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太平天國後,清朝為什麼沒有陷入東漢末年的那種亂局?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當時的清朝正在向半封半殖民地社會過渡,國民貧瘠交加,外強瓜分中國,加之太平天國剛剛敗亡,所以當時的中國不具備東漢未年時的條件了,而且社會發展到了資本主階段,所以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代表的是資產階級利益。但是後來出現的軍閥混戰,基本也是當時時代的造成的。與東漢亂局形式相差無幾


上海劉駿律師


太平天國後,清朝也是逐步走向東漢末年那種變局,只是進程來的慢一點,形勢更加複雜一些。

首先, 漢人地方實權派掌控了政權



太平天國後,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鎮壓太平天國漢族官僚成為地方的實權人物。在太平天國之前,清朝政府對漢人有很多防範,中央官職滿漢兩套,看似平等。但實際上,要職主官都是滿人,漢人只負責具體事務。正是通過鎮壓太平天國,清朝政府的的權力從滿人逐步轉到了漢人,從前由滿人佔據的督撫等重要位置,落到了漢人手中。比如,曾國藩是兩江總督,也指揮浙江軍務,這樣他就掌控了江蘇、江西、安徽、浙江四個最富庶的省份。李鴻章是江蘇巡撫,後來又擔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左宗棠是浙江巡撫,後來擔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這樣的變化最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外省大員在政局中的影響日益擴大。


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前,清朝中央政府對地方是有絕對權威的。但是,太平天國之後,遇到疑難問題,中央官員甚至要徵求地方大員的意見,以換取支持。而那些勢力強大的巡撫、總督像張之洞、劉坤一等,更會時時擺脫中央政府各行其是。最明顯就是“東南互保”。在義和團運動中,慈禧太后向十一國開戰,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置朝廷開戰命令於不顧,單獨於列強簽訂了協議,以求自保。到武昌革命時,就更明顯了,各省風聞武昌起義陳宮,紛紛宣佈支持革命,公然對抗清廷。

其次,兵為將有的模式讓地方掌控了軍權



太平天國運動還導致了一個結果,軍隊帶有了明顯的個人色彩。由於八旗兵、綠營兵的積弊甚深、腐朽墮落。清廷不得不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依靠團練組織起的湘軍、淮軍、楚軍。這樣的軍隊帶有極其鮮明的地域色彩和個人色彩,同時,在選用軍官時,大多是同鄉、親朋好友、門生等關係密切之人。這些軍隊重視冷熱兵器、水陸兩軍配合,重視訓練、積極備戰,關鍵是自辦軍需、自籌糧餉,凝聚力、戰鬥力遠超八旗兵、綠營兵。戰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個政治勢力。比如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更是中央政權和湘軍的政治博弈,最後案件的不了了之,也充分說明中央對曾國藩無可奈何。


這一時期,軍隊的特點就是兵為將有,而且又不靠中央供給,與八旗軍、綠營兵不同的是,這樣的軍隊不再屬於國家,中央的影響已微乎其微,已經有點軍閥的性質了。即使近代最著名的北洋水師,也是帶有李鴻章鮮明的個人色彩,水師提督,就是忠誠於他本人的淮軍出身將領丁汝昌。丁汝昌本人原是騎兵出身,並不瞭解海軍。而由一個不懂海軍的將領,出任水師提督,無疑李鴻章首先考慮的是對自己的忠誠。當時,除了北洋水師,還有南洋、福建、廣東三支艦隊,他們都是各行其是,各搞一套,沒有統一的章法,這都是後來軍閥的影子。到了義和團運動時期,董福祥的甘軍積極配合義和團,進攻使館和八國聯軍。戰後,被認定為“首兇”,但是諸多在京的主戰派被處死,董福祥最後僅以革職論處。老將軍也依然壯心不已,想要自行招募軍隊赴山西繼續戰鬥,朝廷把好話說盡,讓讓他安心隱居。到了袁世凱編練新軍,他將原來的北洋六鎮編練成軍,每鎮一萬二千五百餘人,除第一鎮系滿洲貴族鐵良統率的旗兵外,其餘五鎮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將領幾乎都是小站練兵時期的嫡系軍官。這也成為了北洋軍閥前身。

第三,洋務運動讓地方掌握了財權



太平天國的發生加速了中國洋務運動的開展。如果不是太平天國的刺激,這樣的變革來的絕不會這麼迅速。於是那些地方的實權人物們紛紛開始興辦實業,比如,曾國藩籌辦了金陵製造局,主持了派遣留美幼童計劃。左宗棠建立的福州船政局,李鴻章的江南製造總局,張之洞的漢陽鐵廠,等等,在全國各地湧現了大批的洋務企業。這些封建官僚,按照花大錢、辦大事的原則,大手筆花錢,沒有錢,就去截留海關收入。這些地方實權派致力於發展洋務運動,產生一個重要影響,就是讓他們獨立中央之外,在掌握軍權的同時,又掌握了財權。這也是成為軍閥的重要經濟基礎。



總之,在太平天國以後,清王朝中央權威得到大幅削弱,地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勢力得到極大加強。如同東漢末年,在黃巾之亂以後,地方勢力增強一樣。所欠缺的只是一個機緣。終於到了辛亥革命,滿清王朝被推翻,又經歷了袁世凱復闢。中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大變局,在這樣的混亂局面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北洋軍閥混戰。在這方面,歷史總是相似的。


