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双性人、男扮女装……清朝时期的畅销书都在说什么故事?

清朝文人李渔曾经写过拟话本集,其中《十二楼》和《无声戏》要数最为著名的两本书了,而即使是在当时,李渔的这两本书也都是畅销书,一度到了被盗版的地步。其中要说到奇,那就不得不说到《无声戏》这本书,甚至可以说,在古代拟话本集中,取材之奇应当有《无声戏》的一席之地。

《无声戏》全书共十二章,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在《无声戏》里,同性恋、双性人、丑男美女、面相八字,一切大众以及非大众的猎奇元素,它都包括在内,也许这就是《无声戏》能够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性恋、双性人、男扮女装……清朝时期的畅销书都在说什么故事?


1.教化意味浓重

《无声戏》虽说分为十二个小故事,可是故事和其他故事集的故事不同,《无声戏》的故事极富有教化意味。

《无声戏》的教化意味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无声戏》的故事开场就有浓重的教化意味。

其实在古代的故事集中,作者并非一开始就直接讲故事的,在讲故事前,作者都会有个开场的故事进行引入。但是相比于其他故事引入只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无声戏》引入的教化目的十分明显。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声戏的第一回《丑郎君怕娇偏得艳》的开场

万一姿色到了七分八分、九分十分,又有些聪明才技,就要晓得是个薄命之坯,只管打点去嫁第一等、第一名的愚丑丈夫,时时刻刻以此为念。

《丑郎君怕娇偏得艳》这一篇故事讲的是三个绝色美女同嫁给一个丑男的故事,这看似是一个普通的故事,而作者在开场就讲明了他通过这篇故事要教化的内容:美女嫁给才子都是小说里写的,红颜薄命,美女只有嫁给丑男才能长寿。

《无声戏》的开场比起一般的故事集来说,因为要达到教化作用,所以作者的引入故事会写得十分长,不是简单的引入,有的甚至能和正文故事达到对半分的程度。

其次,《无声戏》的教化意味还体现在结尾

《无声戏》很大的一个特色便是在故事结尾以后,作者还附上了自己的点评,点评多是自己的观点,比如说第五回《女陈平计生七出》中,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女性守节这一问题的观点。

从来守节之妇,俱是女中圣人。誓死不屈的,乃圣之清者也。

《女陈平计生七出》的故事十分简单,讲了一个女人被强盗掳走,为了保全自己,一路上出了七计。其实在故事中间,教化的意味贯穿始终,但是在故事的末尾,作者还是不忘强调自己的观点。


同性恋、双性人、男扮女装……清朝时期的畅销书都在说什么故事?


一般的故事集也大多有教化作用,但是作者一般都是用故事内容将教化传达出来,并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李渔则不同,他在每一篇故事的结尾,都会附上自己的点评,这一点,在他的另外一本话本集《十二楼》中也没有如此。

当然,《无声戏》教化意味表现的第三点,在于作者有的时候为了“教化”而去写故事,有些篇目中的故事看起来颇为“精巧”,实际上经不透揣摩。

再说《女陈平计生七出》中,作者描写了强盗来到耿二娘的村子里时,整个村子的男人都束手无策,抛妻逃命。而作者为了表现出耿二娘为了保全自己的贞节以及聪慧,设计出了耿二娘给强盗用巴豆,并且最终让强盗束手就擒的情节,这样的情节初读起来十分畅快,可是仔细想来,全村男人不能打过一个强盗,反而是耿二娘用一包巴豆就解决了,这样的故事逻辑的确不能细想。

尽管古代的短篇故事集里,每个作者都有教化的意味在,可大多数作者的重点还是在于讲故事中。而李渔的《无声戏》教化意味则要更浓重一些,虽然不说教化大于故事性,但是故事也没有成为压倒于教化的存在。

