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鱼帖》入手,浅谈“草圣”怀素的书法造诣

颠张狂素

书法爱好者谈论草书名家时,无论如何都饶不开

“颠张狂素”。“颠张”即是以草书名列“三绝”之一的张旭,另外两绝是李白的诗和裴旻的剑舞。

“狂素”即“草圣”怀素,他与张旭不仅都是草书界的璀璨明星,而且个性都放荡不羁,嗜酒如命。也只有这样的“狂人”,才敢于打破常规,任意挥毫,写出一手精彩绝伦的草书。

从《食鱼帖》入手,浅谈“草圣”怀素的书法造诣

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张旭举止颠狂,而怀素尤甚。晚唐诗僧贯休说道:“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

又有唐人任华评道:“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

怀素,颠王之王!

本文就此班门弄爷,聊一聊怀素颠狂的草书造诣。

怀素简介

从《食鱼帖》入手,浅谈“草圣”怀素的书法造诣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

怀素,字藏真,十岁时小小年纪,不知为何突然看破红尘,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削发为僧。照常理说,他自愿出家,那就是与佛有缘,必然潜心研究佛法,普度众生。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不守戒律清规,照样喝酒吃肉,除了光头袈裟,毫无半点僧人的模样。

《金壶记》曾说他是“一日九醉”。其实怀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原来他是在借助酒精的麻醉,达到超凡忘我的境界,志在“狂草”而已

接下来说说怀素草书时的三个特点。

从《食鱼帖》入手,浅谈“草圣”怀素的书法造诣

怀素练字

第一,运笔如风,速度奇快。有李白《草书歌行》诗为证: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第二,挥毫时异常兴奋,好像嗑药一般。有鲁收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为证: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连拂数行势不绝, 藤悬查蹙生奇节。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毫发。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狂来纸尽势不尽, 投笔抗声连叫呼。

第三,无意识创作。书写完毕,有人拍手叫好,问他这字落笔时怎想的?怀素一脸懵逼,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有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草书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种挡也挡不住的炽情创作,人笔合一,浑然忘我,仿佛有神仙在暗中操控一般,怀素岂能得知?

从《食鱼帖》入手,浅谈怀素的书法造诣

从《食鱼帖》入手,浅谈“草圣”怀素的书法造诣

纵29厘米,横51.5厘米,8行56字

帖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此贴多字模糊,但细细分辨字痕及尚存清晰的文字。还是可以看得出字迹激昂。初始发于毫端,即入纵横驰骋之地,一气呵成直至收尾。

笔下线条龙飞凤舞,说不出的放浪形骸,极富浪漫主义格调,性情与字融为一体,非保守谨慎之人所能驾驭。可见怀素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心手合一,资质极品。

从《食鱼帖》入手,浅谈“草圣”怀素的书法造诣

怀素练字

前四列文字狂态初萌,犹有斯文之气,笔墨圆润温和、细致委婉。线条牵拉短促精练,似乎略有顿笔之处。字体大小适中,笔画

放而不狂,动而有节。

但与前四列的“中规中矩”相比,后四列用笔转入“胆大包天”。字径忽大忽小,随心所欲。字形萧然凌厉,已无含蓄之风,直至末尾,终于不顾一切放飞自我,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狂草表面上狂乱无章,但如果细心鉴赏,你就会发现字的线条简约,纵横穿插,使转灵活,清爽精神,绵长有力,韧性十足,似乎是经炉火淬炼,勃然踊跃而现。如帖中“长安”二字就极富代表性。

结语

文征明曾一针见血地评赞怀素的草书:“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散僧入圣,狂怪有范,这就是怀素封圣的原因。

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那么怀素的草书就是诗中的豪放派、舞蹈中的街舞、绘画中的抽象派,音乐中的摇滚。

言有尽而意无穷,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关于此帖的更多精髓,还需列位看官细细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