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皇甫谧生卒籍地之谜!

名人 | 探究皇甫谧生卒籍地之谜!

名人 | 探究皇甫谧生卒籍地之谜!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们的先祖出于对历史的负责,曾以十分严谨公正的态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重大的历史贡献,都作过考证、记载、定论,由于代远年深,社会变迁等原因,有些不为当代人们生活产生震憾的人和事,渐趋淡化,重现实、轻历史,重实用、轻流源,是很自然的事。针圣先贤皇甫谧生、卒籍地,生平与历史贡献在人民共和国八十年代,由于日本学者的两次来中国灵台、独店镇张整坡皇甫谧墓冢拜谒,才引起广泛关注的,这与我国的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息息相连,在争旅游、争资源、争经济效益、争品牌、争知名度的前提下相伴而起,逐步扩大演变到围绕生、卒藉地,出现了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与甘肃灵台之争,在甘肃境内又出现了崆峒区安国油坊庄与灵台之争,还有平凉华亭说、庆阳镇原说等等。就他的出生地而言,全国有3个省、13个市、县、区为他立了传,各具源由,莫衷一是:

  一、认为汉安定郡朝那县城、县衙在哪里,哪里就是皇甫谧出生地

  因晋书《皇甫谧传》记述皇甫谧为安定朝那人。据史料记载西汉元鼎三年(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于高平(今宁夏固原)现已取得共识,西汉时的朝那县治确在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的古城。但历史上的“安定朝那”并非一些学者所说,从西汉至十六国时期“一直存在”原地,早在东汉时安定郡和朝那县就发生了变化,东汉中期在中原的北部和西部曾发生过60多年的羌族与汉政权的战争。当时的安定郡乃首当其冲之地,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3月,东汉王朝只好下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美阳即今陕西武功县境,朝那县随郡内迁。内迁时“百姓恋土、不乐去旧,官兵则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加上“旱蝗饥荒,而驱蹙劫掠(遭到官兵抢夺),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幼、或为仆妾,丧其大半”(引自《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九》)。18年后,在顺帝即位不久的永建四年(129年)9月诏复安定郡归旧土,在羌汉之战远未停息的形势之下,回迁的安定郡只好落脚在临泾(今泾川县北古临泾城,遗址尚存),顺帝永和六年(140年)安定郡同样为羌汉之战所迫,再次从临泾内迁至陕西扶风,朝那县又随郡内迁,此次迁出何时迁回,史无所载,在漫长的反复迁徙过程中,不能排除为避战乱,贫穷荒芜而驻居、散居在当时的临泾附近各地如华亭、泾川、三水(灵台)等地。皇甫谧家族移居灵台后才出现东朝那之名。这就是历史上西朝那与东朝那的由来。

名人 | 探究皇甫谧生卒籍地之谜!

  安定郡及朝那县从公元111年迁徒到陕西美阳(武功),距皇甫谧诞生于东汉建安19年(公元214年)长达103年,再未回迁原地,彭阳县志只有111年迁出的记载。时隔一个多世纪,这期间仍是战乱饥荒交困之际,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皇甫氏族早已各寻门径、各谋生路,择地而居、重新安身立命,所以说皇甫谧诞生地与安定朝那县迁徙多,并无直接的关系。皇甫谧的先辈移至今灵台东朝那之地,是在情理之中,而古籍史料记载是不可更改的佐证。

  成书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的《元丰九域志》是部官修的地理总志,距今已920多年。“九域记”源于唐《十道图》,以取材计距今1250年。此书增收“古迹”一门,史家评说“尤为难得”(见中华书局1984 年版《前言》)。 在“古迹”条下记泾州(属县)有“皇甫士安读书台,灵台(古密须国之地)……皇甫士安冢”。这一记载,定有所本。