比起李渔的另一本话本集《十二楼》,《无声戏》的确不能算是酣畅淋漓。

2.经验之谈、前瞻性以及反叛性

许多话本故事,作者想要教化的内容大多都是封建教条思想,有些思想现代人已然不能接受:譬如子嗣观念、守节观念;也有一些思想和现代是相通的,譬如惩恶扬善。

李渔的观点自然也没有逃脱出这些范围,可是在《无声戏》中,李渔的观点却在封建基础上加了许多个人经验,成为了一种“经验之谈”。

最明显的例子要是《无声戏》的第九回《变女为儿菩萨巧》

这篇故事讲的其实是一个财主虽家财万贯,可是一直没有儿子。于是他祈求菩萨给他一个儿子,菩萨告诉他无子嗣是因为贪欲太重,需要散财济贫,要穷人得到实惠。财主照做以后,如愿得到了一个儿子。

这篇故事多多少少带着封建迷信的色彩,以及作者对于子嗣观点的肯定,但是在故事后面,作者却对子嗣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观点:

钱财多的人家,子息定少;子息多的人家,钱财必希不信但看打鱼船上的穷人,卑田院中的丐妇,衣不遮身,食不充口,那儿子横一个,竖一个,止不住只管生出来;盈千累万的财主,妻妾满堂,眼睛望得血出,再不见生,就生了也养不大。

这个观点就是作者认为子嗣是和家财相关的,如果钱财多,那子嗣一定稀少。

当然这个观点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完全是作者根据一些例子,编成的“经验之谈”。

在《无声戏》中,作者不仅一次地用自己的“经验之谈”去教化读者,还有在第一回中,作者认为美女必须嫁丑男才能安稳度日,这也是作者的一则经验。

李渔对于读者的教化并不是像其他作者一样讲一些书中纲常道理他通过自己的观察,更多地将自己的经验输出给读者。

这样的观点,让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之余,对于当时的一些社会处境来说,李渔的观点也是某种“小智慧”,能让读者在当时无法改变大环境的背景下,去读的一些别样的“毒鸡汤”。


同性恋、双性人、男扮女装……清朝时期的畅销书都在说什么故事?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李渔的这些观点,有些具有前瞻性,在当时封建的背景下,他能够提出来,实属不易。

比如说故事的第十二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中,作者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观念。

第十二回的故事讲的内容很简单:一个秀才在外误传了死讯,他所宠爱的妻妾抛弃孩子、纷纷改嫁,而他平时不甚喜爱的通房丫鬟碧莲却为他守节,并且抚养他的孩子。

而在故事的末尾,作者虽说对于“守节”行为也有肯定之处,但他同样认为,改嫁的妻妾没有什么天大的错误:

罗、莫再醮,也是妇人的常事。

在明清的时候,社会对于妇女在丈夫去世以后有着守节的要求,如若妇女不守节,不单是名号上受到侮辱,身体上遭到严重的惩罚。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渔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有着一定的前瞻性。

还有在第二回《美男子避惑反生疑》中,李渔否定了审案子“严刑逼供”,并在故事里说道:

为民上的要晓得,犯人口里的话无心中试出来的才是真情,夹棍上逼出来的总非实据。

李渔认为严刑逼供出来的话不一定都是真话,这个观点在过去甚至现在都具有着参考意义。

除此之外,在第十一回《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中,李渔甚至否定了“养儿防老”的观点,提出了一个现代人都颇为争议的观点。


同性恋、双性人、男扮女装……清朝时期的畅销书都在说什么故事?


在故事开场的时候,一个老头将家产分给儿子,导致自己被儿子虐待,于是他只能到一个没有子嗣的老头家中蹭吃蹭喝,那个没有子嗣的老头就说:

我劝你留一分养老,你不肯听,我回来也把他(指的是银子)分做两处,一个居左,一个居右,也教他们轮流供膳,且看是你家的孝顺,我家的孝顺?不想他们(银子)还替我争气,不曾把我熬瘦了,到如今还许多请人相陪,岂不是古今来第一个养志的孝子?

