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女娲那么厉害,为什么不直接灭了商朝,而是派妲己去害死那么多人?

美结衣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不仅是人间的福德正神,受世人祭拜与供奉,同样还是万妖之首,统领整个妖族。关于女娲娘娘为何不直接灭了商朝这个问题其实在原著中早已经提到过。女娲想要灭亡商朝的直接原因无非就是纣王写了一首亵渎她的淫诗,后来被其看到大怒,连想都不想的直接前往朝歌想要直接结果了纣王。

当她来到朝歌就要到达皇宫找到纣王的时候,却被地下两道红光所阻拦,定眼一看原来是纣王的两个皇子殷郊和殷洪所发出的护体神光,女娲纳闷,掐指一算原来才知道纣王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加身,此时此刻是动不得的,只能顺应天道,就连身为圣人的女娲也不能顺便改变天道规则,也是无可奈何。

女娲哪里有那么容易这么简单的放过纣王?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用招妖幡招来万妖,选定了轩辕坟三妖也就是九尾狐狸精,九头鸡雉精,玉石琵琶精。派其到纣王宫中用美色迷惑纣王,让纣王失德失去江山,但同时也嘱咐道三妖不得伤害无辜。

三妖中只有九尾狐狸精具有极高的智慧,率先想到附身到苏护之女苏妲己身上,然后跟随苏护顺利进宫,接近了纣王。但妖精毕竟是妖精,残害生灵本就是他们的本性,在享受人间荣华的同时,以残害人类为乐,先是害死姜皇后,后有忠臣,宫女,孕妇等等,这些还不算,每当深夜趁着纣王熟睡之际还要偷偷灵魂出窍到处杀人,以保证她能正常保持人形,简直就是要一个女魔头,最终也因为她杀害的生灵太多,违背了女娲娘娘的意思,将她抓住交个姜子牙斩首。

所以女娲派苏妲的本意只是要她迷惑纣王,坏其江山,并不是要她到处害人。再者,要不是被殷郊殷洪的两道红光所阻,早就结果了他了。

不过你想啊,先不问女娲为什么不杀纣王,就是作者许仲琳也不同意呀,要是一上来纣王以及商朝就被女娲娘娘灭了的话,那怎么引出封神之战啊,要引出封神之战那就必须有一个战场,而这个战场就是殷商与西周的碰撞与争夺。


老王讲事情


《封神榜》中,纣王前去祭拜女娲娘娘,结果看见女娲像漂亮,写词亵渎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怒不可遏,找了轩辕三妖去蛊惑纣王,让他灭国。或者有人会问,女娲娘娘那么厉害,为什么不直接灭了商朝,而是派妲己去害死那么多人?

女娲娘娘为什么不直接灭了商朝?

《封神榜》中写到,女娲娘娘一怒之下前往朝歌,原本想直接灭了纣王,结果被一股气挡住了去路,掐指一算才知纣王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

难道以女娲娘娘的实力,就真的被这股气挡住了?答案是否定的。女娲既能补天,又能造人,是三界中顶级的大神,要冲破那股气轻而易举。只是女娲被那气一晃,突然清醒过来,如果自己仅凭一首诗词就杀死人间的君主,不仅名不正言不顺,还可能引起百姓的反感,毕竟那时的纣王正值意气风发。要是百姓对她反感,那她以后的香火就成问题了。

于是女娲暂时回宫,但又心有不甘,当即祭出“招妖幡”,唤来千年狐狸精、九头雏鸡精和玉石琵琶精,让她们前往朝歌蛊惑纣王。


妲己害死那么多人是女娲娘娘的意思吗?

当初,女娲娘娘让轩辕三妖去蛊惑纣王时曾交代:“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也就是说,女娲娘娘是不许三妖擅自害人的。可是狐狸精附身于妲己后,就和其它二妖陷害忠良,做出剖孕妇看婴儿、断骨观髓这等惨绝人寰的恶行。所以尽管纣王被灭,三妖算是完成了任务,但女娲娘娘还是不能饶过它们。


烟斗的传说


封神榜中女娲那么厉害,为什么不直接灭了商朝,而是派妲己去害死那么多人,这事女娲娘娘不知道!因为造人补天的始母祖,会去计较一个不长眼的后人题的什么鬼诗?这跟孙悟空从补天石蹦出来,另一块补石头则写着贾宝玉的故事一个道理,谁认真谁输!

古人写书都有用义,针砭时弊,但不能明说,只好用神话来起头,给当权者看明白了,我可是传说故事,弄几个稿费喝喝小酒,别拿大帽子盖我,头小受不住重,乃是有话好好说的明哲保身!

《封神榜》呢,凡人打架,神仙来帮手,看谁的后台硬!打到最后,纣王丢了国家成了神,狐狸精姐己身首异处,这奉女娲之命乱朝纲的神女居然让姜子牙下了狠手,这可是让周朝取代商朝女娲钦点的使者!姜子牙斩得毫不留情,畅快之极,仿佛跟妲己有不共戴天之仇,这是喝了三斤老陈醋心头酸得慌?

说穿了,还是文人为周朝摇旗呐喊,歌功颂德而已,周朝为什么会胜,女娲娘娘的选择;女娲娘娘是人类始母祖,选择会错吗?否定女娲娘就是反天下百姓,所以大家都应该顺应神意,拥护周朝,做一个好顺民。


荒淫无道的纣王已经除了,封神的封神,成王的成王,做侯的做侯,这块蛋糕大伙儿分,有风险一起担,有福也要一齐享,当然拿最大利益的还是周朝。分封完毕,都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电影散场,剩下一地鸡毛,在姜子牙露齿一笑中,掩盖了周朝篡位、臣子干掉了皇帝的事实,这事儿跟女娲娘娘可一点关系都没有!

