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安史之乱前主要的蕃镇哪几个兵力最强?

汉唐士


据《二十四史》记载,唐朝的节度使制度首次出现于唐睿宗景云年间(710年~712年),而其正式有计划地设置节度使这一官职,则是在继睿宗之后的唐玄 宗开元年间,分别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陽、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节度使是唐朝武官的一种,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然而后来渐渐地节度使也开始过问民政。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了独揽地方军政大权的地步。

“安史之乱”(755年-763年)的爆发以及此后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正是节度使权力过重造成的恶果。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到了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各个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到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的严重程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有数据统计,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已经膨胀到达到49万人之多,占全国总兵数85%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15万人左右。唐朝安史之乱前藩镇兵力最强的是西部河西、朔方、陇石、河东四镇兵力最强,共有27万人左右。


俺是飞狐


以我之见,唐代安史之乱前有十大藩镇,最强当属安禄山统领的平卢,河东,范阳三镇

十大藩镇有,北庭,安西,朔方,范阳,河东,岭南,平卢,剑南,河西

下面依次对九大边镇进行分析

北庭 即北庭节度使 ,在今新疆吐鲁番,防御突骑施,坚昆 军力 2万

安西 即安西都护府 ,在今新疆库车,管辖新疆南部 防御吐蕃 军力 2.5万

河西 即河西节度使,在今甘肃武威,防御吐蕃,突厥, 军力7.3万

朔方 即朔方节度使,在今宁夏灵武 防御吐蕃 军力 7.5万

剑南 即剑南节度使 在今四川成都 防御吐蕃 绥靖南召 3.9万

岭南 即岭南五府经略使 在今广州 防御南召

河东 即河东节度使 ,今山西太原,防御突厥 军力 5.5万

范阳 即范阳(幽州)节度使,在今北京 防御契丹 奚 军力 9.14万

平卢 即平卢节度使 今辽宁锦州 防御室韦等族 军力3.75万

陇右 即陇右节度使 今甘肃 地区 防御吐蕃 军力 7.5万


景粼玖序


唐代十大节度使一般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十大节度使。天宝十大节度使控制着当时大唐全国绝大多数有战斗力的兵力。

十大节度使分别是:范阳节度使兵力91400人,平卢节度使兵力37500人,河东节度使兵力55000人,朔方节度使兵力64700人,河西节度使73000人,陇右节度使兵力75000人,安西节度使兵力24000人,北庭节度使兵力20000人,剑南节度使兵力30900人,岭南经略使兵力15400人。

从兵力上说,范阳节度使兵力最多,高达91400人,73000人的河西节度使和75000人的陇右节度使次之。

在实际运行中,天宝年间的藩镇中,形成了实力最强的两大集团。以范阳节度使和平卢节度使为中心的东师,以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为中心的西师。平卢节度使是从范阳节度使拆分出来的,本是一家,安禄山兼任两家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都是对吐蕃作战,战略方向一致,两家节度使也经常一人兼任。

范阳平卢总兵力近13万人,河西陇右总兵力14.8万,双方也都是精锐边军,实力相当。

东师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安禄山。天宝中后期,西师的代表人物是兼任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两人当时也被视为同等级的人物,享受待遇也基本相同,安禄山被封东平郡王,哥舒翰则被封西平郡王。

(安禄山)

最后说下安史之乱中各家节度使大致的情况。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但河东镇安禄山仅能控制少部分兵力。安禄山起兵前,派人劫持杀害了太原留守杨光翙,让河东军主要兵力暂时陷入混乱,无力威胁自己。

安禄山快速占领了河南河北大部,进入东都洛阳,逼近潼关,边军入援需要时间,唐朝廷仓促招募的新兵毫无悬念被安禄山击败。安禄山未攻下潼关,河西陇右军为主的边军入援关中开往潼关前线,已经重病在家的哥舒翰并启用出任主帅。朔方军通过山西地区进入河北,打了几个胜仗,安禄山后路一度被切断,处境困难。

(哥舒翰)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哥舒翰率领的20万潼关大军,在河南灵宝被叛军少量兵力一战打的全军覆没。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大部兵力在灵宝覆灭,西师一战被东师全灭。随后唐玄宗李隆基放弃长安逃往四川。

河西陇右军覆灭后,唐朝朝廷掌握的主要兵力中,岭南经略使规模太小在偏远南方,安西北庭是小镇兵力少,且相距遥远,剑南节度使在和南诏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实力未恢复,河东镇小部分参与了安禄山叛乱剩下部分在混乱中需要重建,朔方军是朝廷唯一掌握的大规模重兵集团。

后来平定安史之乱,朔方军起了最大的作用,杜甫诗中说过独任朔方无限功。郭子仪则是此时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来自于他掌握着大唐最后可依靠的重兵集团朔方军。


