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蜜蜂患大肚子病的原因有哪些?蜜蜂的大肚子病又该如何治疗?

流语嫣末


广东梅州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引发蜜蜂患大肚子病的原因有哪些?蜜蜂的大肚子病又该如何治疗?

大肚病也叫下痢病,多发生在晚秋、冬季和早春。饲喂含有甘露蜜或发酵变质的蜂蜜,或长期低温阴雨,蜜蜂没有出巢飞翔排泄的机会,粪便在肠道内大量积存,就容易患大肚病。去年冬季和今年早春,较多中蜂场发病严重,很多蜂群因此萎靡不振或覆灭,给蜂场造成很大的损失。

一、蜜蜂患大肚病的症状

患病蜜蜂多为青年蜂,肠道内积累大量的粪便,致使腹部膨大,在蜂箱内外及周围排泄黄褐色并带有恶臭味的稀粪便。病情较轻的蜂群,在天气晴暖时,外出飞翔排泄后即可治愈;发病较重的蜂群,飞行困难,为了排泄粪便常在寒冷天气爬出巢外,受冻而死,由此常造成蜂群早衰。

二、蜜蜂患大肚子病的原因

1、蜜蜂食用了发霉、发酵等变质的饲料或不清洁的水,而出现大肚子病。

2、晚秋饲喂越冬饲料时,饲料中糖浆与水的比例不对;饲喂较晚,有些蜂农见蜜蜂不吃糖浆,将糖浆直接灌进蜂脾中饲喂,虽然可以达到一定效果,但很多糖浆蜜蜂来不及将其酿造转化,就已进入越冬期,蜜蜂吃了这种未酿造转化的饲料或结晶蜜就容易出现大肚子病。

3、蜂群越冬蜜脾中含有甘露蜜,蜜蜂吃了不易消化引起大肚子病

4、巢内湿度过大,外界温度过高或偏低,越冬环境不安静,蜜蜂不能外出排泄飞翔等因素也会造成蜜蜂大肚子病。

1、使用优质的饲料

无论在任何时候给蜂群进行补助饲喂还是奖励饲喂,抑或是饲喂花粉,喂水等都要使用优质的,干净的饲料,发霉、变质、杂质多的和不干净不卫生的饲料坚决不喂蜂。饲喂越冬饲料时,要早喂且喂足,使蜜蜂有较长的时间将其酿造转化。越冬前如发现蜜脾内有甘露蜜、结晶蜜或发酵变质的蜜,要及时用摇蜜机摇出再重新饲喂。

2、防潮湿

选择背风向阳的越冬场地,将蜂箱用架子架起离地30-40公分,并且保持地面和蜂箱干燥,防止潮湿。

3、提高巢温

对于患病蜂群,可在早春晴暖的中午撤出多余的巢脾,揭开覆布晾晒除湿,有包装物的也可以拆出放在太阳下晾晒,以提高巢温,排除箱内湿气,促使蜜蜂飞出巢外排泄。

治疗蜜蜂大肚子病可使用大黄姜糖水,100克大黄,25克生姜,分别加水煮开后过滤取汁,调入1千克1:1的糖浆中,另外加入粉碎后的4片酵母片,喂蜂20框左右,此外,用磺胺类药效果也很好如用复方新诺明治疗,每千克糖与水1:1配成的糖浆加复方新诺明1-2克混合均匀后喂蜂,以当晚吃完为好,每天饲喂一次,连续3-4次。

以上是我对问题“引发蜜蜂患大肚子病的原因有哪些?蜜蜂的大肚子病又该如何治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多年养蜂过程中实践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梅州石扇金柚


关于蜜蜂大肚病的发生,主要是冬季和春繁低温蜜蜂无法出外排泄造成的。在冬季出现的大肚病多为越冬饲料糖质量差不成熟,和蜂群振动,老鼠钻进蜂群内,使越冬蜂受干扰造成的大肚病发生。防治主要是缩小巢门,上面加铁砂副盖,对己出现的应以四环素和土霉素掺到糖里喂饲后可病情好转,也可用姜水糖浆喂效果也不错,最好是喂越冬饲料时用姜水化糖,和蜂蜜喂蜂时掺入姜水是预防冬季蜜蜂大肚病的最好方法。作为春繁时候出现的大肚病,主要是低温蜜蜂长久不能出外排泄,和长期低温蜜蜂不能出巢排泄下,又每天不停奖励使蜜蜂过于活动量增加引起,在春季长期低温不能外出排泄时,最好不要过多次数奖励,和睛天尽量给蜜蜂创造外出排泄条件,就可减少和冶愈。在夏秘季出现的大肚病是甘露蜜引起,要把蜂群转移到无甘露蜜的地方,每天饲喂白糖和蜂蜜水,就会好转。