一壺清茗品春秋


呵呵,這個問題真問得好。鎮壓太平天國後,大清的確沒有陷入東漢末年那種亂局,甚至一度貌似中興。

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與晚清太平軍起義,都是帶有宗教色彩的農民軍起義,最終當權者都成功鎮壓了起義軍,但是當時局勢環境過程都不一樣,所以鎮壓太平天國後,清朝並沒有立即出現東漢那樣的亂局,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制度不同。東漢是封建制度的初級時代,統治手腕還不夠,保留著分封制與門閥,各地本就有豪強勢力,原本就有割據的危機,農民起義反而讓地方勢力有了擁兵自重的機會; 而觀清朝,它是封建制度的高階時代,講的是九品中正制與科舉,在太平軍起義前,除了朝廷軍隊外國內無任何其他武裝,無任何割據勢力存在,原本的統治環境對平亂後的穩定起了支撐作用。

2、應變不同。漢靈帝為應對黃巾軍,將剌史改為州牧,全權主理一地軍政財稅,更是壯大了地方勢力。而慈禧在打擊太平軍的時候,除非不得已才會短期將軍政託一人,但很快就積極收權,不利於下方勢力坐大,而且她還盡力扶植髮展出了幾股勢力,使之相互制衡。並且鎮壓太平軍的鄉勇們的軍餉還掌握在朝廷手中,故而他們在戰勝太平軍後也不敢犯上作亂。

3、對手不同。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的主力不到一年就被消滅了,更多時間是圍剿零星殘餘黃巾軍,對地方勢力而言沒多大打擊,反而利用平亂各自都快速發展壯大了; 而太平軍起義卻打了14年,將清廷內部各股勢力都極大削弱了,無論是朝廷中央軍還是地方鄉勇都損失巨大,打累打疲了,也打窮了,財力也不足以支持各路地方軍割據作亂。

4、外部環境不同。東漢時期外患不太嚴重,不足為懼,各方勢力以內鬥為主,誰都想問鼎天下。清朝有西方勢力的存在,若欲割據還要考慮洋人的動作。在外部危機重重且不好預測之下,新產生的湘軍、淮軍誰也不敢冒然作亂。

5、鎮壓力量不同。東漢是皇親國戚地方權貴鎮壓,他們幾代富貴,本就想相互傾軌,擴充自已勢力,不念國恩,如孫堅、曹操、劉備都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為自己撈取了政治資本; 清朝則是在中央軍多次戰敗後,啟用了許多出身低微的文人士子來鎮壓太平軍,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他們原本品級不高甚至是布衣,卻因鎮壓太平軍有功而從此改變了命運,獲得了爵位。他們多少會念及國家恩情。再者他們出身太低,若欲割據,根基恐怕也不夠。

正是由於以上五點不同。東漢未年黃巾軍起義之後,接下來就是嚴重的諸候割據,並且經常發生諸候吞併戰,最後形成三國。而太平軍在給鎮壓之後,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回光反照現象。

但是,太平軍也給晚清後來的亂局埋下了隱患,清朝的嫡系八旗軍算是打廢了。一個沒有強大中央直屬軍的朝廷,各地方勢力與派系(湘、淮)發展崛起也很快。事實上,清朝在鎮壓完太平軍後已陷入了另一場不同於東漢的亂局: 貪腐日重,地方勢力快速成長,而清王朝無力有效管控制衡。





彭長虎


清代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之後,並沒有陷入東漢末年時期的軍閥割據形態,這裡面涉及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人文等等方方面面的。

一、經濟和人文環境的不同

西漢時期雖然“獨尊儒學”,可事實上,由於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制約,東漢末年民間書籍依舊是使用竹簡為主。同時當時的儒學還是以先秦儒學為主體,因此“忠君思想”還處於較為朦朧的狀態,世家豪族和儒學世家壟斷了文化,使得當時的思想多是忠於宗主、家主、家族的概念之中。

東漢末年時期,大莊園式的生產經營模式、以及東漢政治體制因素,使得世家豪族本身不僅僅擁有孤島式的經濟體系,還擁有了大量附屬的人才、人口,甚至是擁有體制允許的私兵的存在。

這些人口、私兵只忠於家主,而不知皇帝。

清代時期,人文已經出現的不一樣的轉變

儒學在宋代時期,出現了一次轉變,“忠君”的封建理學派和實用性的心學派在南宋、元、明時期,不斷碰撞、融合。

當清入關之後,乾隆及之前的清代皇帝,施行了一種類似軍政府的模式控制中土,類似於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運用的封建理學與律法相互結合的模式。

直至清嘉慶皇帝誅殺和珅之後,為了清除“和珅餘黨”,不得不啟用了大量的漢臣,此時的漢臣多是以“實用性的心學派”為主(此時的心學已經轉變為“致世經學”),如林則徐、魏源、蔣攸銛(漢八旗)為主。

