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貶低別人,擡高自己,從不記得別人的好,只記得自己付出的人,是什麼樣的心理?

我其實不幽默


這種方式其實很讓人心疼,但也很無奈,因為這種方式確實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甚至會讓人覺得反感。

通過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其實也是一種通過證明自己比別人厲害,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換言之,這類人群的自我價值感不高,甚至是沒有自我價值感,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任何價值,自己無法給別人提供價值,於是用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提升內在的價值感。

只不過這種方式,確實容易對社會交往這部分造成困擾,因為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被人貶低。


BonnieZu寳


大家好,我是心懷星辰與光的丹若十七,很高興能跟大家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有教養的人不會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曾經聽人說過“貶低你是為了最快的獲得優越感,讓自己瞬間自信感覺良好起來。”覺得甚是有道理。

01

我們身邊總是不乏這樣的喜歡拜高踩低的人,這種人明明是小人卻又把自己偽裝成君子,是不是現在說得心機婊?似乎這樣的定義也不夠準確,總之是人格低下的表現。

我小時候由於家裡孩子多,父親是教師工資很低,日子過得相當拮据。我堂哥家的境況要好許多,因為他是個青壯年,而且才剛結婚,生活負擔沒有那麼大,所以他夫婦兩總是看不起我們家的。在言語上頗多擠兌,我家有什麼他都恨不得上來踩兩腳。每當我父親工資沒有下來,而我哥哥上學又到了拿伙食費的日子,他就會出去跟別人談論道:“養那麼多孩子有什麼用?還都送去讀書,讀再多書也不可能當官!我不讀書還不是必人家過得好?”

到了他有孩子的時候,他的日子開始忙亂起來,他就會把孩子給我幫帶著。每當農忙的時候,我家勞動力多,活也就幹得快,他的孩子就好長一段時間都在我家吃住。而他看見我家都忙活完了,就又跑到外面四處宣揚我家活幹完了也不搭把手幫他,沒有兄弟情誼,每當此時,我媽媽總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去幫他,於是這樣的話題從來就沒有斷過。當我哥哥考上大學時他酸著說:“上大學有什麼用?出來還不是給別人打工?還不如我現在賺的多呢!”

直到我上大學,他還在村裡到處說嘴:”一個女孩子也當寶,我們村就他們家寵著女兒!讀那麼多書到頭來還不是幫人家送兒媳婦?“這種人就是見不得別人比他好,無論你平時多麼的幫襯他,他心裡都不得勁,總會到處去說你的不好,以企圖別人附和來尋求認同感。一旦你過得不好他就會暢快得想上前踩兩腳,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先知姿態不屑的告訴你”早就跟你說了會這樣,你還不信“。

大家好,我是心懷星辰與光的丹若十七,很高興能跟大家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有教養的人不會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曾經聽人說過“貶低你是為了最快的獲得優越感,讓自己瞬間自信感覺良好起來。”覺得甚是有道理。

我們身邊總是不乏這樣的喜歡拜高踩低的人,這種人明明是小人卻又把自己偽裝成君子,是不是現在說得心機婊?似乎這樣的定義也不夠準確,總之是人格低下的表現。

我小時候由於家裡孩子多,父親是教師工資很低,日子過得相當拮据。我堂哥家的境況要好許多,因為他是個青壯年,而且才剛結婚,生活負擔沒有那麼大,所以他夫婦兩總是看不起我們家的。在言語上頗多擠兌,我家有什麼他都恨不得上來踩兩腳。每當我父親工資沒有下來,而我哥哥上學又到了拿伙食費的日子,他就會出去跟別人談論:到了“樣那麼多孩子有什麼用?還都送去讀書,讀再多書也不可能當官!我不讀書還不是必人家過得好?”

