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李若山:疫情之下,如何直面企業現金流危機?

今天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怎麼直面企業現金流危機的問題。

我們對許多企業家做了一個調研,問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大家幾乎眾口一詞:我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企業現金流,我們的現金流到底能用多久?

直播筆記 | 復旦李若山:疫情之下,如何直面企業現金流危機?

李若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教授


現金,說穿了就是餘糧。

在電影《甲方乙方》中,災荒之年來了,地主一看家裡糧食不多,就叫狗腿子到張佃戶家把租子收回來。這就像很多企業的應收賬款,疫情來了,就得先收回來。

狗腿子回來說張佃戶交不起租子,地主急了,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要按合同辦事。合同規定,租子交不上來,拿張佃戶家的大丫頭抵債。大丫頭走西口找不到了,合同還有第二條,大丫頭不在,就要二丫頭。但二丫頭被李地主家拿走了,兩頭都拿不回來,就把張佃戶拿過來。


直播筆記 | 復旦李若山:疫情之下,如何直面企業現金流危機?

電影《甲方乙方》劇照


一旦地主家裡餘糧不多了,地主就要想盡辦法按照合同在其他地方找糧食。疫情之下,企業怎麼按合同找糧食?我覺得有三家企業非常典型,用了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種地的全部趕走,自己出去要飯!

代表企業是K歌之王,這是一家小有名氣的企業,有一定的聲譽和市場能力。原本K歌之王通知所有員工1月29號復工,結果復工前一天,K歌之王宣佈企業解散,進行清算。所有員工,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都按照合同辦事。員工先領半個月工資,籤解聘合同再給半個月工資。結果佃戶不幹了,你這個企業還有點名氣,沒宣佈清算只把員工先清算出來。企業說這個合同你不籤,我還有第二個合同。我是有限責任公司,按照法律按照合同30%的員工不同意拿一個月工資走人,按合同辦,按清算程序把企業先清算掉。如果按照企業清算,員工連一個月工資都拿不到。所以大部分員工都選擇拿一個月工資走人。


第二種方法,先養著種地人,還可以再吃三個月,等吃光了再去要飯。


代表企業是西貝,把銀行存款、手頭現金拿出來盤一盤,發現天天發工資三個月就要坐吃山空。我現在還有一點錢,還養得起員工,但是如果疫情三個月還不結束,就關門歇業,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第三種方法,準備賣房子、賣家產,也要堅持把種地人養下來。


代表企業是老鄉雞。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最大,老鄉雞的部分員工聯名寫信,表示希望企業降薪渡過目前的難關,等以後疫情過了再補貼回來。企業錄視頻回應,賬上的現金兩三月發完後,如果疫情還沒有過去,企業可以賣房子、賣地養著員工,可以維持很長時間。

三種方法哪種好,哪種不好,今天我就來講講我自己的一些觀點。

現在疫情期間,大家都比較恐慌,就像灰犀牛理論一樣,一個不知情的危險突然來臨時,會把你的恐懼放大,模糊你的判斷力。前面三種方法讓我想起了趙本山和小瀋陽春節上表演的小品。小瀋陽說人悲催的地方,就是人沒了,錢還在,留了那麼多錢在那裡。趙本山說其實還有更悲催的事情,眼睛一閉,然後一睜,人還在,錢沒有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錢跟人跟企業之間的關係,在疫情之下其實很容易考量出來。我個人感覺這次疫情對我們來講是個災難,但也是一次閱兵,一種考驗。

我個人的觀點跟大家有點不太一樣。當經濟一片向好的時候,資本市場都在漲的時候,我想告訴大家,風險是漲出來的,漲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砸下去。

但我有一句話要告訴大家,機會是跌出來的,如果都是平等,你沒有機會,只有大起大落,對企業來講就是很好的機會。


疫情實際上就是洗牌,去庫存去槓桿。等疫情過了以後,經濟反彈起的時候,對很多企業來講確實有很大的機會。

我今天重點講的是疫情下的現金管理。在此之前,我們先講一講一般情況下,我們怎麼管理現金。

第一階段,送給你的現金。


企業剛剛起步的時候,第一桶金是最難的。剛開始創業時,一定要讓股東投入資金。如果你的商業模式計劃很好,股東就會給你送錢,這是第一步,叫籌資中的現金流。

第二階段,經營中的現金流。


收入不一定代表現金流,成本也不一定代表現金支出。當企業進入經營期開始種糧時,我們希望在一個週期之內,收上來的糧食要大於我們支出的糧食。創業期一過,哪怕你的利潤賬面上再低,只要現金流好,就可以維護下去,所以到了第二階段,種糧的時候不看利潤多少,不管銷售收入多少,只看你真金白銀結餘的現金還有多少。


直播筆記 | 復旦李若山:疫情之下,如何直面企業現金流危機?

關鍵要看經營中的現金流有多少


第三階段,擴張。


企業進入新的週期,擴張的時候錢不夠怎麼辦?不要再去向股東要錢,可以先向銀行借錢。當你有還款能力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我們要向銀行借錢。當我們向銀行借錢以後,發現不僅僅自己本身經營得不錯,上下游產業鏈也狀況良好。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投資,可能是怎麼去換些地去買點設備,參股其他公司的股權,目的是使我們的糧食更穩定,未來糧食更多,所以我們講投資性的現金流擴張了,當然這是在風調雨順的時候。

第四階段,產業週期。


當一個週期走到頂端時,該給股東分紅就分紅,該給銀行還債就還債,把初次性現金流慢慢流出去一部分。

這就是我們正常的幾個現金階段,但現在不一樣,疫情之下,該收的收不回來了,該支出的還得支出,這種情況非常痛苦。

我認為,企業未來的發展,靠兩個“信”:創業團隊的信心、企業的信用。

如果一個企業的創業團隊都沒有信心,即使疫情過去,很多員工也會另謀高就。第一個“信”是給核心員工的信心,如果你先把所有員工全部解聘掉,以後誰還有信心?對一個沒有信用的企業來說,即使風調雨順也活不長,疫情來了你就第一個倒下。

在疫情的突發情況下,怎麼處理我們的現金流,我覺得有幾個原則。


第一,庫存現金盤點。


有些銀行存款不能動,有些保證金髮都不能發,有些抵押也不能動,所以賬上現金的庫存要一一盤點核實。賬上現金到底有多少餘量,不要只看賬面上的東西,要看看真金白銀還有多少。

第二,緊急情況下的變現


在緊急情況下,有些錢我們是可以想辦法在短期內變現的。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理順手上能夠變現的票據、應收款等。要清楚如果現金流庫存沒有了,手上能接上去變現的現金大概有多少。


直播筆記 | 復旦李若山:疫情之下,如何直面企業現金流危機?

瞭解變現能力


第三,極限控制開支。


在當下,很多開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其實絕大部分企業最大的成本是人工。但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基層員工數目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把成本控制做到極限。現在互聯網技術發達,網上辦公、線上交流可以省非常多的成本,也不影響我們正常的經營效益。所以怎麼極限控制成本運行正受到考驗。


第四,按合同辦事。


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該付的錢要付,該收的錢要收。衡量一家正常經營階段的企業,就要看你的應收賬款時間和應付賬款的週轉天數是不是差不多。如果差不多,企業的擴張運行風險就比較小。如果相差比較大,企業就會面臨現金流危險。

我覺得疫情之下大家也不要太慌張,把上面提到的幾點理順以後活下來,以後我們的現金,我們的企業就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