這些御史們,很快就在京城組建了非正式的詩社,這要是放在順、康、雍、乾時代時是不可能出現的。很快這些詩社逐漸擴大到了旗人之中,隨後又有更多的漢臣加入其中。最終以曾國藩、張之洞等人及其門徒的興起,成為了鼎峰。

此時的儒學,已經不再是漢唐時期“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理念了。明代朱元璋通過律法與封建禮儀相結合的模式之下,儒學已經轉變為“道學”的載體。通俗而言,漢唐宋(北宋)時期的儒學子弟,還在追求士大夫的共享天下的本體和理念;而明清時期的儒學子弟,則是“忠於”君主理念、同時擔負傳承的載體。

人口的分佈不同

東漢時期的大莊園經營模式,使得大量的人才被“束縛”在莊園、烏堡之內。同時世家豪族也同樣掌握了大量忠誠的人口。

因此在正史《後漢書》、《三國志》中都顯示了,董卓還未禍亂京城之前的漢靈帝及何進時期,東漢中樞及地方政權還擁有一定的控制權,來平息張角兄弟的黃巾軍起義。

可當董卓禍亂京城之後,東漢中樞第一次喪失了權威。地方的官府立刻就與掌握了經濟和人口的豪強相互勾連,形成了反董卓聯盟,之後東漢立刻陷入了地方混戰的狀態。

晚晴時期,土地雖然在不斷集中於豪強、官府之手,可人口並沒有像東漢“農奴”的形態集中在豪強和地方官府之內。

清代雍正時期,施行了“攤丁入畝”的賦稅之後,人口激增,同時清代地方官府又施行的是私人遷徙、形成集市後再通過鄉紳收取賦稅的模式。

在乾隆中後期,人口激增中,大量的原始森林、未開發的區域,湧入了大量的遷徙人口,可“農奴”式的農耕模式,已經在宋朝時期就被消除了。

“攤丁入畝”的賦稅模式,使鄉紳、豪強們不願意掌控更多的人口,因此“佃農”式的農耕模式是清代的特徵【明代還可能有農奴的存在,清代的鄉紳就不願意承受人口的壓力】。

再則,晚晴時期,大航海時代中土依舊是參與其中的,手工業、商業也逐漸與農業,成為了清代的賦稅來源,相對擁有自由度的“佃農”、“手工藝人”、“小商人”形成的集市、城鎮,這些底層階級是不需要過多於忠誠於宗族關係。

總述:

因此在儒學人文的轉變和人口分佈不同之下,清代太平天國起義之時,雖有各種民團組織出現,卻無法形成較大規模的割據力量。畢竟此時的清皇室依舊存在,其權威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損傷。

就如東漢時期,直至董卓禍亂京城,及西涼軍內亂、皇室流離民間時,地方政權才會形成割據局面一樣。

清代的割據局面是歷經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成為太平天國出現的導火索;第二次鴉片戰爭,成就了地方漢臣掌權;中法戰爭,“不敗而敗的局面”使得年輕文人出現質疑皇室;甲午戰爭,輸給熟悉的日本、以及龐大的賠款,使得百姓和文人不再信任官府,尤其是南方諸省;八國聯軍,特別是義和團的前後,導致了清廷喪失了最後北方的民意。

自清入關以來,中土的南方本身就一直存在著反清勢力。清早中期還能壓制,可到了乾隆之後,腐朽的八旗制度和滿高於漢的規則,已經讓漢人、尤其是漢文人中不斷集聚不滿。

太平天國起義摧毀了清廷在南方的控制手段(八旗),清廷不得不允許漢臣成為地方掌權者。此時的漢臣們,還在思考如何維持清廷安穩、維持封建禮儀運行。直至連續的戰敗、賠款、割地之後,原先封建禮儀逐漸崩塌,一種“以下克上”的形態就替代了之前安穩的封建禮儀【如袁世凱、孫文】。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這個問題,總結起來就兩點:一是滿清王朝命好,二是此時封建王朝的發展階段也確實不容許天下再亂了。

太平天國運動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三次被成功鎮壓的大規模內部叛亂,此前不是沒有過先例。除了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以外,還有一個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安史之亂。

但是我們去看著三次叛亂給王朝帶來的影響,卻可謂一個比一個輕:

黃巾之亂以後,漢朝的各地方官迅速成為了軍閥,漢朝也幾乎名存實亡;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才被平定,此後河北諸藩鎮基本就不再受中央節制了,但這樣的狀態卻也維持了一百來年;

太平天國於1863年被鎮壓以後,滿清似乎就和沒啥事一樣,又活了四十八年,中間還出現過一次迴光返照——同光中興。

我們可以發現,這三次叛亂對王朝控制力所造成的影響,可以說一個比一個輕。但是在遭遇大內耗以前,各王朝的實力卻並不等同。

總的來說,東漢已經是窮途末路,就等著張角來踹一腳;唐朝則是由開元年間的極盛跌下深淵;但是清朝,卻並非如此。在遭遇兩次鴉片戰爭、圓明園都被洋人燒掉以後,清朝卻能在兩年以內打贏這場平叛戰爭,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我們不相信奇蹟,因為這背後必然有根本聯繫。

東漢為什麼會分崩離析?因為漢朝中央對地方政府的控制相當薄弱,各郡守和州牧儼然就是當地的土皇帝,甚至他們和僚屬之間也以君臣相稱。而在東漢政府軍已經窮途末路,不得不依靠地方官組織力量進行圍剿的時候,這些官員也就沒有理由不成為軍閥。畢竟,朝廷已經是那個樣子,我幹嘛還為它賣命?

