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

我們一些專家、教授、學者,不知什麼時候搞出一個教師職稱來。在中小學設個職稱也行,不知為什麼要和工資掛上鉤,卻從沒看到那哪位專家呈述出詳盡的讓人信服的理由,總讓人感到是那麼的霸道。

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

職稱在手,票子就該有?


因為我們實行的教師職稱與工資掛鉤的制度,以幾張榮譽證書來決定職稱進而決定教師的工資命運或經濟地位,脫離了紛繁複雜的工作實際,以職稱片面、靜止、主觀地推定教師的實際勞動,違背了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武斷地用職稱這個抽象的概念來決定工資分配,所以教師職稱制度嚴重缺乏科學合理性。

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

以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因為職稱工資制度缺乏合理性,所以多年來職稱一直在擾亂著教育,使廣大教師不能安心從教。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如果日本的教師都認為沒有教師職稱很好,而我們實行的教師職稱制度卻有很多人認為不好,對教育有很大的殺傷力,為什麼不能改革一下呢?

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

現行的職稱工資制度,讓幾張榮譽證書和幾份材料決定著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你覺得合理嗎?


日本的中小學教師不設職稱,沒有評審職稱的負擔,更不存在職稱與工資掛勾帶來的分配不公的問題,他們的工資是按教齡逐年增加,他們不存在評優評先,不願意把教師分成優劣。可見,在日本,中小學教育所呈現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沒有爭名奪利的沉悶和較勁,沒有三六九等的頭銜,沒有工資分配不公的困擾,教師的人格和經濟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師的尊嚴得到最大的保護。我想,在這樣的寬鬆環境下,所有的日本教師都是舒心的、幸福滿滿的,他們只管專心、靜心的工作就行了。文文靜靜的環境才最符合教育的本色。

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

教師都是文化人,為人師表者,教師儒雅,教育才能儒雅。追名逐利,就會使教師不像教師、教育不像教育。

爭名奪利環境下的教師是不能安心搞好教育的,爭名奪利的教師也是不配從事教育工作的,重功利的教育是畸形的、充滿雜質的教育。職稱與工資掛鉤,使職稱異化為漲薪的工具和干擾教師安心工作的怪物,高級職稱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也因大多數教師對職稱工資制度的不滿而使我們的教育一直處於不平靜之中。筆者真心希望教育決策者能從具有世界一流教育地位的日本吸收一點好的做法,以徹底消除職稱工資制度的弊端,讓我們的教育減減肥,讓教師們心情舒暢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

為了祖國的未來,請讓教師心情舒暢地工作。職稱工資制度嚴重影響教師安心工作,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我是百姓茶館感謝閱讀,歡迎評論和指正,更期待您的點贊、轉發。欲知更多百姓茶館的心語,敬請關注百姓茶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