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考"面前

★山西夏縣裴文師

時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次必須面對的“大考”,答卷人的表現如何,作為評卷人的人民最有資格發表觀點。

為什麼有的地方敏感度高,動作總是快先一步?為什麼有的地方節奏遲緩,工作主動權抓得不牢?為什麼有的地方堅持觀望等待,問題嚴重了才部署?為什麼有的地方只會極端處理,法律框架的觀念淡薄?一系列的發問,引來一系列的啟示與沉思。

在“大考”面前,吃透法規政策要義是根本。只要在《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範疇和領域裡,謀劃得越早,考慮得越周全,力量動員得越充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發揮得越極致,黨組織的領導彰顯得越耀眼,就越能體現英明果斷、擔當負責,就越能扼住疫情的萌芽與蔓延,就越能以小成本贏來大成果。瞻前顧後,靜觀事態,只能是錯失良機,後悔莫及,而後手忙腳亂花費大代價。

在“大考”面前,扣緊本地實際情況是前提。別地“封城、限車、禁足”了,趕緊跟著來;別地“企業有序復工”了,趕緊跟著來。至於對症不對症,深入思索研究得不到位,以致一刀切的應對和過激作法的現象時有發生。因地制宜,宜快則快、宜慢則慢,萬不可步人後塵,淪為跟屁蟲。在大是大非面前,理應廣思集益,及時亮聲主見,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道理落地見效。

“大考”在繼續,答卷人在埋頭答題,相信堅信:作為評卷人的人民,一定會以滿分的結論給予最高最美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