唐朝為什麼還能保證大半國土為朝廷所控制?一方面,是因為對安史之亂的餘孽肅清不徹底(當時的條件也沒法徹底),使得部分餘黨盤踞在河北,自成一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唐朝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中央集權體系,官員任免由吏部而非地方首長(漢朝就做不到),因此才能使得其他地區尤其是為朝廷提供賦稅的江南可以被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此外,儘管派宦官監軍被後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這種方式確實可以保證軍隊沒有異心。尤其是在經歷了涇師之變以後,唐朝的禁衛軍隊就一直被控制在宦官手裡,這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皇帝手裡有一支中看(不一定中用)的力量。

說完這些,我們再來看看清朝。

中央集權發展到了19世紀中葉,已經在中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中國人信奉權力,服從朝廷,已經成為刻進了DNA裡的東西。這些被孔子和朱子(主要是這個貨)給薰陶了幾十年的士大夫們,已經不再像當年的袁本初或是安祿山一樣,有裂土封侯的野心了。

儘管曾國藩和李鴻章也和當年的漢末軍閥一樣,被朝廷授予自行組織軍隊的權力,但是他們卻始終有被朝廷節制的地方。比如,他們的軍餉雖然說是自籌,卻還必須經過戶部的“報銷”(實際上就是審核);又比如,他們的家小也在京城或是被納入進了官僚體系,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範圍。

此外,儘管洋鬼子入侵中國是國之恥辱,但是他們將中國拖入國際貿易體系,卻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清朝延壽不少。比如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在他的領導下,清朝的海關成了它最廉潔的官僚機構,更是最穩定的稅務來源;又比如西方的銀行,在幾次大規模戰爭如左宗棠西征中提供了大量的貸款,這些銀兩保證了清朝統治機器的運行和戰爭的開支。

這麼說來,還真得承認,滿清的運氣真好啊!



青言論史


這個主要和制度不同有關係,也和人的性格有關

東漢末年,州牧權力變大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雖然大部分被平息,但是各地還是不斷地有黃巾起義的殘餘勢力。這讓東漢朝廷很頭疼。這時,幽州刺史劉焉建議漢靈帝,改刺史為州牧,權力下放,讓州牧自行調動一州的力量進行圍剿。這樣就和唐朝的藩鎮割據一樣了,州牧的權力過大,可以調動以州的財力和軍力,而漢室又被董卓和曹操相繼掌控,下面的州牧更是有理由不聽話了,就開始了東漢末年的混戰。

清朝巡撫總督沒有理由反叛

雖然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清朝也下放了權力給地方督撫,但是隻是南方有太平軍的地方,不是全國的權力都下放。而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清朝督撫的權力也被限制了,沒有了之前那麼大的權力。並且那時候皇帝還在,也沒有被諸侯控制,皇帝還說得算,地方督撫沒有理由造反,這和東漢末年的形勢不一樣。地方上還有八旗和綠營的駐軍,雖說他們的戰鬥力早就不行了,但是好歹也是個監視和屏障。清朝巡撫可單獨上奏,總督雖然比巡撫大,但是巡撫也能制衡總督。並且主要官員的任命權還在朝廷,而不在地方,想反也反不起來。

曾國藩的個人原因

其實在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是有實力自立的。就算是不能把全部的江山都打下來,至少南方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中了。南方很多督撫都是曾國藩的學生,都是他推薦的。並且湘軍的戰鬥力遠遠超過八旗。曾國藩若是要反,則國家再度陷入戰亂。曾國藩一直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他只是想建功立業,當一代名臣,確實是他個人的性格原因,這個決策使得國家免受戰亂。

清朝一直有北邊半壁江山

清朝北邊一直是比較穩定的,雖然太平軍也北伐了,但是失敗了。清朝後蒙古支持,並且還有東北老家,大不了再回去。清朝是有退路的,並且北面還有根基,太平軍主要在南方活躍。這是和東漢最不同的地方,東漢時期皇帝已經無法掌控大局了,權力下放得太過嚴重,決策又失誤,使得董卓進京,內部又混亂。而清朝皇帝還是有半壁江山的掌控權的。這也是為什麼曾國藩不反的原因之一,要是清朝像東漢一樣地方割據了,皇帝沒實權了,那曾國藩沒準就反了。

清朝和東漢的形勢不一樣,很多事情都不同,所以造成的結果也不同。並且曾國藩是個忠君的人,他的決定也足以影響歷史走向。


未濟


個人認為,清朝平滅太平天國之後的局勢完全不同,儘管湘軍、淮軍、楚軍有兵近20萬,但是他們的軍餉供應,仍是依託於清朝舊的財政和行政管理體制,是由省份協餉的方式供養的,他們的物資供應,則是由依賴地方官府調撥物資的“糧臺”和依賴於駐地商人支持的“軍市”來完成的。

自始至終,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以幕府為核心的,替代原有行政管理體制的新組織形式。