纯正农家蜂蜜


很多网友往往会在网络上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蜜蜂得了烂子病该怎么治?其实要严格说起来,能够引发蜜蜂烂子病的蜂病是很多的,这也是很多有经验的养蜂人面对这种问题难以给出回复的原因。与此相似的还有一个蜜蜂拉肚子,这也是很多朋友最爱问到的问题,那就是蜜蜂拉肚子怎么办?可以说造成蜜蜂拉肚子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我们先来看看究竟有哪些蜂病可以造成蜜蜂拉肚子。

一、蜜蜂大肚子病与蜜蜂拉肚子的关系

在养蜂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说蜜蜂大肚子病,其实很多蜜蜂大肚子病往往都与蜜蜂拉肚子息息相关,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蜜蜂大肚子病都带有蜜蜂拉肚子现象,但是引发蜜蜂大肚子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意蜂引发的蜜蜂大肚子病要比中蜂多,患病现象也较中蜂严重,但是一般都是病菌引发或者环境引发,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蜜蜂微孢子虫病

蜜蜂微孢子虫病患病的蜜蜂一般表现为蜜蜂腹部变大,颜色变暗,行动变缓,在蜂箱门口死亡。

第二:蜜蜂慢性麻痹病

感染了蜜蜂慢性麻痹性病毒的蜜蜂往往出现腹部变大,行动变缓而且出现颤抖,最后足伸开,翅膀摊开后瘫痪死亡。

第三:蜜蜂螺原体疾病

蜜蜂螺原体疾病患病工蜂表现为翅膀展开,想要飞行但是又飞不起来,最后三五成群的死在蜂场低洼处。整体来说一般只要发现蜜蜂大肚子病都会出现蜜蜂中肠或者后肠发生变化,引发拉肚子现象,从蜜蜂表现上来看最明显的就是爬蜂现象。

二、造成蜜蜂爬蜂的原因

一般蜜蜂出现爬蜂病的时候大多都是以上三种疾病中的一种或者同时出现,引发的原因往往与长期连绵阴雨造成蜂箱内部潮湿,蜜蜂花粉发生霉变以及喂养过亮稀薄的糖浆,工蜂采集了被污染的水源等引发,所以对于爬蜂病的治疗往往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灭菌、二是改善环境。

三、病菌的特点

对于病菌而言,多数病菌具有对环境的抵抗力强的特点,比如臭水沟中环境恶劣,但是病菌却能够生存,所以病菌往往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而且难以杀灭,一般就算治愈了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又会复发,所以对于我们在开始春繁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场地、蜂箱以及蜂具的消毒,尽可能的控制蜜蜂发病。

四、强群蜜足防发病

对于养蜂来说,一般都提倡养强群,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强群蜂群发展快是一个事实,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强也是一个事实。而保证强群的另外一个条件就是饲料充足,所以在长期阴雨连绵的季节,不但应该对蜂群进行奖励喂养,更应该喂养优质的蜂蜜,而不是简单的用糖浆代替。原因很简单,优质蜂蜜营养高,能够减少蜜蜂体内粪便的积累。

五、寒冷地区晚春繁

有的朋友为了能够夺取春季大蜜源,往往通过在开春前大量奖励饲养的方式来促进蜂王产卵,这种方法在蜂部落看来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当地长期处于低温阶段,也就是冬季比较长的情况下,早春繁是不提倡的。由于气温还没有恒定,容易引发大量蜜蜂空飞,也容易引发爬蜂病。

六、及时促进蜜蜂排泄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蜜蜂是不会在蜂箱内排泄的,所以在长期恶劣天气的时候,如果遇上好天气,可以打开蜂箱,由于外界温度高,可以增加蜂箱内部温度,减少蜜蜂对巢内温度的调控负担,进而促进蜜蜂排泄,避免蜜蜂爬蜂病的发生。

