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興沖沖趕去抄家,為何都哭了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1398年出生於杭州府錢塘縣太平裡(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祠堂巷)。

于謙少年時期即刻苦讀書,志向高遠。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氣節,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1421年于謙考取辛丑科進士,從此踏上仕途。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興沖沖趕去抄家,為何都哭了


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明宣宗朱瞻基親征,于謙被任命為御史,待高煦出降,宣宗讓于謙數落他的罪行。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慄),自稱罪該萬死。宣宗大悅,當即下令派于謙巡按江西,平反數百起冤獄。

1430年明宣宗越級提升于謙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于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書。一年上書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河南黃河沿岸,經常被洪水衝開缺口,于謙令加厚建築堤壩,每個鄉里都要設亭,亭設亭長,責令其督率修繕堤壩,又命令百姓種樹挖井,結果當地榆柳夾路,行人也不再受渴了,大同孤立在塞外,按撫山西的官員常走不到,于謙請另設御史來治理,又把鎮邊將領私人開墾的田地全部收為官家屯田,以資助邊防開支,于謙的恩威遠為流行,太行山的盜賊為此而不敢露面。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興沖沖趕去抄家,為何都哭了


正統年初,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內閣朝政,都很重視於謙。于謙所奏請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楊”主辦的。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

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1449年,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人兵臨城下,京師只剩下十萬老弱病殘,很多官員都主張遷都,大明王朝眼看就要重蹈靖康之恥的覆轍。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興沖沖趕去抄家,為何都哭了


當此關頭,于謙主動站出來主持大局,和大臣們一起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為皇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隨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明朝廷另立皇帝,瓦剌人以明英宗為要挾獅子大開口的計劃落空,于謙組織全城軍民防禦,又調集周邊軍隊馳援。瓦剌人來攻城,于謙命令神機營將瓦剌騎兵誘入城中,用火器集火打擊,百姓們也紛紛上屋頂以磚瓦擊敵。瓦剌人見明軍嚴陣以待,一時攻不下來,又聽說各地勤王的軍隊就要到了,只好退兵,並答應送歸明英宗。

明英宗被送回來後,明代宗的地位很尷尬,就把明英宗軟禁在南宮。于謙因保衛京師有功,明代宗很是感激,對他十分倚重。但是,于謙位高權重,性格很剛強,得罪了很多人。

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勳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徐珵因為提出遷都南京,受到于謙斥責,後徐珵改名為徐有貞,經常咬牙切齒地恨于謙;石亨本來因為違犯了軍法被削職,是于謙請求明代宗寬恕了他,讓他總理十營兵,但因為害怕于謙不敢放肆,也不喜歡于謙;都督張輒因為徵苗時不守律令,被于謙彈劾,和內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謙。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興沖沖趕去抄家,為何都哭了


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恢復了帝位,宣諭朝臣以後,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誣陷於謙等和黃囗製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立決。史載“天下冤之”!這樣一位兩袖清風的好官,卻死於殘酷的政治鬥爭之中。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興沖沖趕去抄家,為何都哭了


于謙死後,錦衣衛興沖沖地前來抄家,按他們的經驗,像于謙這種朝廷的一品大員,為官三十年,定然是油水豐厚!萬萬沒想到的是,于謙家裡什麼都沒有,除了生活必須品外再無餘財。唯一有價值的,只是一件蟒袍、一柄長劍,這是明代宗為酬于謙之功而特賜的!

於是抄家的錦衣衛收起了一貫的囂張態度,他們明白了,這個被抄家的一品大員,是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他們不得不敬佩的人。面對一貧如洗的尚書府,不少人都落下淚來。

明英宗殺了于謙後,不久就後悔了。邊境有警,明英宗滿面愁容,旁邊人說道:若是于謙活著,定然不會讓敵人如此囂張。不久,徐有貞被石亨中傷,發配充軍;曹吉祥謀反失敗,被凌遲處死;石亨的侄子捲入曹吉祥謀反案,石亨被牽連下獄,不久死於獄中。當時誣陷於謙害他冤死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興沖沖趕去抄家,為何都哭了


明英宗身為皇帝是不能認錯的,就把這項任務交給他的兒子朱見深。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為于謙平反,發誥文說:“當國家多難的時候,保衛社稷使其沒有危險,獨自堅持公道,被權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時已經知道他的冤,而朕實在憐惜他的忠誠。”這誥文在全國各地傳頌。並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賜在墓建祠堂,題為“旌功”,由地方有關部門年節拜祭。萬曆十八年(1590年),改諡為忠肅。杭州、河南、山西都是歷代奉拜祭祀不止。

于謙在明朝受到了歷代皇帝的旌表,芳名流傳後世,正如他詩中所說:“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