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孩子如何学习中国文字?要从这个地方入手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汉字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人们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沟通思想,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想交流对着手机说句话就行,语音、视频也能存储很久,为什么依然需要学习中国文字?

南怀瑾老师认为,中国文字是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而且时代在转变,将来全世界也会开始学习中文。我们听听他的精彩讲述。

南怀瑾:孩子如何学习中国文字?要从这个地方入手

01

甲骨文上的八卦,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也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遗留信息

什么叫八卦?什么叫八八六十四卦?你不要把它看成死的,它是活的,是个代号。大家说研究了《易经》以后就发觉,我们祖先的文化思想、哲学科学,为什么在上古时期就到达这样高的程度?

我的看法是,上一个冰河时期之前,人类文化已经发展到最高处了。一个学问越高明就越简化,开始发明都很复杂,到了最高峰反而简单而明了,复杂的不算真学问。

古人归纳一切法则画成这个代号八卦,很容易懂。冰河时期,人类整个毁灭了,好在这个“卦者挂也”留了下来,就靠这一点卦,告诉我们宇宙天地的一些讯息。这些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太多了,这是第一点我们需要了解的。

第二点讲到《易经》的八卦,也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人类最初都没有文字,文字是人为制造的。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文字开始,象形就是图画、漫画,八卦也是漫画开始的。所谓“伏羲画八卦”,古人的卦是怎么样画的?是不是我们现在这样画的?八卦是否就是中国先古文字的开始?过去几十年来,有些考古学家不大承认卦是文字的开始。我却认为八卦是中国文字的源头,而《易经》是中国文化根源的根源,哲学里的哲学,经典里的经典,文化中心的中心。但是,你在考古文献上找不出有关八卦的东西。

譬如过去那位董作宾先生,我们的老朋友,他是甲骨文学者。我对他说要灵活来看,在甲骨上看到一条线的,几条线的,几个点的,那个就是卦。古人画卦或横画,或直画,或点一下,反正是代号。三直是乾卦,或者打三点也是乾卦,都是代号。所以我们看到最古老的一本《易经》叫《易纬》,里头画的卦不是横的,而是三条直的。慢慢在甲骨上也找到了这些东西,可见我们中国文字文化来源很早。(《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02

文字重要!你们学国学第一要注意这个!这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

中国古人晓得言语一二十年就变动很大,因此把言语变成文字,我们现在叫它古文,其实不是古文。古人把文字变成个系统,一万年以后读了这个书,跟一万年以前的人交流对话,没有空间、时间的距离,这就是中国文字!

这个伟大的文化宝库,保留了几千年多少中国人的智能、经验、心血啊!而且古人写书是用毕生的心血写的,留给后人作个参考,非常小心谨慎。哪像现在人随便写书,东拉西扯就是一本书,有一点小心得就吹得不得了,当成真理了。

现在人随便批评中国文化,请问你读过几本古书?就算你读过,你读懂了吗?而且那几本书就代表中国文化了吗?笑话!西方文化你也不懂,留学几年就懂了吗?你只看到皮毛的一点点而已,回来就说西方如何如何,也是笑话。

所以说文字重要!你们学国学第一要注意这个!这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钥匙找不回来,不要谈宝贝了!对音韵“小学”不通,国学怎么学啊?如果以我的经验劝你们,像我读书的经验,老实讲,我文武的老师很多,但真影响我的没有几个,真影响我的还是《康熙字典》、《辞海》,就靠自己尽量地研究。你们读书,要拿出这个精神来研究。

(南怀瑾《漫谈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

诸位年轻的朋友,很多从现代简体字的白话文教育入手,看不懂自己古代传统的文化,很难了解是什么意思,所以固有传统文化变成没有用的东西了。等于你把那个宝库的钥匙丢了,进不了门。

只是听人家乱说,认为那个宝库里面都是糟粕垃圾,就把糟粕垃圾和宝贝一起丢了。许多留洋回来的人,认为中国文化不适应时代了,其实中国文化是什么,他根本不了解。(《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东方出版社)

