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作者\\墨舞盈屏

在《大明風華》劇中有個忠心耿耿的將軍,他就是從小跟隨明成祖朱棣的樊忠。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樊忠自幼父母皆死於戰亂,後被朱棣所救。朱棣看其長相英武,於是就把他留在了身邊。日後又經過一番悉心調教,樊忠最終成為了朱棣的御前侍衛統領。

朱棣是個有為的皇帝,為了掃清邊境上的隱患,曾五次御駕親征漠北。這個期間,樊忠隨同朱棣也不知打過多少場硬仗。

當朱棣後來死於第五次北征之際,朱棣的孫子朱矚基為了自保,便擅自篡改了朱棣留下的遺詔。為此,身為朱棣親信的樊忠,還當場與朱矚基發生過爭執,差一點就刀劍相向。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不過樊忠並非是個愚忠之人,他曉得以大局為重。後來在聽過朱矚基的一番肺腑之言,在首輔大臣楊士奇的安撫之下,他選擇了站隊朱矚基一邊。

接著,樊忠又幫助朱矚基頻頻抗衡漢王和趙王的勢力,最終使得朱矚基順利返回北京,為日後朱高熾的登基和穩定朝局立下了不世之功。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朱高熾君臨天下後,漢王和趙王依舊賊心不死,為了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江山,漢王最終還是起兵造反。

此時的朱矚基,已經成功接過了父親朱高熾手中的皇位,成為了大明朝第五任皇帝。

面對兩位叔叔的叛逆,朱矚基聽從了先帝的遺訓,遵循了以攻心為上、避免過多殺戮的策略,後來幾乎兵不血刃便將漢趙二王給拿下。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不過在此期間,朱矚基由於被下屬所賣,其中軍大營也曾遭到過漢王的偷襲。

為此,朱矚基還捱了漢王一箭,差點就被漢王所殺,幸虧當時樊忠救駕及時,要不從此就會改寫大明的歷史。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朱矚基在解決掉二王造反的鬧劇後,為了給爺爺朱棣一雪當年第五次徵北失敗之恥,後來也不遠千里北上討元。

這一戰再次打出了明軍的威風,同時還斬殺了草原各部落的共主馬哈木,讓蒙古的那些散兵遊勇,在短時間之內再也無法大肆侵擾大明的國土。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此戰的最終大勝,也自然少不了樊忠的付出。他就像萬千大明將士一樣,作戰時捨生忘死、無比驍勇。

這或許也是作為一代將領,最為感到榮光的時刻了。可令樊忠怎麼也想不到的是,這樣的榮光並未持續太久,很快他的噩夢就將席捲而來。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朱矚基可謂一代英主,就像他的爺爺和父親一樣。可自打上次由大漠凱旋而歸後不久,他的劍傷便已發作,為此最終命絕38歲。

朱矚基就那樣戀戀不捨的走了,留下了兩對孤兒寡母。大兒子朱祁鎮順應祖制,在九歲那年登了基。

此時的朱祁鎮還小,所以大權基本掌控在太后孫若微的手裡。這時的大明也算國泰民安、蒸蒸日上,畢竟孫若微一直都在秉承先皇的遺願,盡心盡力為國事操勞。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時光易逝,斗轉星移,很快朱祁鎮長大了。

可孫若微雖說明面上已還權於兒子,但始終還是大事由她說了算,為此朱祁鎮頗有微詞,但又不敢直接硬剛,所以怨懟之心不禁日漸加重。

後來由於國舅張克儉被瓦剌也先所殺,朱祁鎮在奶奶張太皇太后的慫恿下,便決意親率大軍前去圍剿,以此為由也好拿下兵權。

最初孫若微和眾臣工全都反對,但架不住朱祁鎮信誓旦旦、死纏爛打。再加上有個太皇太后總是從中作妖,後來孫若微也想開了,就權當讓兒子外出歷練歷練也好。

有那麼多名臣悍將跟著,有近50萬兵士護著,又能出什麼事?小小的瓦剌,根本不足為患。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可世事難料啊!關鍵朱祁鎮這個小人兒,太狂傲驕矜、自以為是。打小從蜜罐里長大的孩子,又怎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兇險。

自打出了京城,朱祁鎮便開始放飛自我,這哪像是要去打仗的樣子?看著就是在北上觀光。

你看朱祁鎮當時玩得有多盡興,再加上有個死黨王振陪著,這一路上簡直有說有笑,好不愜意。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就在途經王振家鄉之際,朱祁鎮為了前去王振的老家轉轉,順便擺擺威風,後來竟不顧將士們的再三進諫,執意讓大軍改道,從而也讓自己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轉變。

大軍改道對於朱祁鎮而言,應該連屁大的事都算不上,他哪能知道這其中的利害。可對於久經沙場的老將樊忠來講,致命的隱患正在悄悄逼近,災難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土木堡一帶視野廣闊,根本沒有城池可作依託。一旦敵軍來襲,連個守護的屏障都沒有,很容易被敵人給攔腰折斷,隨後各個擊破。

所以後來樊忠和他的前軍大將們,曾數次冒雨前去覲見朱祁鎮,可每次朱祁鎮都在王振的忽悠下避而不見。為此,樊忠他們只能在廟外長跪不起。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後來一代老將樊忠,為了能讓朱祁鎮見上他們一面,在被迫無奈之下,竟不惜拉下面子向狗太監行賄。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看到這裡真是讓人感到悲憤,一干忠君愛國的將軍們,竟被一群宵小鼠輩逼成這樣。誒!朱祁鎮這個小昏君,難怪即將變身倒黴蛋,這完全就是在找死的節奏。

最終不該發生的災難,還是由於人為的因素形成。當樊忠被人半死不活抬到朱祁鎮跟前時,明軍的生路早已斷盡。

面對驚慌失措的朱祁鎮,樊忠接著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五十萬人啊!這叫怎麼回事?”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言罷,掄起鐵錘當著朱祁鎮的面,將王振給活活砸死。

樊忠難免會對朱祁鎮產生怨念,但畢竟人家是主子,有怨也得忍著,最後只能將怨氣撒向了一直在推波助瀾的王振。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什麼叫天怒人怨?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由於朱祁鎮的愚蠢和無知,最終大明軍團五十萬人被全殲,僅戰死的伯、侯、將、帥,就多達50幾人,不說不慘烈。

就連貴為一朝天子的朱祁鎮,最後也未能倖免,緊接著就成為了人家的俘虜,可謂千古一敗。

樊忠:五十萬人啊!這算怎麼回事?一代忠臣良將的悲哀

樊忠的一生,歷經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和朱祁鎮四代皇帝,一直都恪盡職守、忠貞不二,也參加過無數次的大小戰役,可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最後會死得這般窩囊。

樊忠臨死前的那番話,讓人聽著感覺到好無奈。都說“將軍百戰死”,可要死也得死的轟轟烈烈,這算怎麼回事?瞪眼被人家給團滅,死得太憋屈,也不值。

一生的英名,就此盡毀。

人人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可照我來看,不能遇上個英明之主,就算你是韓信轉世,也是白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