到了他又孩子的時候,他的日子開始忙亂起來,他就會把孩子給我幫帶著,每當農忙的時候,我家勞動力多,活也就幹得快,他的孩子就好長一段時間都在我家吃住。而他看見我家都忙活完了,就又跑到外面四處宣揚我家活幹完了也不搭把手幫他,沒有兄弟情誼,每當此時,我媽媽總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去幫他,於是這樣的話題從來就沒有段過。當我哥哥考上大學時他酸著說:“上大學有什麼用?出來還不是給別人打工?還不如我現在賺的多呢!”

直到我上大學,他還在村裡到處說嘴:”一個女孩子也當寶,我們村就他們家寵著女兒!讀那麼多書到頭來還不是幫人家送兒媳婦?“這種人就是見不得別人比他好,無論你平時多麼的幫襯他,他心裡都不得勁,總會到處去說你的不好,以企圖別人附和來尋求認同感。一旦你過得不好脫就會暢快得想上前踩兩腳,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先知姿態不屑的告訴你”早就跟你說了會這樣,你還不信“。



02

高中的時候有個舍友,我們都不愛跟她玩,她的老師眼裡的好學生,一回到宿舍她就開始找茬,我們是文科生,高三會考的時候回到宿舍我們都哀嚎物理好難,別是掛了。她在旁邊高調地說:”那麼容易,不過的話也別高考了。“那時候我們心裡萬馬奔騰,豈料成績出來就她沒有過。

備戰高考的時候,我們每天都被雪花般飛來的模擬題虐成狗,頗有不堪重負的感覺,每天回到宿舍大家都會互相訴苦,發洩一下內心的壓抑,每當我們聊到興頭上的時候總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如果考不上就別讀書了!“真的是白眼直翻也無法表達我的內心,誰讓她成績比我們好呢?然而高考的時候她卻落榜了。


這種人其實心裡是自卑的,沒有安全感的,只能在別人身上尋找優越感,希望用別人的不好來襯托他的高尚,他的內心裡會時常的否定自己,然而又希望從別處獲得讚美,所以總喜歡到處去攀比,才能安慰他那顆不安的可憐又脆弱的心。


這類人總體來說就是:第一,年幼時三觀沒有樹立好,缺乏良好的教育,修養、素質較低下。第二,所處環境所至,他身邊或許存在同種類的人,近墨者黑從而被同化。第三、社會閱歷很少,井底之蛙,沒見過什麼世面。心理陰暗,缺乏自信,只有通過貶低別人來彌補自己的自卑感


路漫漫其修遠,我們溫暖彼此熱烈地活著。請給予你的關注和點贊,你的肯定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謝謝大家!


丹若十七


1

說個身邊真實的例子。曾經一起共事的一個小姑娘,剛開始的幾天對大家都挺好,讚美別人啊,給大家分零食吃,再加上她的學歷背景和薪資待遇都比我們高不少,瞬間覺得這真是一個優秀的同事。

接觸的時間久了,小姑娘就呈現出一系列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選取幾件有代表性的事情說說:

第一件事是她在具體的事情上特別喜歡借否定別人的喜好來抬高自己,我們有個同事愛吃餃子,一起吃飯的時候她就會說餃子很難吃,很噁心,說她從來不吃任何種類的餃子。大家有時會一起去吃米線、酸辣粉什麼的,她就說我不吃這些東西,是塑料做的,不健康。就是當你表現出對什麼東西或什麼事情感興趣、喜歡的時候,她就會跳出來說這個東西怎麼怎麼不好,她從來不吃不用之類的。

2

第二件事:有一天她想吃健康食品,因為她是剛來到我們這裡對周邊都不熟悉,一個同事就帶著她步行去了一家輕食店,到了之後發現人家只外賣不能堂食。她立馬就不樂意了,拉著個臉跟同事說,你看你找的什麼地方,害我走這麼遠還不能坐下來吃。那個同事礙於面子當時沒說什麼,回來後抱怨說自己沒吃飯先帶著她去買健康食品,她不感謝就算了還指責我做的不好。自此之後,那個同事幾乎沒再主動幫過她的忙,也很少在一起吃飯了。