因此,儘管有兵,卻無從養兵,儘管有地盤,卻是朝廷給的權柄,地方官,仍舊按照清朝的規矩在辦事, 任免提拔也是中央權力覆蓋,他們並不存在自立的本錢,就連藩鎮都沒達到,就遑論割據了。

而從階層認同感來講,曾國藩的門生弟子們可以憑藉書生的身份,統領這些殺紅眼的驕兵悍卒,但世道人心的力量,讓他們不足以形成自我的階層意識,自然也就與前代的前輩們迥然不同。



周老師生髮


兩方面原因。一是時代背景不同,二是統治階級的統治水平不同。

先說第一點。

晚清時代與此前王朝最大的區別,就是當時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洋人進入了中國。

洋人來了,給清朝帶來了什麼呢?

洋人是來侵略中國的,洋人傷害了以慈禧為首的清中央政府的利益。

但是,洋人在侵略中國期間,客觀上也維繫了清中央政府的統治秩序。

比如太平天國擊碎了清朝糧倉,再加上北方的捻軍起義,清朝一共耗銀四億兩,相當於十年的財政收入,才平定叛亂。這事要是擱在明朝以前,早就因為朝廷加稅加到王朝崩潰了,可是清朝卻沒發生這種情況。

為什麼別的朝代不行,偏偏清朝就可以?

因為洋人來了後,清朝有了外債、海關稅及商業稅這三駕馬車為它提供了新稅源。



1861年,太平天國正在進行二次東征,當時清廷戶部的存銀幾乎是零。

然而就是在這一年,清朝靠著英國人(清朝海關總稅務司是英國人赫德),建立起了近代關稅體系,短短三年就獲得了約為490萬兩白銀的關稅收入。這筆收入在七年後的1871年,達到了1100餘萬兩。

1100萬兩是什麼概念?想想當年缺錢缺到要抄家的崇禎皇帝,李自成在北京城下各種明示暗示,只要崇禎給錢,他就退兵,可崇禎愣是湊不出區區20萬兩白銀。

如果清朝也是這幅德行,軍頭們是不是早就蠢蠢欲動了?然而朝廷有錢,所以慈禧就不怕湘軍、淮軍不聽指揮,幾百萬兩銀子砸下去,軍頭們立馬就消停了。

清朝除了靠洋人開拓稅源外,它沒錢了還可以找洋人借錢。比如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朝廷眾人反對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缺錢,但左宗棠還是去了新疆。

左宗棠的錢從何來呢?一部分,是慈禧撥付給他的,另一部分是他找洋人借的。英國公司向英國民眾發行股票,然後投資到了中國收復新疆。左宗棠因此就有了錢。

當然,這筆錢最終也是要還的。但是,如果清朝借不到這筆錢,新疆是不是就沒了?而新疆要是丟了,後果會有多嚴重?

再回頭看看東漢,漢末天下大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朝廷沒錢了,漢靈帝無法鎮壓黃巾起義,只好把權力下放,允許地方豪強自募軍隊鎮壓黃巾起義,待他死後不久,軍閥四起,天下大亂。

如果當時漢靈帝有錢,朝廷不把權力下放給地方,軍閥們還能割據一方嗎?

另外,洋人之於清朝,不僅僅是為清朝提供了白花花的銀子,還為清朝提供了維持統治的政治後盾。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的洋槍隊直接參與戰爭,英法美都宣佈支持清朝,而不支持太平天國。

庚子之後,同盟會舉行了十次起義,可無一不被清朝剿滅。起義失敗的原因無他,就是國外列強支撐了清政府的國內統治。這也是中國古代史不曾有過的情況。

為什麼列強這麼支持清朝?因為清朝統治階級賣國賣的夠徹底。用晚清革命黨人陳天華的話說: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

在當時那個時代,沒有人能比慈禧開出更賣國的籌碼,列強們捨不得看到這麼聽話的奴才政權死掉。

這裡可以想象一下。

東漢時期,如果有幾個強大的外番政權宣佈支持漢獻帝,而不是袁紹或曹操,東漢末年的軍閥還有可能鬧騰起來嗎?

PS:清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洋人不支持清政府了,改而支持袁世凱和北洋系。


再說第二點。

漢末的時候,軍隊是軍閥的私產,董卓的西涼軍無論是財政、後勤還是將領選拔,都是他自己說了算。換句話說,西涼軍就是董卓自己的私軍,這也是為什麼董卓死了西涼軍就會內部火併。因為他們都聽董卓的,沒了董卓就變成了人人爭老大。

而晚清的時候,所有軍頭的軍隊,無論是經費開銷,還是後勤保障,還是人員安排,都是捏在中央手裡的。曾國藩死了沒關係,湘軍仍然聽指揮。因而,晚清的軍頭至使至終都只是軍頭,沒有能夠變成軍閥。

當然,晚清的軍頭們也很厲害,具備了造反的資本。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那就是軍頭們如果想跳出來造反,脅迫清政府,底下的士兵和將領是大概率不會服從命令的。因為軍隊上下沒有一心,底層沒義務陪軍頭一起玩掉腦袋的事。

好,那為什麼東漢末年就局勢失控了,晚清政府卻沒有失控呢?

