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北人口流失?

沙漏遗爱


1、苏北地区有那些城市?

苏北地区指的是江苏的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城市

2、苏北各市人口净流入情况

连云港常住人口451.84万,户籍人口532.53万,净流出80.69万

徐州常住人口876.35万,户籍人口1039.42万,净流出163.07万

宿迁常住人口491.46万,户籍人口591.01万,净流出99.55万

淮安常住人口491.4万,户籍人口560.9万,净流出69.5万

盐城常住人口724.44万,户籍人口826.15万,净流出101.71万

3、什么原因导致苏北五市人口净流出?

  • 重要的因素是经济

江苏的经济发展呈现南强北弱,而且差距很大,苏北五市很多人打工都选择去无锡、常州、苏州。苏北五市2018年的GDP总量2.1万亿,而苏州一个市就达到1.86万亿。

  • 苏北高校少并且知名度低

苏北高校很少,企业在考察地点时候,人才资源是核心指标,人才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当地的高校资源情况,这就导致苏北知名企业很少,反过来对人才吸引力就低,这就是个恶心循环。


互金圈


最为一个苏北人,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总的感觉下来,苏北人口流失大多是流向苏南地区,而且一般情况下流出的人大多是学历较高的和经济能力较好的人。

一、因读不同的大学和专业而定居更选择适合生存的城市

邻居家的女孩读的是徐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因为留校的原因留在了徐州,结婚生子。

近亲家的一个男孩读的是大专美术专业,毕业后去了南京,去年过年的时候看到他,好像因为专业关系已经定居在南京。

高中时候的好友因为英文较好,毕业后在南京读英语专业,毕业后在苏州工作,多年后自己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定居苏州。

我家的近亲家的男孩大学读的英语专业,做了几年英语老师后,有机会进入一家外贸公司任外贸经理,娶了当地一家较有名望的人家的女儿,定居无锡。

后村的一个男孩读的是985类的大学,后来考了研究生留在北京,工作后定居北京。

大学和中专毕业后也有的去了深圳,也有的去了成都,但是大部分都去了苏南。

二、因经济条件不错二买房定居在工业较苏北更为发达的苏南

苏南的经济发展较苏北更好。虽然苏北也有工业,但大都是轻工业,数量较少,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我们村有做木材加工厂的,有做糖果厂的,也有造纸厂的,还有车床厂,但是整个镇子几乎没有一个规模大点的企业。这样就业机会少,薪水都比较低,留在本镇的人很少。那些通过在苏南或者上海打工获得不错的收入的,和通过创立小型加工厂或者做生意积累不错的财富的,大都通过买房定居在苏南地区如苏州、昆山、无锡等城市。

三、未来的苏北如何,取决于多种因素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水平低,就业机会少,交通不发达,是导致苏北人口不断流失的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不好,人口在短时期内仍然会很多流向苏南。由于经济因素导致人口素质总体比苏南低,家庭教育素质水平也低。在一些非重点中学,校园凌霸,打架斗殴现象严重,导致大学升学率低,这样未来的苏北人口素质提升的也会很慢。

其实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不一定要在苏南买房定居,也可以考虑在苏北投资实业,其实也是一个机会。实业的发展会带动苏北经济的发展,这样人口流失就会减少。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支持,苏北想赶上苏南其实难度很大。

今年苏南和苏北的高铁通车了,大大缩短了苏南和苏北,上海和苏北的距离,将会一定程度上带动苏北工业的发展,也会减缓人口继续向苏南流动,但愿苏北会越来越好。


财经黑幕


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苏北经济发展速度慢,大企业较少,加上工资较低,物价房价高,留不住人。

对比苏南,苏北区域算是长三角区域经济洼地。宿迁连云港2018年gdp不过2800亿,加上淮安三个加起来也不足苏南苏州、南京的数据高。企业上,我们以宿迁为例,除了洋河纳税最多最多,用工最大的是制造业可成科技,还有呼叫中心服务业以及服装业箭鹿集团。其他企业大多本土小企业,招工量小,而且平均工资不高,大多在4000元左右,经常加班的能拿到5000元以上。房子市区突破10000,均价在8500以上,真是有些大胆啊。


