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煎餅果吇161094296


与其说这句诗表现的是一种意境,不如说它展露的是一种充满自勉的人生态度。而这也应该是对它的正确理解,倘若要从意境上去理解它,则是风牛马不相及。

刘禹锡的一首《酬乐天咏老见示》,题意是很明显的,这是阐述老年生活或者说老年价值观的诗,所以要理解它并不困难。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最美不过夕阳红

诗的上半部分诗人主要抒发的是人老去以后面临的许多无助景象,他虽然并没有细说是哪些无助,但“老去有谁怜”则道出了人老了以后因为精力和体能等各方面都下降,所以常常会被认为是无用之人。

而人老了以后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孑然一身,“有谁怜”实际上透露的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苦,不过刘禹锡并不认为人老了以后就百无一用,至少他拥有许多处世经验,所以他写“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老年人贵在经验深厚,阅历丰富,所以老年人虽然在精力和体能上都下降了,但生活并没有剥夺他们的智慧,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走过来,经历了许多人世悲欢,漂泊离愁,不说是看穿世事,但也洞见到了许多事情的本质。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最后一句中得到了体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诗人用黄昏时刻的景象来比喻人的晚年,不要认为老了就没用了,它依然散发着自己的光芒呢。

有一首很著名的歌叫《夕阳红》,它的歌词是这样唱的: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
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了以后,赵王打算再次启用他,但是又担心他的身体不行了,所以就派人去考察他的身体,廉颇立马吃了很多饭,许多肉来表示自己的身体很棒。其实刘禹锡的这首《酬乐天咏老见示》所要表达的意图和这个典故是相似的。

晚年的刘禹锡不仅患了眼疾,腿脚也不再灵活,但他觉得自己还没有沦落到一无是处的下场,所以在这首诗中他呐喊感慨的是“廉颇虽老,尚可用之”的主张,表现出他人老心不老,身体衰老但智慧不老的乐观心态。


文化十分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最后两句,这首诗是刘禹锡为了回应老友白居易的一首《咏老赠梦得》而作。

这两首诗可以看成两位老人,也是两位老诗人之间的交流,一个是感叹,另一个是感慨。白居易是感叹,刘禹锡是感慨。

刘禹锡的诗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是读了白居易的诗之后的有感而发,是从自己的角度诠释了一下什么叫“夕阳红”——别说太阳已经是“日薄西山”,它散发出来的光芒作为晚霞还是照满了天际的。

那么刘禹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我们还是先看看白居易的感叹吧!

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是写给“梦得”也就是刘禹锡的,白居易和刘禹锡之间有着几十年的友谊,两个人经常用诗词互相交流感受,晚年的白居易对自己的“老态龙钟”颇有伤感,写了首诗给老哥们刘禹锡,诗中这样写到: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这首诗并不难懂,其实就是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感叹,当然是略显悲观。白居易对刘老哥们儿说(算是诉苦吧):咱俩都老了,你知道老成什么样了吗?每天早早的就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早上起来都懒得梳头,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就在家待着,偶尔住着拐杖到外面走走,干什么都没兴趣,就连新磨好的镜子都懒得照,眼睛花的看不清小字写的书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回忆和想念古人,但少年时候的的事越来越回忆不起来了。最大的乐趣就是闲聊,想着还有时间和老朋友相聚。

白居易的感叹的确是伤感了些,也消极了些,但是,却道出了晚年的无奈。作为老朋友的刘禹锡看到白居易写给他的这首感叹人生老矣,日薄西山的无可奈何的诗句,自然要宽慰一番,所以,刘禹锡的“回信”写的比较平和,用对于人生易老的坦然面对和乐观心态给老朋友白居易“宽宽心”。这首诗的核心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诗是这样写的: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说:是啊,有同感!人生谁能不老啊!老了之后有谁可怜呢?人老了越来越干巴,衣带越来越短,头发快要掉光了连束冠都扎不紧了。怕眼睛太累基本上就不看书了,经常针灸就为了多活几年,这些都能理解,但是咱也不能太悲观了,咱们有优势啊!经历的事情多明白事理,一辈子阅人无数已经让我们看人就像看山川河流一样一目了然。仔细想想不也很有收获吗?往好处想,不就坦然了吗?