女娲娘娘被古人拿来做了一回挡箭牌,所以楼主的提问不成立,只是古人为周朝找理由的一个托辞,所以呢看封神榜看下热闹就可以了,别太较真,女娲干的都是造人补天的伟业,哪有心思去管朝代兴替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西游梦红楼


借题发挥。这本来也是众高仙借题发挥导演的一出戏,甚至有些高仙还在里头客串了一下,无非是借这么个引子,排除异己,搞定“封神”大业。

至于女娲自己不出手,一来是能耐太大,总不成刚开幕就大结局了;二来,怕得罪人。

女娲在封神里是始祖级高仙,她早就知道几件事:

1.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己尽;

2.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

3.武王伐纣。

正巧这个时候,阐教“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这些事情其实无先无后,是赶在了一起的,于是,有了“封神榜”。

女娲法力过于高强,她下界发个脾气容易,但总不能连开28年无双,搞到世界毁灭。她要等,等着所有事情齐头并进。这样就显得,不是女娲为了报复商纣才搞这么大事的,完全是天意的结果。

表面上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依天意而行,该多少年就多少年,一天也不改;暗地里还报了仇。真不愧是始祖级高仙!

高仙们都知道,“封神”说起来好听,但“神”明显不如“仙”自在。有些角色上了封神榜,死后成神,那确实是造化,但更多法力高强的仙人被杀、被迫登上封神榜,包括被弄到西方,那等于是降低了地位,而且受限制。


关键,这些“神”,以后可都是天庭的正式公务员啊。

女娲把这些家伙都弄死很容易,但是一下子得罪这么多未来的公务员,即使是始祖级高仙也得掂量掂量。

——元始天尊为什么不让十二金仙执掌封神?也是怕他们得罪人。其实姜子牙才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一个,得罪人的事都交给这傻瓜了。

拟定封神榜的人都有个特点,瞧不起“异类”。

妲己下界种种恶行报复商纣,女娲未必不满意,但只因妲己本是九尾狐狸,是“披毛戴角之辈”,拿她当炮灰,在这些位高仙的心里是理所当然的。

派九尾狐下界为祸,那些恶行可以推诿说是九尾狐自作主张胡来,之后再把九尾狐一宰,女娲可是干干净净不落埋怨,这么好的炮灰哪找去?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般皆不毒……

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但是,其实女娲也可能只是被人利用的一颗棋子。

想想当初,纣王去女娲宫进香,偏偏来了一阵怪风,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这事很是诡异。房间里刮狂风已是很怪了,尤其那可是始祖高仙女娲的行宫啊,哪个负责刮风的神仙那么不开眼?谁敢造次?

细思极恐。还是有幕后黑手啊。论起生歹心下辣手玩阴谋,人类还真是瞠乎其后,毕竟是高仙们更不要脸呢。


纯钧LHGR


怎么选拔呢?就需要有些人过生死关,无缘无故不会死那么多有能力的人。何况有些能人已经是半仙之体。没办法,这就需要发动一场战争。

本来昊天是把任务交给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为什么交给他们哪?主要是因为他们三教控制整个下界。那三教呢?就是太上老君创建人道教,元始天尊创建的阐教,通天教主创建截教,其中截教势力最是庞大。

三教教主,接到任务后,都怕自己的门下成为被封神的一个。因此他们嘱咐手下的弟子,好好在山洞里猫着,不要出去惹事,等躲过这阵风再出去。

可是就是有不怕事的,结果随着战争的扩大,三教都被卷了进去。

本来没有女娲娘娘什么事,就因为纣王一首诗,把女娲得罪了。于是她想灭纣王,可是她也不敢破坏昊天大帝计划,于是她心生一计,便成了发动战争的始作俑者。后来女娲娘娘发现战争规模太大,死亡人数太多。她又不承认是她发动的战争,把过错推给九尾狐狸精,实际这是一种丢卒保帅的做法。

这场战争带来的后果就是三教归一,封神任务完成。

最大的胜利者当然是高高在上昊天大帝了,他收编大部分截教人马和部分人教道教和阐教人马。

还有就是周武王,成功上位。

来分享胜利果实的,还有佛祖,他也从中捞取很大好处,搜罗招取很多人马。

损失最大的是截教,连教主也被鸿钧老祖带走反省。手下更是土崩瓦解。

还有商朝也因此灭亡,好在纣王和手下文武百官都被封了神,也算有了好的结果。

至此上天,道教,佛教三足鼎力局面形成。

现在该回答问题了,本问题的答案就是女娲娘娘不敢破坏昊天大帝封神的计划,只能派奸细坑害纣王。间接的帮助昊天完成了心愿。


占礼杂谈


代有新人出是每个作者即使成书也未了的心愿,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力捧的是大慈大悲慈航真人所在的阐教,但是窘于笔墨废尽心思花在杀伐上,没有立足于叙事,对古神女娲形象的描述也止于摧毁,实在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商代号称以天命立朝,才有商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谤言。女娲信仰其时只有些个无根基的民间信徒,对史实描述有一定标准的电视封神榜,要描述女娲再怎么厉害,也不至于直接毁灭一个朝代。毁灭一个穷兵黩武实力鼎盛中的国家力量需要什么?通俗如封神演义的小说作家都知道:间谍!所以妲己害死那么多人,虽然她不是唯一的细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