虽然这些年引资不少,有很多招商引资的过来的企业,但是大型科技公司不愿意来,来的都是较为落后的制造业,经过环保过滤后,部分企业计划出逃或者转移到收入更低,环保相对不太严格的中西部区域。剩下的都并不是太出名的企业。稍微严格下,企业就跑了,并不像本土企业那么忠诚。

第二:苏北交通建设大突破,户籍制度放开,南方人才培育计划等因素均加速人才流动。

很多去了苏南感受到那边生活状态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出逃计划。

现在高铁建设速度快,朝发夕至成为很现实的问题。南方也有购房补贴,人才引进政策,加上未来出行更方便,很多人为了下一代能发展更好,选择逃离苏北。
当然也有很多回来的,前几天我表哥二儿子满月,我碰到了他。他说南方竞争太激烈,所以不太好混,回来后能轻轻松松找到工作,尽管工资低一些,但是舒服,同时他也自嘲自己是个失败者,逃兵。年轻时没跟上大流是他最大的失误。我感觉有点尴尬。


楠楠的旅行


提到苏北人口流失的问题,不可避免被讨论的三个城市:徐州、宿迁和盐城。看到盐城,其实自己也挺痛心的。据网络流传的统计数据显示:

徐州户籍人口1041.4万,常住人口871万,人口净流出170.4万。盐城户籍人口830.5万,常住人口723.5万,人口净流出107.0万。宿迁户籍人口591.6万,常住人口487.9万,人口净流出103.7万。现已定居长沙的我算是盐城人流出的107万人中的一员。

其实,我没有回乡的原因和许多人一样,在异地求学然后工作。和家里亲戚朋友通话的时候,“嘎去、组你啊、聪等、么得几呢、特场子、猛个、微死了...”这里的话语还是张嘴就来。家乡的印记一直没有变过。

还记得我的初中、高中同学中,在南京、苏州、扬州等地的大学毕业后选择回盐城的人很多,我的发小在上海、南通等地工作几年后,去年也回盐城啦。也许过几年,我也有回乡创业的打算。在我看来,人有出有进,盐城人口净流失的原因在于“进”的人太少。前段时间,希望未来可以好转呢,比如最近在朋友圈转发的盐城“515”人才引进计划...

作为一个未归的盐城人,真心期望盐城发展越来越好呢。


帅小西De


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北人口流失,我来说两句,苏北在十多年前有的乡镇经济不发达,江苏省政府提出苏南带动苏北齐步发展,带动一部分先富起来。在苏北滨海,沭陽,连云港,阜宁等大多县乡一部人到苏南按排工作,政府牵头谁原意到苏南工作牵线搭桥,所以好大一批人外流到苏南定居工作,或搞第三产业。



人口流失如苏北盐城人,阜宁人在苏錫常居多,滨海,沭阳,泗阳人也不少,像上海射阳人较多,还有昆山,常熟,江阴,镇江,无锡都有苏北人的身影,亲帮亲,邻帮邻,一批一批苏北流失到全国各大城市打工,工作。苏北人不甘落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最美的财富。


人往高处走,水住低处流,苏北的厂少,工资待遇远远赶不上苏南或其它城市,一般工資都在三千五左右,有的还很低。

我是苏北射阳人,前几年在常州地板城武进区工作十多年,看到外面很多苏北人。一个地方大多数都是住—道人,其本情况我非常了解。

目前我回到了苏北家乡。其实近几年苏北变化挺大。说良心话。外面再好,不如家里好,出外为了挣钱,还是家里人热情,我爱家乡,我更爱生我养我的苏北射阳。少小离家老大回,苏北是我的根。图片来于网络。


有缘人153832681


讨论苏北的人口流失,主要讨论徐州、宿迁和盐城。统计数据显示:徐州户籍人口1041.4万,常住人口871万,人口净流出170.4万。盐城户籍人口830.5万,常住人口723.5万,人口净流出107.0万。宿迁户籍人口591.6万,常住人口487.9万,人口净流出103.7万。其实人囗流动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只出不进,少进多出,产生大流失就是个大问题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减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影响经济增长。为什么苏北比中西部省区发达,还会人口流失?不外乎以下原因:

一、经济的吸引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苏北的经济远远赶不上苏南,人口流向苏南,流向全国比苏北好的城市很正常。


二、谋生的需要。本地经济发展中没有合适自己的岗位和职业,只有走出去。前几年外出自谋职业较多,象全国大中城市都有苏北人的身影,包括新疆、云南。

三、上学和出国。许多优秀青年高考后不回来了,每年几万人,出国、在大城市工作,不仅仅是经济原因,可能有更多更好的追求,也有找到了更合适自己事业发展的地方和囯家的原因。


四、其他原因。家庭不幸、婚姻变固、工作合作、单位外派等,其实这些方面拖家带口出去也不少。

说不定苏北发展好了,这批人又回来了,万事皆有可能。


周思梦想


导致苏北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我觉得还是在发展问题上。这个道理不单是适用于苏北,也适合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上的如何地方。现在人口都是能自由移动自由迁徙的。人更动物很像,哪有有适合居住的地方就会往哪儿迁徙,而人呢?哪儿有发展的机会就会往哪儿迁徙。水往低处流,而人往好的地方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苏北指的是江苏北部的地区,包括有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淮安等地区。古时候这个地区是富庶之地,人口密度是苏南地区的2.6倍,相反苏南地区却地广人稀。但是转折点发生在清朝中期,1855年黄海改道,不再流入洪泽湖后横穿苏北,海运取代大运河,而苏北一直以来都是靠盐场和小农经济,原先富庶的对外港口成为了洪灾频发的贫瘠之地。

相反,此时的苏南不仅没有连年的洪灾噩梦,还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中国早期的近代资本主义萌芽以及现代工业从这里起步。苏南与苏北的地位彻底改变。

现在苏南的经济发展模式自成一体,对苏北地区人口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上海,导致大量的人口外迁。到20世纪,苏南一富闻名,一如苏北以穷闻名。商业化、工业化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使是进入21世纪这种格局没有改变。发展上的重南轻北,导致今天还没有一条完整的高铁将苏北5城串起来。很多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觉得苏北穷,但是这样的歧视也不能阻挡苏北人像苏南移动,因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有一天等到苏北发展可以更苏南相媲美的时候,或许苏北人口就不会流失,反而会引来苏南的人过来淘金。


农家闲人


江苏被分为苏南和苏北,虽然同是江苏,但相差真不是一丁半点。苏北五市,人口都是净流出,由以淮安连云港宿迁为重。但有一点,苏北流失的人口大都是跑苏南去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淮安连云港宿迁三市的GDP之和都不如苏州的一半。而造成苏北人口流失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从历史上讲苏南的南京苏州,都为史上名城,南京更为是六朝古都。换句话说,人家在一两千年前,发展就你好,底子比你硬。有更多的地方能吸引你过来。

从教育上看,江苏知名大学几乎都在南京苏州。有好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也才能留下很多的人才。教育能兴国,更可兴地方。看下苏北五市,也就只有一所徐州医科大学一本学府。

从地理位置上看苏南各市靠近魔都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圈,如今已经形成长三角城市群。
上面几个因素,直接让如今的苏南有了

与生俱来的优势。而且随着改革开放,长三角地带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前来投资,提供了众多的岗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苏北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量苏北人来到苏南谋生。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大学生来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又推动了苏南的经济发展,使得苏南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苏北苏南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的扩大。

但由于城市的发展老套路都是先发展后治理。最近几年苏南把化工企业与一些传统的落后的第一产业迁到苏北。虽然也促进了苏北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让苏北走了一些发展的老路子。3月份苏北响水陈家港化工园区爆炸,近百条鲜活的人命,瞬间消逝!惨痛的教训,让政府沉思,该如何发展新时代新经济。

2019年4月5日,江苏省盐城市政府决定:

响水陈家港化工园区彻底关停!


清蒸战爆炒


穷,还是穷乡,没有工业。发达城市人口都是流入的,北上广,深圳,一个小小的东莞800万人口,600万外来的,凭什么,厂多,工业好,,,,,


远离破小孩1


我原籍是宿迁,现在想迁回去,门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