第三件事:有一次我們聚餐,大家聊到夢想什麼的,有個同事說自己很迷茫,不像誰誰(說了在場的兩個同事的名字)一樣目標堅定,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而且缺乏勇氣。這時那個奇葩同事就開口了:開始一連串心靈提問,沒有給出解決辦法,然後話鋒一轉說自己如何有勇氣,做了什麼什麼事,吧啦吧啦說了一堆等著大家誇讚她崇拜她。結果沒人接話茬。

類似的事情很多,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經常喊口號要健康的同事,後來啪啪打臉,吃餃子比誰都兇猛,甚至把它當飯吃,我們都不怎麼吃的垃圾食品她吃的最歡快。


剛開始她這種種作為讓大家很討厭,後來瞭解到一些事情也不再那麼討厭了,反而有些可憐她。這個姑娘家裡條件非常不好,成長過程中受了很多苦,父母供她讀完研究生想必也是很不容易。她把每個月工資的80%寄回家裡補貼家用,雖然她天天說這種大牌那種大牌的,但自己買的衣服很少有超過100塊錢的,也極少買衣服。


3

她算是一個不真實的人,或者說不能很好的接受自己。那些炫耀和對別人的否定,無一不是在掩飾自己的脆弱和自卑。嚴重的自卑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向內的自我攻擊,表現的畏畏縮縮,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能力不行,不敢呈現自己,人群中哪兒最容易被忽略就往哪兒站。另一種就是極力的炫耀和抬高自己,借這種虛張聲勢來掩蓋自己的自卑。

一個不能很好地接受自己的人,是不能看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的,自然也不能在對外的人際交往中恰當的展現自己的優勢。


還有一個原因是這類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得到的愛和支持太少,甚至是經常被人打擊否定,但他自己又一直在努力向上想要證明自己,就會出現這種很矛盾的狀態。潛意識知道自己沒有炫耀出來的那麼優秀,但同時又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只是用的方式太過了,越是用力去得到別人的認可,越是表現的行為讓人討厭。


試想一下,一個連自我都不能接受的人,怎麼談得上去認可和肯定別人?他又想獲得別人的認可,只能是借炫耀自己的付出和否定別人來抬高自己。一個很少得到過愛和支持的人,讓他去感恩別人也是件很艱難的事情,他自己的需求都還沒有滿足,還在用錯誤的方式拼命的向周圍的人抓取。

他們形成這樣的做事方式有原因,我們可以理解和包容,但不必認同。你可以繼續以此方式來滿足你對愛和肯定的需求,但我不會配合你用這種方式對我造成困擾。終究,還是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調整自己的想法、接納真實的自己和自己的過去。


我們都要為自己的喜怒哀樂負責,不是嗎?


心驛社


木林解答:這樣的人的可悲又可憐。可悲的是在別人眼裡,他和傻子沒什麼區別,人家都懶得搭理他。可憐的是他自己心理都不承認自己,希望通過踩別人認可自己,但那是假的。

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有。因為我曾經一個同事就是這樣的存在。而他的結果,就是逐漸淡出了同事的視線,從此不知去向。

1、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那是自欺欺人的心理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是自己的想法。因為不會有人去買賬這種行為,除非是特別愛你的人。但是,愛你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人。

因為在自己的內心裡不認可自己,所以需要以“口中踩踏”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存在。但是,它畢竟只是口中的,而不是真正他人的認可。

當不在人前的時候,內心充滿了狂躁後的不安。沒有朋友,親人不待見,沒有溝通。只有無聲的痛苦,在逆循環著。越是不安,越是要這樣,越沒有陽光。

2、不記得別人的好,只記得自己付出,別人都是假想敵

我們的生活需要記得別人的好,不只是感恩別人。因為你在感恩他人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也可以得到審視,可以獲得更多的溫暖。