是不是,晚清政府還沒有病入膏肓呢?

當然不是了。比如看看1860~1861年。

當時,太平天國在江南割據,湘軍和淮軍也在江南割據。英法聯軍殺至北京外圍,一把火燒了圓明園。而咸豐皇帝卻帶著老婆、孩子跑到了承德。這種場景放在別的王朝,怕是早就四分五裂了。

另外咸豐皇帝死後,顧命八大臣和兩宮太后內耗,為了奪權,兩宮太后還聯合恭親王幹掉了八大臣。這種明火執仗的內戰,就是典型的亡國氣象,絲毫不弱於漢末的局勢。

所以說,要說咸豐死後的晚清政府沒有病入膏肓,那是在扯蛋。

既然如此,清朝為什麼沒亂呢?說到底,還是慈禧太后有本事。


辛酉政變,慈禧快刀斬亂麻,乾淨利落的解決了八大臣,把內耗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不僅洋人沒反應過來,就連國內的軍頭們也沒有反應過來。就算南方的軍頭們想趁機清君側,來不及。而慈禧獲得權力後,很快又把權力再稀釋出去,大家都撈了好處,自然就沒人鬧了。這一系列的操作,簡直可以與玄武門之變相提並論。

除了辛酉政變外,之後的甲申易樞,叫停戊戌變法,慈禧都是快斬處理。待處理後,慈禧迅速收拾人心,該封的封,該賞的賞,事件迅速平息。慈禧的這種操作,即使是站在慈禧對立面的人也不得不佩服。

再回頭看東漢末年,你會發現東漢末年的政治家,沒有一個人有慈禧這種手腕。

董卓亂政之前,何進在幹嘛?掌握軍隊的皇甫嵩在幹嘛?頗有影響力的盧植、朱儁等人在幹嘛?王允後來倒是很果斷,但他卻不能像慈禧一樣收拾人心。

東漢末年,看似是王朝病入膏肓,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認,漢末迅速大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政者處理不當造成的。



另外,慈禧除了穩定中央外,她還採取外重內輕的策略,壓制了地方實力派。

一個王朝末期,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朝廷無力維繫統治,只得下放權力,把地方交給軍閥代管,繼而導致軍閥割據。比如漢、唐就是如此。而晚清相比於漢唐,在這方面的成功簡直像堪稱是奇蹟。

平太平天國時,咸豐皇帝啟用了湘籍將領自行募兵,待太平天國滅亡之後,慈禧立刻裁撤湘軍,啟用淮軍平捻。西北戰事時,用的又是湘淮兩軍之外的楚軍統帥左宗棠。

從太平天國時期起,到戊戌變法止,整整三十多年,差不多兩代人,地方實力派一直沒有形成事實割據。

當然,慈禧能控制住地方,這固然有當時時代進步了,有電報等新興技術的貢獻,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度。但是人不行,有電報也是白搭。就好比說載灃攝政時期,技術更進步了,但人不行,清政府最終也只能以滅亡而收場。


Mer86


慈禧用人馭人平衡權力是一流高手。

第一慈禧對八旗兵雖然有些失望,但從沒有放棄對它的控制,以振攝漢人為主的軍隊。

第二用漢人曾國藩辦團練鄉勇時,也支持張之洞經營湖北,尤其提撥左宗棠,如果以左公的性格和做事風格,在明朝或其它朝代夠殺一百次,但慈禧用之,以制衡曾公!

第三在曾公取得輝煌成績時,慈禧又採取挖牆腳大力提撥曾公屬下李鴻章,同時讓曾公之弟國荃放棄軍權,這時曾公,左公,李公幾乎三足鼎立,左李對慈禧感恩戴德,曾公畏懼慈禧,還有一個後補張公 !

如此他那裡敢反,敢亂政!

清朝末年慈禧牢牢著把控著清朝的政權。無論此時是否是君王都贏得了劉坤一、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重臣的擁戴。雖然在八國聯軍侵華時發生過東南互保的嘗試,但是戰爭結束後很快就被慈禧分化瓦解。所以直到辛亥革命以前,清朝並沒有陷入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亂局。

清朝時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黑暗腐敗的王朝末年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無論是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規律還是制度替代的需要,大清王朝都應該被摧古拉朽的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但是清朝末年在慈禧的掌控下居然進行了長達47年牢固統治,李鴻章、曾國藩等最有希望改朝換代的漢族重臣都向慈禧效忠。這種穩固避免了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的慘烈,到慈禧、光緒同時去世後的第四年,主少國疑的清朝再也無法抵禦革命浪潮和袁世凱的訛詐宣佈退位離開了歷史舞臺。

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禁錮和慈禧高超的分化,並沒出現曹操之類的野心家。

清朝時一個儒家治國的封建王朝,所以才被文人當做正統王朝效忠。在鎮壓太平天國過程中崛起的湘淮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劉坤一基本都是科舉出生,深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束縛。巔峰時期曾國藩的手下幾十萬自己組建的湘軍驕兵悍將打垮了太平天國,應該是初步具備了權臣的條件。但是後勤被朝廷控制,且軍隊調動和和官員晉升都需要朝廷審批。並且在太平天國平定後迅速裁撤湘軍,通過扶植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制約湘軍。