李渔用“银子比儿子要孝顺”这一观点,来打破世人“养儿防老”的固化概念,且不说当时,到现在,这个观点都是新奇且具有一定讨论意义的。

因此,尽管李渔在《无声戏》中的观点基础都是封建纲常那一套,甚至有的观点过于偏激(譬如认为同性恋是歪门邪路),有的观点太过陈腐,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某些观点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哪怕到今天,都能完全适用,并且能够引发起现代人的讨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渔对于前人的书籍观点有反叛性,李渔曾经在第一回末尾提到过“作传奇小说者,尽该入阿鼻地狱”,而在第七回他也用一个下层男人悲苦的例子表达“三言二拍”中《卖油郎独占花魁》只是个例,希望多数人不要效仿的观点,总而言之,李渔对于前人的观点,比起继承,更多的是反叛。


3.奇人物与小人物

作为故事集,李渔写出《无声戏》的本身目的就是吸引读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渔会选取吸引人、新奇的故事作为素材,来保证故事的新鲜性。

李渔曾经也说过:

“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之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

在这句话中,李渔点出了故事的“新”的重要性,所以在李渔的故事里,他会描写一些奇人物,来增添故事的新鲜感。

首先是一些少数群体,譬如同性恋,异装癖以及双性人。

在《无声戏》第六回中,李渔写了《男孟母教合三迁》的故事,故事里描写了一对男性同性恋的故事,其中尤瑞郎还扮作女人,有异装癖的特征在。

而在《无声戏》第九回《变女为儿菩萨巧》中,李渔更是描写了一个雌雄同体的双性婴儿,这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少见的双性人存在的现象。

除了性取向、性别方面的“奇”以外,李渔还会写一些具有特殊能力的人。

比如说第四回《失千金祸因福至》中,李渔写出了一个放贷的财主杨百万,其借钱多少、借钱与否都靠其高超的相面能力。而故事的男主人公秦世良虽然一穷二白,且生意不顺,用千金做生意屡屡失败,却最终应了杨百万相面的结果,成为一个安逸的大财主。


同性恋、双性人、男扮女装……清朝时期的畅销书都在说什么故事?


其实李渔写这些奇人物的目的也很明确,他在第九回的末尾,自己也承认了,他写这些少数人群,是为了增添故事的趣味性:

若(主人公施达卿)竟施舍到头,明明白白生个儿子出来,就索然无味。

为了故事的可读性以及新鲜感,作者选取了这些奇特人物,来抓住人们眼球。

除了奇人物,为了接地气,让更多读者不产生距离感,李渔的故事场景非常市井,市井的故事场景也决定了李渔笔下的人物虽然有“奇”的一面,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人物。

在李渔的笔下,有喜欢八卦邻里的男人、也有嫉妒正房的小妾、还有花钱给青楼女子妄想娶其为妻的下层劳动人民……

这些接地气的小人物,一方面是作者写市井,来让读者产生共鸣,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小人物,也可以窥见封建时期的一些下层人民悲苦。

在故事的第七回中,李渔写了一个下层劳动男人,喜欢上青楼女子,攒钱替其赎身,却不想被其欺骗的悲惨故事,里面提到了这位男子作为下层人民赚钱的辛劳,同时作者也为其被欺骗感到同情与愤怒,最后借着他人之手替这名男子讨回了公道。

很多人对于《无声戏》的评价并非很高,很大一部分源于作者的封建思想以及全篇的教化,但是仔细品味,《无声戏》虽然有封建的地方,可是部分思想还是比较具有前瞻性以及反叛性,这也体现出李渔作为一名作者,在思考书籍如何畅销的同时,他自己也并没有完全服从于商业,而是将商业与文学融和一体,成为专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李渔《无声戏》

相关阅读:

《无声戏》第五回:

《无声戏》第六回:



我是陆月圆,关注书、影中女性以及少数群体生存状态,并致力将其分享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