只記得自己付出的人,活得很累。因為要不斷地去記憶自己做過什麼,同時目光只看自己的回報。但是,卻不能滿足內心過度的慾望。

很顯然,這是自私的心理。在內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這樣的人,不會受傷。因為他已經把自己包起來,所有人都是他的假想敵。如果有傷痛,那必定是致命的。

3、每天都這樣,那是一顆痛苦沉淪的內心

我們不是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很偉大的人,更不會是一個特別寬容和仁愛的人。我們需要經歷生活的洗禮,從慾望和迷失中走出來,留下了真誠和清醒。

每天都活在自我欺騙和攻擊他人的心理下,人生是痛苦的,而且看不到未來。如果可以用溫度來形容內心的話,這顆心臟早已經被冰凍,還是在黑暗中。

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樣的人-負能量攜帶體,就像我們這次的疫情病毒一樣。會傷害他人,但是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

綜上所述:

這樣的人,不會在人前輕易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無能。就算是此刻承認,下一刻也是“翻臉比翻書都快”。

痛苦的遠遠不只有他,還有他的家人,他的愛人,他的子女和父母。他們從他的身上看不到正能量,只有不斷的抱怨、責罵、嘲笑。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我建議你遠離他。如果你的朋友有這樣的人,除非你覺得自己是太陽,否則還是不要做那個包容他一切的人。


我是【木林談心理】,喜歡探討生活中的心理學,通過文字給您帶來溫暖的感覺,陪您一路前行,我們一起共同進步。

木林談心理


生活中有時候會一些另人很討厭的言行舉止。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就是一種典型。

這樣的人其實內心本質上是非常自卑的。由於小時候在家裡得不到重視,自己的需要經常被忽視,或者是被剝奪,於是內心極度不平衡,想方設法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強,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也比較強勢,基本上多數時候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只要能證明自己強就行,並且很多時候不懂得分場合,一味追求刷存在感。

而從不記別人好,只記得自己的付出,這就有點意味深長了。這樣的人不止是自卑,更多的是隻知索取,不懂感恩。這就和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了。如果說一個人小時候想要什麼父母都滿足他,或者他小時候很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父母都幫他做了,卻從來沒有告訴他為什麼,也沒有讓他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那麼,這個人就會把父母為他所作所為和別人為他所做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自然也就不會記得別人的好了。而一味強調自己的付出,就是想要回報。

不過,有一個群體比較特殊,即人格障礙患者。

1.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戲精上身的他們任何時候都在表演。在他的思想裡,自己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每個人都要圍繞著他轉,看他表演,當有人妨礙他表演了,他就會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而當他想要吸引別人看他的表演時,就會不停的強調自己的付出,並且聲情並茂,堪稱奧斯卡影帝(影后)。

2.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多疑、自卑、撒謊成性、會演戲、易激惹……是他們的共同特徵。他們的腦子裡盡是YM論,有嚴重的被害妄想。如果你不小心和他們做了朋友,那麼恭喜你,從此你進入被黑、被迫害模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是他們的強項,無人能敵,一貶低起人來,不到你認錯決不罷休,哪怕你沒有錯,而且他們永遠不會記得你的好,滿嘴胡言盡是你的錯,還到處宣傳,鬧得人盡皆知。論不可理喻,他們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我們將這類群體統稱為槓精。


裡外雅堂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從不記得別人的好,只記得自己的付出,這是人的本能意識所體現出的一種自我心理,也可以說是自我本能的需求,是絕大部分人都具備的一種心理表現,而不同的只不過有些人表現出的比較隱晦,有些人表現的比較明顯,當然這與個人的自身條件及能力是有關聯的。

其實不論是貶低別人還是抬高自己,或者不記得別人的好,只記得自己付出,對於這樣的行為體現我們都要客觀的去看待,從整個社會上來說,相對的基本論證標準都是以高低、好壞、美醜等來認定的。

01、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你可能沒有這種想法,但你未必沒有這種行為,可能從本質上你的思維並沒出現這種觀念,尤其是貶低別人,那麼抬高自己這是你不想要的嗎?也可以這麼說,你不想高高在上嗎?回答一定是否定的,誰都想站在不論是學習(成績)、生活(質量)工作(成就)的高點,其實你想高高在上而壓制了別人的行為,可能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過了。

