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炒股跳樓,巴菲特卻能持續盈利?

為什麼有人炒股跳樓,巴菲特卻能持續盈利?

開啟你的投資人生

上一篇老鍾(微信公眾號:老鍾說)和大家聊了聊為什麼要投資的話題,我們已經知道了近200多年以來,投資股票的收益高達103萬多倍,所以投資股票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但這和我們大多數人日常聽說的和看到的“炒股跳樓”、“炒股1賺2平7虧”相差甚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今天我們就聊聊怎麼正確認識股票投資以及隨之而來的風險。

為什麼有人炒股跳樓,巴菲特卻能持續盈利?

正確理解投資

股票是什麼?股票本質上是你投資一家上市公司後所擁有的股權,通俗的說只要你買了某家公司的股票,你就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了。大家都知道,股東除對公司的決策有一定的投票決策權外,還可以享受公司發展的紅利,如分紅收益等。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絕大多數人卻不關心這個股票的本質,他們關心的只是股價的上漲,這也是為什麼各種技術圖形炒股大行其道的原因。那我們在股市賺的錢來自何處呢?

第一,來自於其他人虧的錢,也就是俗稱的“割韭菜”,把股市當作一個零和遊戲,每天在股市裡進行追漲殺跌,到頭來發現自己就是韭菜,股市裡大多數人都屬於此種類型,想靠投機快速獲取財富,卻總是損失慘重,我們要避免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第二,來自於央媽發的錢,為了刺激經濟,各國央行都有印鈔票的衝動,M2的持續增長就是央行印鈔的結果,M2的高速增長會帶來資產價格的上漲,但各國國情不一樣,上漲的資產可能會有所不同,有的國家會帶來股市的上漲,有的國家會帶來房產的上漲,也有的國家帶來的是物價的上漲。

第三,來自於公司的盈利和估值的提升,也就是股神巴菲特的賺錢之道。好的公司因為給社會提供了好的產品和服務,持續創造了社會財富和價值,並將自己賺取的這部分財富拿出來與股東分享。股東獲得的收益來自於公司持續創造的價值,所以購買和持有優質公司的股權是穿越牛熊市,獲得長期收益的最好的投資方法,也是更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方法。老鍾說會在後續的文章中與大家一起尋找優質公司,享受投資的樂趣。

為什麼有人炒股跳樓,巴菲特卻能持續盈利?

正確理解風險

只要有投資,就會有風險,那麼什麼是真正的風險?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風險呢?巴菲特就公開表達過他的風險觀,他認為市場的波動不是風險,而是機會,就好比我們在超市裡看到心儀的商品,打折降價是買入的好機會,更不是放棄和賣出的理由。但在股市,這個現實生活中簡單的道理卻被扭曲了,一家公司股價上漲,越來越貴,反而買的人更多,股價下跌,越來越便宜,反而賣的人更多,所以我們要回歸常識,尊重常識,在股票被低估時要大膽的買進和持有。

中國近15年持有什麼資產最賺錢?我想大家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房子,其實近15年,房子也是經歷過幾起幾落,但為什麼大多數普通人能一直持有並享受完整的上漲收益?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受到“市場先生”的干擾。“市場先生”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提出的一個擬人化的概念,“市場先生”是一個非常勤勞的交易員,他會不停的在你耳邊告訴你最新的價格,引誘你進行交易,同時“市場先生”又是一個喜怒無常的交易員,高興的時候報給你的價格非常高,甚至是離譜,悲觀的時候報給你的價格又非常低,簡直是跳樓價,大多數人會被“市場先生”牽著鼻子走,頻繁交易導致虧損。

安全邊際也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提出的觀念,其實我們在平時也會經常用到安全邊際的方法,比如上班,從你家到公司,路上需要1個小時,但你會提前超過1個小時出門,以防路上等車、堵車等情況耽誤時間導致上班遲到,這個提前超過1個小時出門就是預留了安全邊際的時間。投資也是一樣,當你評估完一家公司的價值後,考慮到人的認識總是存在侷限性,評估時可能存在沒有發現的信息和各種黑天鵝,需要在評估的價格上打個折扣買進,即使判斷出現失誤損失也會更小。

巴菲特和他的老師對待風險的觀點雖然表述不一致,但表達的觀點是一樣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市場先生”,在他非常悲觀,股票被低估,有一定的安全邊際的時候大膽買進,此時我們應該聰明的承擔風險,不要在意短期市場波動帶來的短暫風險,更應該用長遠的眼光看到其未來的價值,等待“戴維斯雙擊”帶來的巨大收益,在享受企業盈利增長的同時,耐心等待市場恢復後估值提升帶來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