  清雍正四年(1726年)出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分别在“平凉府古迹考”、“平凉府祠庙考”、“平凉府山川考”之灵台县下记有“晋皇甫士安墓:在县西北十里”;“读书台:在县东北五里,晋皇甫谧读书处”;“二贤祠:在郭北街,明万历四十一年教授杨可立为晋隐士皇甫谧、御史巨敬创建”:“书台山:在县北五里……皇甫元(玄)晏读书处也”。这些记载距今也近300年了。

  明神宗万历37年(1609年),灵台知县张凤池,山西夏县人,首次主持修编的第一部《灵台县志),对皇甫谧墓冢、读书台记于志册,已遗失无存,清顺治15年,灵台知县黄居中,福建龙溪人,进士出身,主持修编的第二部《灵台县志》,作了进一步增补拾遗。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灵台县长张东野,安徽潜山人,主持修编了第三部《灵台县志》。从1609年1934年,325年间,都做了详尽记载,至今400多年一直延续,1987年共和国灵台县政府组织专门班子,重修了第四部《灵台县志》,进一步充实完善,这就是史料依证。

  二、生卒籍地的争异与考证

  (一)平凉市崆峒区安国油坊庄与灵台之争。

  平凉崆峒部分学者认为皇甫谧生于安国油坊庄,他们曾做过考证, 并对皇甫谧生平做过研究,所以在《兰州晚报·西部版》发表了“揭秘皇甫谧故里”的长文,并在平凉游说报告,安国油坊庄是汉安定郡朝那县所在地,是皇甫谧出生故地,曾经甘肃省科技厅与甘肃省中医研究院组织鉴定验收,属国内领先水平,就此,我们作了考证纪实,附后。

  (二)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与甘肃灵台之争。

  我们曾在宁夏的固原、彭阳、古城进行了实际考证,并翻阅了大量史料,最具权威、富有说服力的是《彭阳县志》,经过翻阅《彭阳县志》对皇甫氏族遗址、墓葬、古建筑、民俗传说无任何记载,只给皇甫规、皇甫嵩、皇甫谧立了传。在汉代栏目中,明确记述安定郡与朝那县于安帝永初五年(111年)3月迁出陕西美阳武功县境地,再无迁回记载。这说明在彭阳古城镇的朝那,在西汉时期已经迁出。《资治通鉴》记载迁出后18年又返迁到今泾川县北古临泾城。

  (三)对皇甫谧生活的轨迹考证。

  我们曾在河南渑池县、新安县、宜阳县、女几山也做了实际的调查考证。

  三、皇甫谧生卒籍地及读书台系统完整的原生态文化资源遗存

  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60年3月,把皇甫谧墓冢审定为省级保护文物,编号为068号。朝那镇皇甫湾、皇甫谧读书台、皇甫谧文化园,这些遗址的原生态只有灵台一家独有。 日本国、台湾省的学者80年代两次来灵台皇甫谧文化园瞻仰凭吊,国内外参观、拜谒达20万人次之众。

名人 | 探究皇甫谧生卒籍地之谜!

  四、皇甫谧生平活动及家庭世系

  皇甫谧是今甘肃平凉灵台县朝那镇三里村皇甫湾人,生于东汉建安19年(公元214年),卒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享年68岁,自谢世至今已长达 1727年。他是我国历史上集文、史、医于一身的杰出学者。史称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被后代誉为针灸鼻祖、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并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与孔子齐名。他生于一个累世富贵的名门望族。六世祖皇甫棱为东汉渡辽将军,五世祖皇甫旗为扶风都尉,四世祖皇甫规为西北抚羌名将,曾祖父皇甫嵩为东汉车骑大将军,并出任太尉。祖父皇甫叔献当过霸县令,父亲皇甫叔候仅举孝廉。他出生后,幼年时体弱多病,后随叔父皇甫仲(曾任河南新安县令书佐),叔母任氏,童年随叔父母迁居河南渑池、新安、塔泥一带。他本人从20岁起拜乡人席坦为师,“奋发图强,带经而农,手不释卷”,人称书淫。他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成为名高于世的杰出学者,著有文、史、哲方面的著作20多部,成为当时名震朝野的名士,他所经历的三个朝代、朝廷七次屡下诏书、令入朝做官,他却托病推辞,屡诏不仕。