七、培育优质蜂王

不管是哪种原因引发的蜜蜂拉肚子,一只优质的蜂王往往对很多病害拥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我们在实际养殖中可以不断采用抵抗力较强的蜂群来培育蜂王,从而提高蜜蜂患病的可能。

关于蜜蜂拉肚子的治疗,其实上面几种病引发的蜜蜂拉肚子治疗方式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差异性,主要是这些引发蜜蜂拉肚子的疾病往往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蜜蜂拉肚子,所以在蜂部落看来,关于蜜蜂拉肚子的治疗,还是应该找准病因,然后针对性治疗,同时应该注意药物的使用,尽量使用无污染的药物,在春繁的时候在蜜蜂的饲料中加入少量柠檬酸对于预防蜜蜂拉肚子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应该补充蜜蜂营养,提高蜜蜂的抗病能力。


蜂部落


引发蜜蜂患大肚病的原因是蜜蜂不能出巢排泄造成的,而不能出巢的原因有长期低温阴雨所致,也有蜜蜂感染致病菌丧失飞行能力所致。也就是说天气原因或致病菌是造成大肚病的病因。

蜂群大肚病的症状

大肚病主要是以爬蜂症状为表现,蜂巢门口出现了爬蜂,这些蜂腹部鼓胀,有的会发黑,蜜蜂丧失分析能力,行动迟缓,慢慢爬行而死,用指头捏这些鼓胀的蜜蜂腹部,会挤出黄色带黑的排泄物,还有酸臭气味。感觉就是大量积存异常的排泄物造成腹部鼓胀,导致大肚病死亡。

大肚病也是爬蜂病的一种,也叫黑蜂病。因为致病原因有所不同,症状和防治方法也会有不同。

大肚病是不能出巢排泄所致

我们都知道,蜜蜂是不会在蜂巢里排泄的,必须要出巢飞行才能排泄。如果长期有大量的排泄物集存在肠道里,导致肠道膨胀腹部鼓胀,就会引发大肚病。所以只要找到了为什么蜜蜂不能出巢排泄的原因,就能避免大肚病的发生。

幼蜂出房后,在出巢试飞时,完成第1次排泄,如果幼蜂不能正常的完成排泄,不久以后就会引发大肚病。所以在培育越冬蜂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停止,让最后的子脾幼蜂出房后能正常排泄。

成年的蜜蜂必须在飞行时才能进行正常的排泄,也是要定期排泄,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果长期阴雨天气,不能出巢排泄,也会引发疾病的。

蜜蜂不能出潮排泄的原因。

一,低温阴雨所致。

在气温低的冬天,蜜蜂因为低温长期不能出巢排泄容易造成大肚病。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因为想多培育越冬蜂,把秋繁的时间延迟了,会造成最后几张子脾幼蜂出房后遇到低温不能出巢正常排泄。这些没有经过第1次排泄的幼蜂是不能正常度过冬天的,会腹胀而死。

如果是长期雨雪天气,成年的蜜蜂,一个月以上不能正常排泄,也会引发大肚病的。如果是低温,使蜜蜂处于休眠状态饲料消耗少时,可能排泄的时间会少得多,一两个月不排泄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温度并不低,蜂群还没有真正的休眠,饲料消耗量大,雨雪天气阻止出巢排泄,容易引发难大肚病。

如果蜂群在室内越冬,室内温度一定要控制在0摄氏度左右,不能太高了。而且一个月左右,要选择晴好的中午温暖时候,把蜂箱搬出来,刺激蜜蜂排泄。如果搬出来一个小时蜜蜂还不能出巢排泄,就喂一点点糖浆,让蜜蜂兴奋起来,就能出巢排泄了。

二,麻痹病引起的大肚病

蜜蜂麻痹病是爬蜂病的一种,由蜜蜂麻痹病毒引起,能使蜜蜂丧失飞行活动能力,因为不能飞行,就不能出巢排泄,也会引起大肚病。

麻痹病湿冷的春秋季节最容易发生,主要是雨雪湿冷等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蜂巢温度难以控制,病菌滋生,再加上外界蜜粉源断绝,全靠人工饲养,营养往往不能满足蜂体需要,抵抗力逐渐减弱而易患病。如果雨雪长期不能正常排泄,就会引发大肚病了。