比如在你上小學的時候,課堂里老師提問,“哪位小朋友能夠告訴我1+1等於幾”?全班會有許多同學舉手要求回答這個問題,而老師恰好選擇了你來回答,你的回答是,“1+1=2”,老師會說,“你回答的非常正確,你很棒”,而此時你的心情肯定是喜悅的,但是你無形中在此刻你已經佔到了你們全班小朋友當中的頂峰,這就是典型的,機會性的抬高自己而壓低了別人。

長大成人參加工作以後的你也是如此,在相比小時候的你,這抬高自己壓低別人的做法就隱晦的很多,因為在你內心裡,每當在工作上的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都希望自己做的很好,或者是盡善盡美,希望得到老闆的賞識,而加薪升職。

當你在工作中取得了成就或有突出的貢獻時候,你必定得到老闆的賞識,或者是加薪升職,而由於你的成就和突出表現,自然也就與你同事們之間的距離拉開了,如果你在升職了,也成為了主管,那麼你與同事之間的高低的距離也就有了,這些都是在我們內心當中,一種本能需求,讓我們在不斷的努力或奮鬥當中所取得的,“抬高自己”的期盼心理表現。

02、從不記得別人的好,只記得自己的付出

從人性的本質上來說,哪個人又不是這樣,別人對你好基本上都抱有一定的目的性,這種目的性當然包括著一種付出,而也正是這種付出,基本上都存在著相互回報的,至少能夠索取到一方的回報,除非那些能夠做到像弗洛伊德所說的“超我”的人,可能不要回報,但也仍然是在自我保全的前提下付出的。

可能你會說,他是我的朋友,我對他好,我不需要回報,其實你對他好同樣是要求有回報的,而你所要求的回報就是你希望和你朋友的友誼繼續的延續而不停止,如果說我在做公益活動,我所對他們的好或者一種幫助,我不要求回報,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你想要的回報就是希望他們再得到你的幫助以後能夠好起來,其實這同樣是一種回報的需求。

正如弗洛伊德所說的一句話:“人的舉動都不是無端的作出”。

說到只記得自己的付出,其實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每當一個人在某件事或對某一個人有付出的時候,他當然記得清清楚楚,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必定是一個體驗過程,而這個體驗過程將是一種經歷性的經驗積累,人只有記住自己的付出,才能索取自己的內心需求,而這種需求,也就是在不斷自己的付出,過程中而得來的。

可以,記得自己的付出並不是一件不光彩或不好的事情,是每一個人的思維記憶的一種體現,的一些行為體現,作為一種儲蓄性的回憶來不斷的鞭撻自己在今後自我成長道路上的努力和奮鬥,其實際性的意義也是在一種不斷的總結當中前進。

結語

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感覺到別人在貶低我們,而語言上的貶低要比行為上的貶低衝擊力要大一些,這也是因為我們在認知形成過程中所產生的思維模式造成的一種感知上的錯覺,所謂語言上的貶低,是在表面上具備一定的衝擊力,而行為上的貶低是我們內心感受上的體驗。

而現實是,如果當真有人在貶低我們的時候,而我們又能夠察覺到這是在貶低我,足以說明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我們被別人貶低的這一點的不足,至少可以說你有被別人貶低的地方或者是缺陷,如果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將別人貶低的行為或者語言轉化為一種激勵,來完善我們被別人貶低的不足或者缺陷,那麼其結果也就是別人在貶低你的依據沒有了,也就不存在什麼所謂的貶低了。

如果從口頭上來說,記住別人的好,那是一種虛無縹緲的表現,倒不如將別人的好體現在現實上,這樣的記住才是真實可靠的一種延續,自己的付出一定要記住,而且要牢牢的記住,因為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也可以說是真實性的體驗,更是一種經驗性的積累,只有不斷的總結和完善你的付出,你才有可能真正的走好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5分鐘心理