这首诗最后两句,其实算是“用典”,因为在白居易刘禹锡之前有人已经做过了“桑榆”之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阁序》当中有“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之句。刘禹锡显然是受到了王勃的启发,用了“桑榆未晚”的典故。

我们从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非常著名的的诗人晚年的交流中,看到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之后对于晚境的不同感受,这种感受,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苗头。

年轻的时候,白居易的诗多数都是比较悲观的,包括《琵琶行》,《长恨歌》。但是刘禹锡得诗就显得要豪放的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个境界到了晚年,必然会变成“魔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步武堂


白居易的好友除了元稹,就是刘禹锡了,两人相伴相亲二十多年,志同道合又同病相怜,这诗便是二人的唱和。

1 出处

《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意思: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没有谁会可怜。身形消瘦,衣带常常收紧,头发稀疏,发冠歪斜一边。因眼神不济,书也不看了,随时随地地艾灸。经历多了,便看透了,人也更清楚了。仔细想想老去也是幸事,一下子便看得开了,不要说太阳已照在桑树梢了,晚霞正好,映红了天。

酬:诗词唱和互答的一种形式。在此之前,白居易已写了一首给刘禹锡,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意思是,我和你都老了,老了咋样啊!眼神不好使了,天没黑就上床了,早起懒得梳发了,出门拄拐杖了,甚至闭门不出了,不照镜子了,不看小字书了,越来越觉故友重要,不记得年轻的事了,只想和老友聊聊,还能聊几次呢!

836年,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管洛阳,时年64岁,等同退出了政治舞台,而同龄的白居易因为生病留任洛阳已三年,在此之前,好友元稹去世,更觉年老孤弱,形单影只。同在洛阳,饮酒作乐,作诗互赠,两首诗便创作于此。二十多年的友谊,让两位老者互诉衷肠,一问一答,相互激励!842年刘禹锡病逝,白居易痛悼“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并亲写墓志,846年,白居易也病逝于洛阳。

2 诗的理解

白居易的诗是在诉苦,写自己年老的种种不如意,同样,刘禹锡也承认真的老了,这是在回应白居易诗中的“自问老何如”。然而,可贵的是,刘禹锡写自己的老态却带着自我调侃的味道,颇有趣味,也颇为苦涩。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身形也瘦了,衣服越来越大了,头发也掉了,连帽子都不自觉地歪倒在一边,书也看不清了,随时艾灸了...这显然是在调侃自己年老可笑的样子,是不得不面对的年老体衰的苦涩,甚至能够读出岁月沧桑,饱尝风雨的凄楚!

接下来笔峰却随之一转,诗出现了亮色。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老了,不光经历太多事,还看透太多事,不光看太多人,还看清太多人。这便是人老的好处,年龄即阅历,阅历即人生。

这句话有出处,陆机《叹逝赋》:“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

诗人似乎在年华老去的无能为力中又很满意自己年老的状态,能够看透世事,能够看清人情。这又是有深意的,不必再为名利而作为,不必担心仕途沉浮,真正可以放下早已看不惯的一切,不必应付官场小人,与真正清流的人交往。这两句里,有诗人暂时的宽慰,时间的馈赠,来得有点迟,却异常的珍贵与不易!这是诗人的多年感悟与收获,也是在开导消极的白居易。

“谙”:熟悉。似乎有能够洞察世事的骄傲感,诗的格调一下昂扬许多,前四句是在与白居易一样的认老服老,这一句则是乐观地笑谈年老也并非一无是处。

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桑榆:指日落时,光只能照在桑榆树梢,日暮或晚年。《太平御览》:“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这也是诗词常见的意象,比如,

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这两句很美,谁说太阳已经照在桑榆的梢头,天色就晚了,晚霞正红,映满了天空。比喻人生已近暮年,但美好的时光仍在继续!这句是全诗的精神所在,是一种暮年达观的人生态度!尤其是经历过风雨,坎坷曲折大半辈子的文人对于暮年的岁月更有深沉的感受!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一句的理解,似乎有所不同,不同于陶渊明的避世隐居的自得其乐,也不同于苏轼的看透人生,无畏无惧的大度淡定,而是一种老之将至的加倍珍惜!

(1) 认老而不服老的乐观与自信!