  他从出生到16岁左右直生活在朝那皇甫湾,16 岁以后到42岁之间,生活在河南湖池、新安、洛阳、宜阳及女几山(甘肃省骨科病研究所李长泰教授撰文,“《华亭县志》皇甫谧传”,河南省《新安县志》,《宜阳县志》都有相应的记载),约26个春秋。42岁时因叔母去世,遂归本宗,留居故里,择地于独店张鳌坡安居。因为他的名气、才气仍在京城洛阳回荡,晋武帝司马炎为他赐官,以太子中庶子这样的荣宠而且地位较高的官相许,他仍不肯应诏,向晋武帝呈书要求借书,晋武帝遂赐书一车与之,他择地今中台镇下河腰峴社建立了一处读书台,名曰:“书台山”,此山风景秀美,山型奇特,群山环抱,山脚环抱,山脚下溪河长流。现在山顶房舍碑文记载已消失殆尽,只有瓦砾与碑座可见,从《灵台县志》中能找到明、清、民国、共和国四个朝代今500年的诗文记载25首,以及唐以来当地留下来一千多年的民俗谷传说,形成了书台山文化资源,其软黄金含量将与日俱增。

名人 | 探究皇甫谧生卒籍地之谜!

  他往返奔波于张鳌坡家园与书台山之间,两地空间直线相距不足3公里,由于他得了风痹症,便静心致志以26年时间整理研究编写了《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的惊世之作,为人类社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被西晋当朝刊印,本人于当年去世。这部伟大著作从唐以来,至今传至世界各地,在140多个国家中推广应用,倍受人们的推崇,皇甫谧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针灸鼻祖,奠定了针灸科学,亚欧不少国家作为教科书应用。

  皇甫谧是一位布衣学者,却名高于世,一生中七次托病拒诏不仕,终生过着安贫乐道、诗书自娱的清贫生活,但心忧天下,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自己的社会观、人生观和崇高的理想抱负,胸怀济世惠民、呵护健康的民生观,扶弱抗暴的正义观,以人为本的平等观、荣辱观、唯物史观,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在他的著作之中,激励后人永远崇尚道德精神价值,这是他著作永远光辉不朽的根本。

  皇甫谧历史文化资源的伟大价值,穿透着1700多年的历史沧桑而永放光芒,它是国宝更是全人类的财富,其影响与日俱增。正因为如此,全国有甘肃、河南、宁夏等省13个市县为他立了传,全国中医院校、科研单位都有他的雕像、画像。国家级森林公园河南——宜阳县女几山(又名花果山),碑享现存历代残碑2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清乾隆十五年三月和九月,重修西佛殿所立两块碑,有“晋玄晏先生与张轨同游”的记载(张轨,前西凉政权的奠基人)。陕西陇县龙门洞也有块皇甫谧的避诏碑;平凉崆峒山招鹤堂曾有过封君达(亦称青牛道人,陇西人,曾与华佗给曹操治过病,司马懿政权时的太医)与皇甫谧重会招鹤堂讨论切磋针灸术;《崆峒山志》中也有“避诏寻玄晏”的记载。名山名水皆因名人而名,皇甫谧的人文品牌,为名山增光不少。总的说医圣先贤皇甫谧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大转折,那就是:苦难的童年在灵台;奋斗的青年在渑池、新安;光辉的中年在洛阳;大器晚成、名垂青史的晚年在灵台。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身后成为世界注目的历史文化名人。今灵台朝那皇甫湾植着他的根,书台山留下了朗月伴他的读书声,张鳌坡塬头系着他的魂,灵台人民享着他的荣,陇塬人民系着他的情。形成了今天的灵台战略文化大品牌,必将大发展、大繁荣、大升华。

名人 | 探究皇甫谧生卒籍地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