在湿冷季节繁蜂,一定要密集繁蜂,要饲喂优质的蜜粉,要帮助蜂群控制好蜂巢温度湿度,要合理繁蜂,不能盲目刺激蜂王多产子,要让抚育出来的幼蜂体质健壮。这样就能预防大肚病的发生,也能预防发生其他疾病。


一,在越冬期间,蜂箱不能长期在阴暗的地方,必须在中午时候让阳光能照射到蜂箱。低温的时候,如果没有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温度低了,蜜蜂是难以出巢飞行的,长期不能出巢排泄就容易发生大肚病。

越冬蜂群不能长期放在阳光下造成蜂群大量空飞,但是也不能完全没有阳光照射,让蜜蜂没办法出巢飞行排泄。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地方,只能把蜂箱放在阴暗。那就要一个月左右,选择晴好的天气把蜂箱搬到阳光照射的地方,促使蜜蜂出巢排泄。在室内越冬蜂群也要一个月左右搬出来排泄一次。只有正常的排泄,越冬蜂才能安全度过。

如果不是在越冬期,发生大肚病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病毒感染致病。原因有的是饲喂了变质的蜜粉,特别是花粉,容易感染病毒病菌,如果没有进行消毒,如果没有进行合格的发酵处理,让蜜蜂食用很容易造成大肚病。还有就是弱小的蜂群难以在湿冷的季节控制好蜂巢温度湿度,造成病毒滋生,引发麻痹病。这两种原因引起来的大肚病都可以用蜂药来治疗的,蜂药店里都有针对性的药物,比如病毒灵片,麻痹康等等蜂药,可以选择购买按照说明书的方法使用。

这里我就介绍一种醋蒜治疗蜜蜂大肚病的方法。

将1千克大蒜捣烂,加入3克米醋,浸泡2~3天后滤出蒜渣,每1千克糖液中加入醋蒜溶液60克,连喂7天。同时强行促使蜜蜂飞翔、排泄。可以在晴天的中午、气温8℃左右时,将5份蜂蜜、5份温开水、1份米酒混合均匀,浇于框梁上,以促使蜜蜂飞翔,排泄肠积粪后其病情即可得到缓解和消除。

大肚病的预防方法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注意蜂巢温度湿度度正常,蜜蜂能正常排泄,正确的饲喂蜜粉,基本上就容易预防的。自己按照以上所说找到防治的方法,不让蜂群得病,才能养好蜂。


追花精灵


引发蜜蜂患大肚子病的原因有,麻痹病,孢子病,枣花病,茶花病,甘露蜜病,农药中毒等,因太多了写不完我就给你们讲讲些。

治疗蜜蜂麻痹病又名瘫痪病,这是一种发生较为普遍的成年蜂病,常流行在春秋两季。尤其是意蜂特容易感染此病。(常见大肚型,腹部膨大,中肠呈浅灰褐色,失去弹性,后肠充满混浊液体,有的还伴有下痢现象,麻痹,发抖,丧失飞翔能力,)大多在框梁上,蜂箱底扳上及地上缓慢爬行,常被健康蜂追咬。


麻痹病的治疗方法也有多种先给你们讲一种,(第一选育抗病蜂种),用磺胺密啶钠半片和小苏打半片,溶于1市斤蜜水中喂病群,连续喂四五天就可。

枣花病,病困是流蜜期,天气干旱,酷热,缺雨,湿度小时水分蒸发快,使花蜜浓缩粘稠,当蜜蜂采回致使胃壁受到损害,造成内分泌机能失调,加上枣花蜜及其花粉中含有一种生物碱,能刺激蜂胃,使蜜蜂消化问题出现状况。

枣花病症,病蜂腹部膨大弓缩,飞翔力哀退,多在蜂场上空盘旋,肢体失去平衡,发抖,有的不安地爬离蜂箱,向前跳跃,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最后六足抽搐,全身缩成钩状,不久死亡。

预防方法用海绵或毛巾,弄湿,盖在沙窗上每天洒水3到4次,每次0,3公斤左右,同时在蜂箱外也要酒水增湿。对与病蜂可用,土霉素,甘草水或苏打水加在稀糖浆中喂饲,每天一次,连喂五六次就可,(关注我更多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