刘白二人是认老的,甚至有点儿措手不及,无能为力,消极而不得不面对的苦涩与失落,身体不行了,眼神不济了,连阅读都不得不搁置了,白居易的诗完全是一个老者心声的流露,刘禹锡的诗也承认年老体衰的事实,然而这一句却一下子反转,老了沒事,老了也可以夕阳无限好,这是在安慰白居易。

正如,苏轼《浣溪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坦然接受的豁达洒脱。

刘禹锡是比较唯物与上进的,仕途三起三落,因参与永贞革新,前后被贬长达二十来年,被贬南方时,所作的竹枝词反而清新可爱,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正如他自己的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记载:“刘禹锡播迁一生,晚年洛下闲废,与绿野、香山诸老优游诗酒间,而精华不衰,一时以诗豪见推...人生得如是,何憾哉!”

“莫道”,不要说,休提,刘禹锡不服老的,“为露尚满天”,晚霞还满天呢,有什么好沮丧的,是暮年了,也可以像晚霞那般绚烂,这种洒脱与超脱,真的很难得,何况是一位大半辈子宦海沉浮的老人!

(3)从容雍容地享受生活。

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指的是就算老了也要积极作为,矢志报国。

然而,刘禹锡的“为霞尚满天”的积极乐观却不能这么理解,相反的应是,从容地放下,好好地享受生活。

刘白的晚年,比李杜好得太多了,虽也下放过,失意过,坎坷过,但一直在官途,刘禹锡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各地刺史,最后闲居洛阳,白居易历任侍郎,员外郎,中书舍人,各地刺史,晚年还是太子少傅,留任洛阳,官场几十年,阅历丰富,生活优裕,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刘禹锡闲居洛阳时,基本上不问政事了,据说与白居易\t、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极其闲适,《旧唐书》上说,“禹锡晚年与少傅自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白居易为此还写了一首诗描述饮酒作乐的场景,《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刘禹锡也和了一首,《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可见,少年喝酒,老来飞觞,好友常聚,随心任性的生活还是很自在快乐的。

白居易,自从贬谪江州后,思想就已倾向“独善其身”了,晚年笃信佛教,在洛阳置有别墅,甚至养有歌伎,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为霞尚满天”,是夕阳晚景无限,也是人生暮年精彩无限,是与仕途的告别,从容潇洒的好好享受晚年的乐趣,饮酒作乐,吟诗作对,认真优雅而充实的老去。这样一想,还有什么可抱怨与遗憾的!

年轻时的不能随心所欲,年老时就加倍地过好每一天!

所以,这句诗,与其理解为一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如说是人生垂暮,好好地任性潇洒一回。

清代学者何焯评这首诗:“四语中极起伏之势。结句气既不衰,文章必传无疑。”


一绿浮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字面意思说,不要说太阳已近桑榆,即日暮黄昏了,此时仍旧漫天彩霞。比喻为不要说自己年纪大了就不思进取了,老当益壮,何时都不能停止努力。

01

人的际遇本就不同,一时两时的失意,又能耐自己何?有的人早早就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却只能赢得身后名,便是如此又如何?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不要轻言放弃努力。

就像吴承恩,少时意气风发却家道贫瘠,科举屡次失败,44岁才补了贡生,50来岁又被官场所弃,72岁才写成《西游记》。一路跌跌撞撞,坎坷丛生,若是以年纪大了为借口而停笔,世间哪会多了那只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叱咤风云、勇往直前的猴子。

02

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只要有心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

人尽迟暮又如何?年龄只是岁月的馈赠,所代表的只是自己这一生,而自己的这一生在历史的长河里,甚至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

那便不要执着于岁月的枷锁吧,不放弃思考,不放弃开始,不放弃努力,余生处处都有光和热。


本尊非白,喜欢我的回答记得关注我,欢迎一起向上生长。



本尊非白


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有句俗话“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东隅是日出的地方。太阳从东边升出来,好像不见了,其实太阳慢慢向西,在西边就看到了。这个俗语意思是在某处有所失就在某处有所得。

好比一个人创业失败了,不必灰心,你获得了经验、阅历。

所以“桑榆”本身就有了日落、迟暮、逝去的意思。

不必感叹太阳西沉,一天又过去了,人到暮年也快走完了,可你看那晚霞非常的绚烂,人可以发挥余热,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态度很积极,心态很年轻。正所谓“我年轻过,你们却没老过!”

