里面讲的,而是距今不到两百年的恽铁樵说的而已。

恽铁樵是当今中医衰败的罪人。


以中医之祖的名分


当年余云岫写《灵素商兑》一书批判中医,六年时间中医无一人敢出面辩驳,六年后恽铁憔经过无数次深思熟虑写《群经见智录》回应,核心问题就在中医的人体结构基本是错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对于人体结构的错误可以说是连篇累牍,而且还连带着阴阳五行理论也无处安置,恽铁憔非常巧妙的避实就虚,干脆把中医的人体结构虚化,不承认中医所说的五脏六腑是实体,而是虚指,此论一出,中医界欢呼雀跃,从此中医踏上了虚化,玄幻化,神话的道路。我成了宗教了,你攻击不着我了。在恽铁憔之后,每逢中西医大争论,中医必然要进一步虚化人体结构,致使中医后来虚化的人体概念越来越多,造成中医现在已经基本放弃了人体研究,每逢宣传时,必然阴阳五行,宇宙洪荒,天南地北,云上海下,大话连篇,吹牛不上税,反正就是没有实实在在的人体研究。中医从此以彻底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云卷云舒56435446


恽铁樵对于中医实有再造之恩,中医当祖师爷供起来都一点不过分的。

其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一整套把中医“由实化虚”的理论,即“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从此中医便可回避一切关于人体的可验证的挑战,不管现代医学拿出多铁的证据,都可淡然一笑了之。在民国那个中医危急存亡之秋,没有恽铁樵这振臂一呼,中医真的很可能已经被废除了。

近代以来的中医绝大部分都已经钻进了这个固若金汤的龟壳,活得很滋润。唯一的缺点就是中医再也不可能有进步,科学化什么的都只能是闹剧了。


江滔7


诋毁中医的大多是西医中的庸者,在西医医术上成就卓越者,精通中医的甚多,自然不会去诋毁中医,更是与中医在学术上交流。究竟历史上名中医是如何治病,只能从众多的医学著作中得知。我不懂医,就连恽铁樵为何许人都浑然不知。就以我父亲为例,他是个农村的普通土郎中,为人除病痛,从不收费,视为行善积德。据父亲说这些中草药治病的办法,用不少金子才学来的,记得有一次邻村的一位中年妇女,哭着来找我父亲,说她乳房疼痛难忍,可能就是现在说的乳胰腺炎,我父亲用手摸了她的乳房情况,即刻带我上山挖草药,共挖了三蔸草药回来,告诉她如何煎熬,三天之后再来要了一次药之后痊愈。第三次来时,怀抱一只母鸡,我父亲谢绝没收那只鸡。他不单治这种病,还会治其它病,在此不一一道来,难道这不属中医的范畴?把民间这些中草药验方汇集起来,堪称中医药宝库,可惜止今大都失传,是中医药的巨大损失,悔之晚矣!


老段康宁


中医黑们嘲笑中医的解剖学是虚化的臆想解剖学,这是对中医的严重曲解!

中医是在形态解剖学的基础上再按功能归类的解剖学!

在中医的功能解剖学中,五脏六腑最为重要,脑既归奇恒之腑,也同时归于心,脾同时包括胰腺。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

从形态类型上看,中西医解剖学完全高度一致,两者只有功能解剖学上的区别!中医的心按功能之所以包括神(脑),是由于心是大脑的能量(动力)源泉,心强则脑强,心生则脑生,心亡则脑亡,而脑为神之主,故而心神(脑)合一!中医按功能之所以把脾与胰腺合而为一,是因为它们共同调节消化功能!中医的思维方向是整体性概括、简化与抓主要矛盾,西医的思维方向是细化再细化,到最后分不清东南西北与主要矛盾!所以中医比西医技高一筹,更科学!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求人不如求己,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别人手中,自学成为一代名医者从不鲜见如清代名医黄元御,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皆是自学成材,宏扬中医治病救人传为佳话。现如今科学教盛行中医势危,我等炎黄子孙更应发奋努力学习中医,让这个护估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中医重放异彩。自晚清到近代中华民族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自从辛亥革命后西学渐进,博大精深的中医也被当做封建糟粕而抛弃。现如今科技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达到了这几千年来的最高点,医院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层出不穷,然而国民的体质越来越差,各种疾病越来越多,西方医学带领我们与天斗与地斗与细菌斗与病毒斗,你死我活,其不知杀了病毒也伤了自身。老祖宗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其理念在中医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没有“阳”,则“阴”不生;只有“阳”,而没有“阴”,则“阳”不长;说白了,“阴”与“阳”谁也离不开谁,它们互为根基。所以说万事万物不能筒单的分为好和坏搞二元对立。以西医的思路,我们不知要和病毒细菌战斗到何时,病毒代代变异,无穷匮也。这种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方式,是不是也到了该好好思考反省的时候了吗?我们子子孙孙难道要成为新时代的东亚病夫吗?值此科学教盛行之时,各种科学痞子大发淫威之时,我们的有识之士更应弘扬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统中医,自学成材发奋图强。


道不轻传


古时候有句话,书生学医(中医),笼中抓鸡。意思是有文化的人学医,就像在笼子里抓鸡一样,手到禽来。

在古时候学中医,由于当时的大环境没有西医捣乱,而且那个时候的文化人基本把中医基础理论都学完了,再上手学中医就十分简单了,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

另外还有当不了大官就做良医,也是这个意思。所以那个时候的人半路出家是能做个好大夫的。


观上灵云


看了半天好多人都在说中医是骗子,是无用的。那么现实中医确实看好病了的应该如何解释?说碰巧了的,说不用治这个病也是能好的,这些人都不要回答了,因为现实中看到了有很多年被疾病折磨的患者经中医治疗效果大好。这个不是唯心主义,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