诸位!本来我今天不想讲话,我看到学校的成功,孩子们的境界。刚才有人提出来,教《千字文》,简体、繁体问题,是个笑话!中国文化,几千年文化,都在繁体字啊!这几十年,教育这个错误,教了简体字,口口讲中国文化,谁懂啊?自己都搞不清楚啦!但是,不是简体字不好。简体字是繁体字变出来的。必须要认得繁体字,才了解了简体字。

而且,还有一个名称,“繁体字”是错误的观念,叫“正体字”。“简体字”叫“便书”,方便的写法。我们都是中国人,晓得中国文化,写字有四种:正、草、隶、篆。简体是草书来的,是这样来的。

现在大家讲中国文化,讲国学。什么叫“国学”啊?所以我也公开演讲过,啊!什么叫“国学”,这都是人乱叫的。美国人有美国的国家,他叫英文是他的国学。法国人有法国人的文化,他叫法文是他们法文的国学。我们的国学,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太多的书啦!大家没有看过,都在繁体字里头。不然,繁体字认不得,中国文化断绝了。所以我刚才听了一个很重大的反响,逼不得已,出来给大家讲这一番话,对不起啊!我讲得语重心长,话是重了一点,我的意思啊很着急,怕中国文化从此断绝了!

03

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中国文字?要从这个地方入手

有朋友说,古文很难念,我说古文很好念,繁体字更好念。中国的方块字,有边读边没边读中间;你这样读下去只要半年一年,古文也就懂了。

你们现在研究古文,中国方块字认识了一千多个,就是大学问家了。我常说的,我们小孩子读的《千字文》,只用一千个中国字,把上古到南北朝整个的文化大系,天文、地理、科学、政治,无所不包都讲了。所以过去有些外国人到我那里学中文,先学会这一本书,一年以后就行了,是真的。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东方出版社)

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用古文保留下来,只要学两年的功夫,一个孩子学通了中国文字,就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这个文化一下就懂了。

像我们中国字是方块字,合起来,在《康熙字典》里面,大概接近五万个字。但是一个中国人,如果方块字认得有两千五百个的话,哦哟!这个学问是非常大的喽!大学教授教语文,教国文,还认不到一千五百个字呢。

所以中国文化六岁入“小学”,是先要认识字,十八岁入大学,这是过去的教育。大学不是现在的大学,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要做一个人了,长大了,学怎么样做人、做事,这个文化叫大学。我们过去的教育传统是这样的。

中国文字是这样来的,因此我们现在不读书,不懂得中国文字,古书就读不懂啊。我们当年读书是要这样把中国文字背来,背进去了以后,一辈子用之不尽,学问就是这样读来的。现在,讲儒释道三家的学问,真难了!因为大家没有基础。

(南怀瑾《南怀瑾讲演录》东方出版社)

04

总有一天,全世界人要学中文,现在慢慢开始了,时代在转变

我最近看到外国人写的文章,说西方文化很快就要被东方文化吞掉了,由两个东西开始,一是饮食,中国、印度的馆子遍及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晓得吃中国菜、印度菜;另一个是修定,中国的禅定和印度的瑜珈,吞没了西方文化。这篇文章讲得很实际,这个趋势确实如此。

我几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也讲过,我说三十年前全世界的人如果不懂英文就到处碰壁、吃不开,但是三十年后,要是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中文,换你们吃不开。

大约四十年前我在台湾国民党中央党部讲过,我说美国五十年后就会走下坡了,这在我的书上也有记载。(《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

至于国家的统一是当然的事;而国家的统一在文化。我早三四十年前就告诉青年人,你们不要迷信英文,赶快学中文,将来汉语将会变成世界第二种语言,中文变成世界第二种文字。我讲的这个预言都兑现了。(《南怀瑾讲演录》东方出版社)

你们这一代带领孩子,培养孩子,特别要注意,不要希望孩子一定出去留学,不需要做这个打算。我们过去几十年前,倒退四五十年前,如果不懂外文、不懂英文,没有希望,那个时候我就很反对。我说你看嘛,总有一天,全世界人要学中文,现在开始啊,现在慢慢开始了,外国人现在也要学中文了,时代在转变。(2011年南怀瑾先生在太湖大学堂对家长讲话)

(本文根据南怀瑾先生著述摘录,题目为编者所加。欲究先生真意,欢迎大家阅读南怀瑾及其法定继承人独家授权东方出版社南怀瑾先生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