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相反的一句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话就消极了,悲观了,“花无千日好”,好看的东西都不长久,终将逝去,很惋惜,很感叹!

后人将其改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感叹近黄昏!”,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在美好的事物上尽情挥洒,不必“杞人忧天”式的患得患失。

苏东坡有句诗“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水一般往东流,你看门前的流水,即使快要东流进大海,百转千回,也还可以向西挣扎,人老了也不要光感叹着时日无多,只要现在行动,永远不会晚。

唐代刘禹锡有首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天肃杀,天地萧瑟,人感秋而悲凉,但刘禹锡能在一片悲凉之中,刨出一种积极的精气神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刘禹锡不仅自己有这种精神,他还把这种精神感染朋友。

《诗经》有句“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说的就是刘公之辈,自己是积极的,这种精神会感染朋友,会体现在心态、性格上,做事业就不会悲观,国家就会兴旺!

壮哉!刘禹锡同志!


右手累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的大意是:到了晚年,不要说自己岁数大了,没看见要落的太阳还放出满天的霞光。比喻一个人能够老当益壮,积极进取,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出自我国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最后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不要说太阳到了桑榆之间时就已接近傍晚了,你沒见太阳的余晖也可以照红满天。

人们常把这句诗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对比。人将衰老,作者的态度不是常人所想的,悲伤、绝忘、伤感、叹息。而是要用自己晚年剩下的余光,来映红满天。

结合当时的场景,这两句诗的真情表达,是作者内心的真情流露,也是对朋友白居易的安慰和激励。

这句话给我们现代人的启迪也很大,生命是辉煌的,人生是短暂的。它催促我们趁着这大好时光,好好珍惜一下,否则浪费时光你最终要后悔的。


D东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其中“桑榆”指的是桑榆二星,说的是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是傍晚了,但是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中国古代诗歌能够千古流传,其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或悲伤或有趣,令人着迷,却很有价值,这首诗的背后同样有一个故事。

在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那个大唐盛世,刘禹锡和白居易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年龄相同,又是老乡,而且都是诗人,志趣相投,共同在朝廷做官,当官之后,他俩同样有被贬的命运。同样的命运和经历,让两个人更能体会对方的感受,因此互相写诗来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尤其是在刘禹锡去世之后,白居易还写诗纪念他们之间的友情。

白居易有诗魔之称,刘禹锡有诗豪之称。

就在他俩64岁的时候,一日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咏老赠梦得》给刘禹锡,表达自己对衰老的悲观情绪。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白居易的这首诗表达人老之后的处境和心态。据说到了晚年的时候,白居易和刘禹锡童患眼疾和足疾。看书和行动上都多有不便,正是因为如此,同病相怜。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的这首诗有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

刘禹锡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后,为了规劝自己的好朋友,刘禹锡马上也写了一首诗《酬乐天咏老见示》给自己的好友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老的看法。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以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面对衰老刘禹锡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红霞。这两句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又要有“但是夕阳无限好,何须感叹近黄昏”的淡然和笃定,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宽慰鼓励自己的好朋友白居易。相信当时白居易是会受到启发的。

白居易和刘禹锡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彼此的欣赏。造成这样不同的看法,也许和他们个人的不同经历有关。

白居易出身在书香门第,从小就刻苦读书,更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十几岁就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诗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用诗传递现实生活,生活上知足常乐。

有“诗魔”之称。同时,他还是一位勤政的官员。有自己的事业和进取心。这一切都是白居易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清正廉洁,不慕名利的家风的传承。

刘禹锡同样也非常有才华。在诗文上留下很多著名的诗篇,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陋室铭》等,都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有“诗豪”美誉。刘禹锡还是一个性格刚直倔强,为官清廉,虽历尽仕途的风波与辛酸,即使到了晚年仍旧不改年少时的初衷,一心想在仕途上能够有一番作为。这种执着豪迈,洒脱,乐观的精神风貌,也影响着他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刘禹锡的这种不服输,不畏老去,豁达乐观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今人学习。其实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独特的美。坦然面对就好。

历史是一对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怎样一种意境’?