洪果果


安史之乱主要的藩镇是范阳、平卢、河东这三个藩镇最强。

西域边境,西域边境属于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主要是用于打压突厥、吐蕃,唐玄宗时期,此时的西域边镇已经用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招募的士兵皆都是西域人为主,再加上安西、北廷产马所以当时的西域作战风格极为强悍!安史之乱时朝廷还从安西、北廷抽出一万五千人进行平叛,也是非常忠心。西北边境,主要是河西、陇右、朔方三镇,这三镇对李唐也是忠心耿耿,朔方兵统帅就是王忠嗣。王忠嗣还是太子李亨的发小,所以李亨用了朔方军进行平叛,且称帝了。

南方边镇,这个边镇就是剑南镇,属于四川。剑南军正是由李泌统领,当然安史之乱时李泌也招募了别的地方的兵。所以在天宝战争中损失也是惨重,剑南军无力平叛,不过从后来唐玄宗入川也可以看出,此镇也是忠心不二并无他意。叛乱地区就是北方藩镇,也是开头所说的三镇。这三镇安史之乱爆发时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河北、河南、东都等地,并没有遭到顽强抵抗,直到“睢阳保卫战”!

唐玄宗自己也是玩了一波送人头,好好的潼关不守,非要杀了高仙芝,强行让哥舒翰等人出战,结果失败不说,还丢了长安!再加上唐肃宗自己政治、军事处理不当留下后遗症,造成了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历史的波澜壮阔


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 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护府,兵二万人。 河西节度断隔吐蕃、突厥,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黑离、豆卢、新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治凉州,兵七万三千人。 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治灵州,兵六万四千七百人。 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统天兵、大同、横野、岢岚四军,云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岚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万五千人。 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幽、蓟、妫、檀、易、恒、定、漠、沧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万一千四百人。 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营、平二州之境,治营州,兵三万七千五百人。 陇右节度备御吐蕃,统临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门、宁塞、积石、镇西十军,绥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廊、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万五千人。 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统天宝、平戎、昆明、宁远、澄川、南江六军,屯益、翼、茂、当、巂、柘、松、维、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万九百人。 岭南五府经略绥静夷、獠,统经略、清海二军,桂、容、邕、交四管,治广州,兵万五千四百人。 此外又有长乐经略,福州领之,兵千五百人。 东莱守捉,莱州领之;东牟守捉,登州领之;兵各千人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河北都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而唐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


小柴历史


从安史之乱的爆发可以推断出东部的蕃镇更强一点,但是战力的强弱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单兵战斗力,另一个是整体战斗力。安史之乱爆发前,安禄山在发展军队的时候,不断排斥汉人士兵和指挥官,招募悍勇的胡人作为将士。胡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个人的战斗力要高于从事农耕的汉人,但是汉人的长处在于能够有效地协调,形成强大的整体战斗力。所以当唐朝调集军队反扑安史叛军的时候,安史之乱的平息速度还是非常可观的,但是由于内部争权夺利和西部边疆战事吃紧,安史之乱演变成为藩镇割据。

综上所述,东部的藩镇强于突袭进攻,因为可以掠夺大量物资,但是弱于防守,因为防守会损失过多兵力,消耗大量物资。谁抢谁弱真的很难说。


历史广记


当然是西安(长安)的兵力最强。

西安(长安)唐朝年间行政区划就属于吐蕃。并由吐蕃扶持唐广武王李承宏在西安(长安)称帝。

西安(长安)关中地区唐朝年间就被吐蕃攻破,成为唐朝年间最大的笑话,“天子九逃,国都六失”。

因为不能“长治久安”,唐以后宋代“长安”名即被取消,改名“京兆府”(路)。

唐朝从未攻占拉萨,而吐蕃攻占了西安(长安)关中地区。

(那么就需要和亲。)


用户67724358697


实力最强的还是安禄山的范阳3镇实力最强,各镇兵力对比大概如下

范阳节度使兵力91400人,

平卢节度使兵力37500人,

河东节度使兵力55000人,

朔方节度使兵力64700人,

河西节度使73000人,

陇右节度使兵力75000人,

安西节度使兵力24000人,

北庭节度使兵力20000人,

剑南节度使兵力30900人,

岭南经略使兵力15400人。

虽然兵力多寡并不是战斗力的决定因素,但是北方边镇经常和游牧民族对战,所以范阳等地都是能征善战之徒。


鱼越花中鸟


唐朝安史之乱前藩镇兵力最强的是西部河西、朔方、陇石、河东四镇兵力最强,共有二十六万七千七百人,河北兵力最弱才十二万八千五百人还未及西部四镇兵力的一半。


小龙女5505


安西军最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