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女大十八变”的“十八”为何意,文



「语音版」“女大十八变”的“十八”为何意,文/阎泽川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这里的“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其实,这两种解释都不准确。这里的“十八”,既不是专指十八岁这个年龄,也不是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来泛指“很多”。

  在中国的数字文化里,“十八”是三、六、九的倍数,而“以三为全”的观念早就出现在中国文化的史述中。胡朴安在《俗语典》中称:“凡事物之多变者,俗并以十八言之。”意即“十八”在很多场合并非是严格的确数,而是指代物多量广。

  而“十八”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还表现在一批“十八”的变数具有同样的指代作用,如三十六洞天、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一百零八将、三百六十行等等。这些“十八”倍数的数字,在数量上要远远大于“十八”,但在很多场合中,仍然和“十八”一样用来表示“多、杂、广”。

  “女大十八变”,源自于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一女尼想开堂说法,就去问师父,师父答道:“尼女家不用开堂。”女尼反问道:“龙女八岁成佛,又怎讲?”师父说:“龙女有十八变,你与老僧试一变看一看。”《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曾提到龙女,她是位通神善变、最后成佛的神奇女子。

  演绎到现代,“女大十八变”用来指女子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大多是用来夸赞女孩子越变越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