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现实中,我太难了

“满眼辛酸泪,一笔糊涂账”这句话是很多包工头的真实写照。

光辉不再

曾几何时,包工头群体风光无限。他们是从农村走入城市的先驱和探路者,也是农民工群体中最先富裕起来的人。他们在建筑工地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了包工头,成为了更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工的引路人。曾经辉煌的一去不复返,这个行业留给他们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包工头:现实中,我太难了

受尽夹板气

工程的层层分包屡见不鲜,各级层层剥利,一旦哪个节点出问题极易造成下游各个节点层层拖欠的“连环债”,时间一长就形成一本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在这个条漫长工程资金流程中,包工头是底层民工与上游连接的纽带,也是矛盾指向点,他们往往成为农民工欠薪矛盾的牺牲者。

面对强势承包商和民工,包工头可谓是受尽了夹板气,他们总是切换在装着孙子去要账再装着孙子向民工解释的两种状态。建设工程的款帐错综复杂,包工头其实很难左右上游建设方和承包商的意志。从包工头自己的内心角度说,他们也不愿意手下的民工的辛苦付之东流,乡里乡亲于心不忍,经济账外还有人情帐。于是,包工头们只能在“满眼辛酸泪,一笔糊涂账”境地不断挣扎。

包工头:现实中,我太难了

老乡变“老赖”

包工头多都是乡镇上出来的,所带的队伍多是乡里乡亲。在这样的群体中,包工头扮演着为老乡们找活儿干的经济人和与上级承包商、建设单位沟通桥梁的角色。包工头掌握着手下农民工的经济命脉,一旦工程款出现问题,他们即刻会被推上风口浪尖。很多包工头没有垫付工资的经济实力,拖欠一旦形成事实,在农民工心中,包工头老乡的身份即刻会变为“老赖”。

包工头:现实中,我太难了

如果你是建企、实际施工人(包工头),遇到了工程方面的法律问题,都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将你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的律师会免费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