这是花甲之年的刘禹锡的作品【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一句,形容夕阳无限,彩霞绚烂多彩的意境!刘禹锡借助绚丽的晚霞,夕阳的美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积极精神。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了鼓励好友白居易对衰老的消极悲观的情绪而写的,这首诗放到现在讲是一首励志诗,而刘禹锡应该是一位励志积极向上的老人。

唐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不仅流派纷呈而且名家辈出,而刘禹锡是众多名家中灿烂的一颗“明星。”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好朋友,晚年两人都患有眼睛疾病,看书生活都不方便,需要人照顾,好友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写了【咏老赠梦得】给刘禹锡。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为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清淤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这首诗表达除白居易对老年生活的烦闷,对老年疾病的恐惧对生活的消极,白居易的性格比较抑郁型的性格,所以从他诗里能够感觉到他的晚年凄凉心态。

而刘禹锡的诗是为了回赠白居易这首诗的消极心态而写了【酬乐天咏志见示】:人们谁不忧虑老呢?老了有人可怜同情吗?

人也瘦了,腰也越来越细,头发稀了帽子也戴不住了,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会为了生病而去找大夫,为了能延年益寿,我甚至用上了艾灸。

不要说日到桑榆就是晚景了,还没有退却的晚霞还可以照的天际通红灿烂,别有一番风景,人老了也并不是一无所用,要有豁达乐观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活得像年轻人一样积极阳光。

刘禹锡性格直爽,诗才卓越,被称为‘诗豪’,他的诗多反映时事和民生疾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他于白居易,柳宗元的朋友情谊,更是晚唐诗人们传颂的佳话。


喝咖啡的猫猫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出自唐代刘禹锡所写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全文如下 :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翻译为: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此后两句通俗来说意思为 :太阳从刚升起时的辉煌乃至到达傍晚时的没落 ,也是形容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或许50或许60,觉得还是一事无成,认为自己这一生也就这样了,现实当中我们许多人也是如此,其实不然,即便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依然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君不见烟草大王褚时健褚老爷子一生起起伏伏 ,到了80多岁依旧在奋斗,按说70古来稀、绝大多数人都了此年龄段都已颐养天年,可是褚老爷不怨天尤人,从而又成功创造出褚橙这一文晓全国的著名品牌。不正是霞光在傍晚时也可以照耀出辉煌的一片天地的应景么?有人会说有几人能像他那样的,确实全中国只有一个褚时健,但是他的精神,不服输的精神,不是可以使我们学习借鉴么?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这两句是诗人用令人神往的比喻、衬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隐世清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的《酬乐天咏老见示》,"酬",酬答,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乐天",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白居易给刘禹锡写过一首诗《咏老赠梦得》,《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应答之作。

刘禹锡和白居易合称"刘白",两人同岁,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很多的相互赠答之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从刘禹锡的另一首酬答白居易的诗说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刘禹锡于永贞元年(805)九月,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出京。其后多次被贬,初贬朗州司马,后任夔州刺史等职。至宝历二年(826)才回京,一共二十三年。"巴山楚水",概指诗人的贬谪之地。因为朗州属战国时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这两句诗是诗人二十三年贬谪生活的概括。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历来被人称道。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沉舟两侧,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了你(白居易)的诗感慨万千,暂且凭借杯中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一生遭遇坎坷,但却坚韧不拔,不甘沉沦。下面再来看他的那首《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担心、忧虑自己衰老是人之常情。"刘白"二人同患足疾和眼疾,刘禹锡对白居易诗中所提到的人的衰老多病有同感,同时描述了自己衰老的一些状况:"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身体消瘦,头发稀少;腰带紧缩,帽子戴偏。为了延年益寿多做些针灸。因患眼疾也不能多看书了。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刘禹锡这样辩证地看待衰老:"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年龄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明白的事情就多,就像看江河山川那样清清楚楚。仔细想想,衰老也是一件荣幸的事,对待衰老不要过分的忧虑和担心,只要正确对待便能心情舒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意思是:不要说年龄大了,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这两句诗与白居易诗中所表现的消极悲观情绪不同。这是刘禹锡虽屡遭贬谪,却坚韧不拔的性格的体现。这两句诗意境优美,气势豪放。表现刘禹锡老有所为、积极进取的心态。格调高昂,鼓舞人心,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