幾大重臣相互制約即便是手中掌控重兵但是沒有賦稅等收入來源怎麼割據?除非學習張獻忠、李自成那樣的流寇,但是這些重臣本來就沒有強烈的割據念頭所以制衡之下並沒有出現曹操之類的野心家。

慈禧牢牢把持著清朝的權力,即便是出現東南互保這種分裂趨勢也被慈禧迅速瓦解分化。

這些在鎮壓太平天國過程中初露鋒芒的忠誠,在戰後迅速成為地方上的洋務派。這些地方大員身居高位,掌控的都是富庶的地區。加上洋務運動帶來的海量財富迅速成為地方政權的實力派,甚至成為清朝政府的財稅的重要來源。在對外戰爭屢屢失敗後,清政府也意識到不能阻止洋務運動。因為這不但能增加朝廷的賦稅,而且確實可以增強清朝的國防能力。

在義和團運動時慈禧出於抵制列強的目的開始支持義和團,但是英國為了防止其勢力範圍長江流域各省被波及,便策動各省不服從清朝命令抵制義和團。當慈禧向十一國宣戰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組成東南互保聯盟。他們通電聲明這不是清政府真實意圖,是在義和團脅迫下做出的決定。所以拒絕執行向列強宣戰的決定,這顯然體現了清政府對地方督撫控制力的嚴重下降。

這種分裂苗頭的出現大大震驚了慈禧,於是迅速出手分化瓦解逐步收回朝廷大權。慈禧在兵權、財權、管理任免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通過成立練兵處剝奪地方督撫練兵特權,統一收歸清政府;李鴻章、劉坤一去世後張之洞上調軍機處,地方督撫勢力大減;而作為軍火生產基地的江南製造總局在李鴻章去世後,也重新被朝廷控制在手裡。這樣財權、兵權、人事、軍火生產均被清政府控制,東南互保徹底瓦解。

東南互保是清末最接近東漢末年的一次,但是被迅速平定。洋務運動的開啟雖然大大增強了東南督撫的力量,但是客觀上也為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增強了續命能力。尤其是被清政府收歸國有後,這些基礎為維持清政府最後十多年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列強需要一個腐敗、懦弱的政府,不希望強大的新政權更新換代。

對於西方列強來說最希望出現一個穩定、腐敗、聽話的政府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之所以扶植東南督撫也是為了防止自己利益受損,《辛丑條約》的簽訂從國家層面上滿足了他們最大的利益,所以不可能支持一個新的強大國家替代腐朽的清政府。所以從這個方面說,清末也不具備群雄並起的條件。

北洋時期列強扶植軍閥混戰是因為北洋政府已經沒有作為統一政權的號召力,所以列強才會扶植地方軍閥進行混戰。奉系、皖系、直系等等軍閥背後都有列強的支持,但是大清亡國已經多年不是清末了。

清朝末期確實處於一個與眾不同的歷史週期,慈禧的存在客觀上穩定了清末的政局。重臣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加上列強崛起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客觀上讓清末避免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局面的出現。

綜上,曾國藩忠於朝延,沒有擁兵自立,所以其他人也沒反。各個西方國家對清朝的支持,西方各國打開中國大門是為了把中國變成原料國和市場,混亂的中國不符合他們的利益。3、清廷氣數末盡,還是有那麼一點苟延殘喘的實力。



當代曹植


中國自隋唐到元明末期便有一個規律,只要是將京杭大運河給切斷了,那麼中原的王朝必定統治不成了。這個情況在元朝時非常的明顯,當時朱元璋已經將中國當時最富饒的東南地區給佔領了,切斷了京杭大運河,使元朝統治者的稅收徵不上來,以及南方的物資運上不去,導致財政的崩潰,最終使得元朝滅亡了。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清末的時候,這個情況跟元朝末期如出一轍,太平天國運動將當時中國經濟發達的東南地區給破壞了,導致了清政府的稅收也收不上來,南方的統治差不多是無政府狀態,但是就是這種原因,清政府依然還活了40多年,這是不是很奇怪?那為什麼清政府經過太平天國的戰亂之後,沒有像其他朝代那樣就滅亡了?



我想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清政府放權給漢族能臣,正是這些人當起了清朝的紙糊匠,將清朝的命運又往後面拖了40年。第二個原因,當時外國殖民者的選擇,外國殖民者選擇幫助清朝來攻打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第三個原因便是關於糧食方面的,明朝後期,從南美洲傳來了一些比較耐旱的植物,比如馬鈴薯,玉米,這些耐旱的植物在北方地區廣泛種植,保證了北方的糧食充裕,尤其是在東北地區也有這樣的植物,在東北也能種活,從而大大的緩解了對南方的資源糧食的依賴,我便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下。

第一個原因,清政府的放權,促進了一大批的很有能力的臣子湧現出來,為清王朝做最後的紙糊匠。

清王朝經過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戰亂,將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最發達的經濟地區給破壞了,使得當時清政府對太平天國運動束手無策,再加上外國殖民侵略者的入侵,清政府已經是沒有能力去鎮壓太平天國,所以他就將權力分給一些漢族有能力的臣子,比如曾國藩和以後的李鴻章。



