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生死離別:“這輩子,我也許再也見不到她了”


疫情下的生死離別:“這輩子,我也許再也見不到她了”

01

刷疫情新聞,看到兩條微博,說好了不哭,還是沒忍住。

成都一對老夫妻,張爺爺85歲,文奶奶87歲,先後因病住進醫院。

文奶奶病情更嚴重,一直在ICU搶救,張爺爺得知老伴快不行了,要求去病房再見她一面。

醫院得知張爺爺的訴求,在做好一切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預案後,同意讓張爺爺去ICU。

受疫情影響,也出於安全考慮,醫院給兩人的見面時間只有短短几分鐘。

兩位老人艱難牽手,張爺爺一直深情呼喚已經意識不清的老伴,文奶奶則用唯一能動的左手輕輕抓住他的手。

疫情下的生死離別:“這輩子,我也許再也見不到她了”


醫生說,文奶奶平時意識已經不清醒了,全身無力。但在即將分別時,子女將兩位老人的手分開,原本反應不大的文奶奶,卻抓住張爺爺的床把手不放。

去見文奶奶之前,張爺爺對子女說,“這輩子,我也許再也見不到她了,我想見見她。”

見完面沒多久,文奶奶因搶救無效去世,家人出於對張爺爺身體的考慮,暫時將這個悲傷的消息“瞞”下。

但或許根本不需要隱瞞,ICU裡的最後一次牽手,兩個老人不是在告別,而是約定下輩子再見。

02

另一條同樣讓人心痛的微博,是一位90歲高齡的母親,獨自照顧自己64歲的兒子。

在發熱門診,老奶奶四天沒有睡覺,餓了吃的是沒有什麼營養的方便麵。

兒子的病床前,擺滿痰盂、泡麵、杯碗勺、散裝雞蛋,那是她堅持戰鬥的各種必需品。

兒子躺在病床上,上了呼吸器才能呼吸,她就坐在病床前,緊緊握著兒子的手。

疫情下的生死離別:“這輩子,我也許再也見不到她了”


醫生也心酸,向她承諾一旦有病床,就優先考慮讓她兒子轉進去。

總算等來好消息,兒子住進了隔離病房,醫生告訴她可以不用在醫院陪護了,但家人讓她查完CT沒事後才能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同一間隔離病房的患者家屬發現她還沒走。原來她為了做檢查等了一整晚,一夜沒閤眼,查完後馬上又去隔離病房門口守著。

她進不了病房,也看不到兒子,但還是守著。不時呼叫護士傳話給兒子,要兒子堅強。

同病房的患者家屬提出開車送她回家,下車後她硬是要塞100元,拉扯中,口罩都掉了。

醫院傳來好消息,她的肺部CT正常。但也傳來壞消息,她的兒子下了病危通知書。

疫情下的生死離別:“這輩子,我也許再也見不到她了”


03

講述這個故事的人,是微博上一個叫“賣大叔的白菜”的網友,也就是剛剛提到的老奶奶同病房的患者家屬。

微博發出後有網友留言,這個老奶奶是她的姑奶奶。

老奶奶是國民少將之女,經歷過戰火動盪的她,一生要強,兒子感染肺炎住進重症監護室,她要與他共生死。

家裡人沒有陪她一起去醫院,因為大家都怕被感染,而她覺得自己已經90歲了,無所畏懼。

後來,老奶奶擔心自己也被感染了,一直向醫院申請隔離,但沒有床位。

醫生說,從她的肺部CT來看,是沒有問題的。她感覺有些不舒服,有可能還在潛伏期,也有可能只是普通感冒。

最大的可能還是擔心兒子,情緒波動導致。所在社區已經跟進,會妥善安排複查事宜。

就在老奶奶排隊檢查那晚,她向護士借來紙和筆,給兒子留言。

看到她寫的內容,所有人都淚奔了。

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

忘記給現金,託醫生帶上了五百元,可託人買日常用品。

疫情下的生死離別:“這輩子,我也許再也見不到她了”


04

湖北籍作家方方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疫情肆虐,我們看到很多人性的惡,恨得牙癢癢,也看到人世間的真情大愛,然後熱淚盈眶。

在疫情重災區,一個確診病例出現,可能感染的是一家人。父親停止了呼吸,母親還在重症監護室,作為子女是先哭泣,還是先排隊確診?

醫護人員日夜奮戰,與時間賽跑,同病魔周旋,當並肩作戰的同僚也被感染了,他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

各部門機構通力協作,醫院一直在不斷擴建,但是有的人已經等不及了。武漢的櫻花還會開,他們的春天卻再也回不來。

鍾南山院士說“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與其說是在鼓舞,不如說是在悲憫。

開往火神山的救護車,不斷求助的朋友圈微博,需要排隊等待的床位……都是疫情重災區的一道道傷口。

我們每天只能看到不斷增加的數字,卻看不到每一個數字後面的生死離別。

只和我們一樣大的年輕人,沒有未來了;年前才給家人買了新衣服的女兒,沒有媽媽了;曾經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不會團聚了……

工人會復工,學生會復學,你還可以看到太陽,和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那些經歷過死生離別的人,需要多久才能撫平內心的創傷?

這些天總是爆出隱瞞旅行史致人傳染,或者參加聚會被人傳染的新聞,很讓人氣憤。

已經有太多人付出慘痛的代價,真的希望大家能管好自己,不要再出門添亂了。

前方有人在用生命打仗,累到崩潰,後方的你請收起盲目自信和僥倖心理,配合到底。

就算上不了前線,你也要成為阻斷疫情傳染的一座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