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蔷薇河,古称沭水,系发源于山东莒县北之沂山的一条古老河流,其下游东南流入江苏境内,中游名蔷薇,下游尾闾称临洪,由临洪口入海。唐垂拱四年(688),蔷薇河被纳入官府漕运航道,并开新沟(石湫河)接入涟河,北通赣榆临洪镇(今黄川临洪村),宋代时曾被作为临洪场重要的运盐干流。为蓄水以通漕运,在海州西北修筑埝坝,后毁于元末兵灾。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蔷薇河(东海张湾段)

自南宋绍熙五年(1194)以来,由于黄河数次侵夺淮河流域,导致沭水故道淤塞。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州人在城西二里筑洪门闸,后被洪水冲毁。永乐三年(1405)至成化年间,州官三次疏浚蔷薇河,到弘治二年(1489)时“河道淤塞,南北阻绝”。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明·王同《浚蔷薇河工完告文》

嘉靖二十四年(1545)。海州知州王同“浚河一千九百八十五丈,漕运复通”。为抵御下游海潮顶托,隆庆六年(1572),知州郑复亨建托山庙闸,与洪门闸南北相对,但收效甚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引陈宣《州志》云:“自成化间,水壅不疏者五十年……自嘉靖中挑浚,明李元《重修蔷薇河记》说:一余年久淤塞,不能接入新坝涟水以达。”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清代蔷薇河示意图

清代以后,蔷薇河改由青伊湖发源,行百里至临洪口入海。康熙年间,海州知州孙明忠、赵之鼎、马云会三次主持疏浚蔷薇河,康熙四十二年(1703),州判孙崇厚在托山庙以南凿石铸铁修建水坝,欲借山洪冲击河淤,但都无果而终。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三十五年间,海州知州李永书与何廷谟曾先后借国库帑银疏浚蔷薇河,后终因上游青伊湖泥沙太多,不久便再次淤塞。直至清末道光年间,居住在蔷薇河两岸的海州居民仍时常遭受水患侵扰,有十年九灾之说。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黄泥蔷薇河(桑墟段)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山川》载清人高晋《奏请修蔷薇河略》云:海州“滨临大海,春夏海潮过大,由涟河贯注,潮带泥沙涌入各河,又值上游清水来源微弱,冲刷无力,水退沙停……上游来水难资宣泄”。这便是蔷薇河屡疏屡淤,疏而复淤的症结所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蔷薇河”条下有云:“先时漕运由此入淮,北场盐课亦从此达安东。后以潮汐往来,旋浚旋塞。”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告海州诸父老及早开濬河道建设水牐以兴水利书》

宣统二年(1910),海州人朱照在《告海州诸父老及早开濬河道建设水牐以兴水利书》曾提到:“青伊湖之北曰蔷薇河,又北曰临洪河,舟楫虽通,行无滞然。蔷薇河流已不畅,至临洪之潮自北而南,上游之水自南而北,两水相抵,泥沙停滞,年复一年,淤淀更甚。”

辛亥革命后,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蔷薇河终因疏于管理而屡发洪灾。民国十一年(1922)十一月,旅京苏人发起苏省防灾会:“江北各县实在意料之中,盖因河道失修。以江北为甚……尤以在下游近海之数区,受害为最酷。涟水、灌云、东海、沭阳,其最着也。涟灌相接壤为沂水入海之经道,所以南北陆塘稍稍汎滥,则两县大部分民田悉成泽国,东海系沭水下游由蔷薇河入海,而此河节节淤垫,已不能通行。”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大浦港

1926年大浦开埠建港,然而仅仅数年后,这座新兴的东方港口小镇便不得不因泥沙淤积而被迫放弃。1931年2月,江苏省水利局在上海《申报》刊登《疏浚蔷沭河工程处招投土方工程通告》中称:“本处办理疏浚工程,自沭阳县后沭河聂家湾起,经青伊湖至东海,到后蔷薇河张湾止,分南北两段招标。南段自聂家湾至张渡计土方总额约在二十二万公方以上(约合七万营造方),划为六段开工;北段自张渡至张湾,计土方总额约在八十万公方以上(约合二二上七万营造方),划为十八分段开工……”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疏浚蔷沭河工程处招投土方工程通告》

1946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水利委员会工程师倪超在连云港考察期间曾提出,蔷薇河“上游位居山中,比降甚大,一入平原,坡度减小,当时泛滥,不仅有害农田,而河底日渐淤高,航运亦大受影响。疏浚之道,可与上游山谷中择地建筑蓄水库,借以调剂洪水位,并可利用灌溉及发电。中下游自郯城至海口约三百公里之河道,加以疏浚整理,固定河槽,保持相当水深,使轮船可以通行,便利航运。再于大浦、新浦间建筑活动闸坝,拦阻潮水,使内河成为淡水,可资利用,如此则水害除而水利兴矣。”事实证明,倪超这一设想是极具开创性。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新中国成立后,经“导沭整沂”,蔷薇河改由新沂市东北部之马陵山、荻邱山、塔山、宋邱山等低山丘陵地带发源,沿途有虞姬、高流、淋头、厚镇等诸多支流汇合,流经沭阳县东北部之五新河、东海县南部之黄泥河,汇东海诸水至废湫河口(东海县张湾乡甜水河村东侧),锦屏山以西北流,至临洪河口入海,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约1358平方公里。


海沭往事 |“沭水”安澜 百年大计

荻邱山

自1952年至1953年间,新沭河、新沂河先后开通行洪后,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洪水走廊”。由于蔷薇河自身防洪能力较差,加之新沭河与蔷薇河共用一处入海通道,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泄洪压力。为此,1955年至1970年间,人民政府对蔷薇河开展了9次较大的整治,着重对河槽疏浚、拓宽和裁弯取直,同时兼顾复堤和建筑物配套工程,并先后在洪门公路桥、玉带河电厂、刘顶、下山虎山洪口、纪庄、沙坝桥等地建设了2处河闸与12处涵闸,其中8处涵闸配电力排灌站。彻底解决了困扰海州千百年的蔷薇水患,天下安澜!


----------------------------------------------

参考文献:

1、华亭朱照.告海州诸父老及早开濬河道建设水牐以兴水利书[N].申报,1910-08-27(3).

2、水利局之治运计划 续[N].申报,1916-12-22(6).

3、静观.旅京苏人发起苏省防灾会[N].申报,1922-11-03(6).

4、江苏省水利局疏浚蔷沭河工程处招投土方工程通告[N].申报,1931-02-02(5).

5、禹景范. 读史方舆纪要 卷22-25[M]. 1901.

6、(明)张峰纂修. 隆庆海州志[M]. 上海古籍书店, 1962.

7、凤凰出版社编. 中国地方志集成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8.04.

8、凤凰出版社编. 中国地方志集成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8.04.

9、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编. 沂沭泗河道志[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6.11.

作者:刘阳(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