  • 曾國藩可以稱得上是將清王朝從危王中給拉回來的那個人,當時的南方的情況是非常的緊急,眼瞅著太平天國快要打到了直隸山東地區,這時候清政府傻眼了,當時的慈禧太后看到這種形式也是手無所措,她聽從一些大臣的建議,提拔一些特別有能力的漢臣,正是有了這個契機,曾國藩就登上了歷史舞臺。
  • 那曾國藩都做了哪些?曾國藩一開始跟太平天國進行交戰的時候,可謂是節節大敗,他打不過太平天國,曾國藩這個人性情又剛直,他曾經羞憤的想要跳江自殺,好在被手底下的將領給攔住了,曾國藩痛定思痛,分析太平天國軍隊的運動的情況,最後找到了一個非常算是愚笨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確實非常的有效,他和太平天國進行戰鬥的一個重要方法,便是廣積糧,高築牆,挖壕溝,和太平天國進行死磕,太平天國打著領地,丟著領地。曾國藩在後面追著,圍堵著。最終攻破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就這樣消亡了。




  • 另一個人便是李鴻章,雖然有很多人將李鴻章罵為賣國賊,但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內優外患。正如李鴻章所說,我是大清的糊紙匠,當時的大清帝國已經爛透了,已經腐朽到骨子裡面了。李鴻章的任務便是,盡力的不讓這艘巨大的破輪船沉沒罷了。每一次中國和列強打敗實戰失敗之後,都是他去處理這些事情。比如中國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中國甲午戰爭失敗。當時的李鴻章去談判的時候,已經80多歲了,一個老人去乞求當時的日本伊藤博文,說是要要少一點賠款,少割一點領土。他是一種以乞求別人的態度,日本也沒有答應,還是因為其中的一個小插曲。日本有一個愣青,向李鴻章開了一槍,這一槍正好打到了李鴻章的臉上,最終李鴻章就憑藉臉上這一個槍子,從而爭取到減少了幾千萬的白銀賠款。那個時代的人是不容易的,正是因為這些人,才儘可能的使清王朝往下走,不至於使他滅亡。

第二個原因,外國勢力的幫助

大家在高中歷史課中肯定會記得那個故事,英國洋槍隊和太平天國進行交戰,太平天國打死洋槍隊首領的故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當時為什麼英國的洋槍隊要幫助清王朝去對抗太平天國呢?

其實這裡面是有英國人的利益關係的,如果沒有利益的考量,那英國為什麼要幫助清政府呢?




  • 我再給大家說一個小故事,在太平天國進行運動的時候,當時的北美洲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美國的南北戰爭,大家是不是覺得美國的南北戰爭應該是屬於很現代的?但是美國的南北戰爭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是同一時代的事情。
  • 當時美國南北戰爭分了兩派,北方的聯邦自由派,和南方各州的農隸派,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進行戰爭,當時的英國是支持的是南方農隸派。最終美國南北戰爭以北方各州自由派勝利而告終,英國在南北戰爭期間損失了很大的利益,和美國的關係鬧到了最僵。
  • 咱們再把話題返回到中國,當時的中國跟美國的情況很像,也是南方的反叛勢力進行對抗官方政府。所以英國人在美國南北戰爭的經歷,使得英國人更加考量了一下,英國人當時認為清政府還是具有完整的行政體系,對於全國的控制,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如果英國人支持太平天國運動的話,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混亂,所以在這一次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中,英國等殖民者列強是站在了清政府的一邊,幫助清政府來打擊太平天國運動。



第三個原因,明朝後期南美洲的一些抗旱植物傳入中國,如馬鈴薯,玉米在北方廣泛種植,尤其是東北地區,也能種植這些作物,這就使得清王朝具有強大的物資供應。

當時中原地區普遍有一個規律,如果京杭大運河被切斷了,東南經濟發達地區被破壞,政府一旦和東南地區失去聯繫,最終導致的一個結果是稅收收不上來,國家沒有錢,最終導致國家的滅亡,元朝就是這樣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 當時中國北方已經廣泛的種植像馬鈴薯和玉米等抗旱植物,這些農作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既抗旱又高產,它能養活大量的人口,並且這些植物它竟然可以在東北地區也可以進行生長。所以在太平天國將東南沿海經濟破壞,將京杭大運河切斷的情況下,清政府還是有能力去進行平叛,清政府還是有能力進行組織對抗,這是因為當時的河南,山東直隸等地糧食高產,再加上東北地區也有很多糧食。



  • 雖然東南地區經濟被破壞了,導致了很多的百姓流離失所,在清朝以前,只要百姓流離失所,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就會發生動亂,但是在清朝後期,這種現象並沒有出現,這是因為清政府從東北地區和直隸山東,河南地區,調集了大量的糧食進行去賑災,並且利用這些物資,去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總結

大清帝國後期,經過太平天國的戰亂之後,他並沒有像東漢末年那樣一下子瓦解,或者像其他的中原國家一樣滅亡,這是因為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大批能臣武將,並且加上外國勢力的幫助,去平叛太平天國運動。最後一個原因便是,當時的中國北方擁有了大規模抗旱植物的種植,使得清政府有糧食去進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