01 優越感與自卑心理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優越感。在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中,曾經多次提到“優越感”,這正是自卑者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自卑的人需要獲得優於他人的感覺,來平衡自己內心的自卑。或者也可以這樣說:越是自卑的人,所需要的優越感越多。


不過有一點值得說明:很多人討厭“每天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人,並將對方的這種行為視為“故意為之”,實際上,當一個人經常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時候,其實並不一定是故意為之,而是受到潛意識的驅使,所做出的的不由自主的行為。這正是人格發育不成熟,心智化水平不夠的體現。


02 自居受害型人格

從不記得別人的好,只記得自己的付出: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自居受害人格。不少人認為,這是自私的表現,但是“自私”是從道德體系評價一個人,而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


為什麼只記得自己的付出?其實本質上說,是因為有“委屈感”,準確的說,他們並不是不記得別人的好,而是別人的好對於他自己的付出感來說,他感覺太微不足道了。當然,這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和認知。


這種主觀的認知,本質上是誇大了自己的付出,而回避了他人的付出,所以自然也是一種不能尊重客觀事實的表現。當一個人帶著“歪曲”的濾鏡看世界時,就會自然產生委屈、怨恨等多種情緒。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角度:當一個人總是強調自我付出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滿足內心“優越感”的需要。即“我付出的多”,所以“我是好的”。關於好壞對錯的信念,深深的植根於自卑者的心中,使他們不遺餘力的不斷想要獲取心理上的優越感,來平衡自身的自卑情結。


03 心智化水平


所以,不管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還是從不記得別人的好,只記得自己付出,這些外顯的行為背後,都是對“優越感”的需要和滿足。所以,從某種角度也可以說,他們是自卑的人。


自卑的人並非都是畏畏縮縮蜷在牆角這一種表現,過分的誇大自我本身,也是自卑的體現。


自卑是人類的天性,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自卑的。但是作為可以成長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在自卑的天性中謀求超越的可能,即人格完善。最終將虛體自戀提升為健康的自戀範圍。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有夢想的唐糖


曾經在工作初期碰到過這種領導。很不幸,在這種人手底下甚至工作了數年的時候,期間被折磨的精神非常痛苦,經常夜不能眠。

如同題目所述,這位領導從來不記得別人的好,對於我的付出總是極力貶低。而且付出越多,這些努力就越發被忽略,但是對於相應成果他卻得之坦然。

一開始我總以為是自己的問題,因此翻來覆去的剖析、覆盤自己的行為,試圖通過調變自己來去改變現況。這種錯誤的導向慢慢的成為了自我折磨,甚至引發了我的強烈自卑——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更加的努力,甚至毫無界限。然而,來自領導的回饋依然如此。越努力,越被輕視,就越痛苦。

直到有一天,我不得不為此專門學習了一些心理學基礎知識,我才豁然明白,問題在這個領導身上。

這種人如此行為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抬高自己,反映了他缺乏自信、卻又死要面子的心態。這種人,本質上自卑的。也正因為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卑,所以要掩飾自己的弱點。利用打擊、打壓別人的這種手段,可以有效地讓別人退縮,以維持自己高高在上感覺。換言之,這種人的性格特質就是巧言吝嗇、自私虛偽。

豁然開朗後,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 遠離。減少和這種人的接觸,尤其是利益方面。因為你付出了努力,卻得不到基本的認可,反而是忽略、甚至是貶低。因此,止損是首當其衝的。

2.反擊。避免接觸的反常,往往會激發他們的侵略慾望。畢竟,以往較長的時間,我默許了他對我的貶低。因此必須要對他的行為進行修正。其實,不管多強勢的人,內心都有虛弱和畏懼的成分。對於他所給予的不正當的對待,必須堅決、堅定、迅疾的反擊!換言之,這種人之所以膽敢如此,就是欠收拾。一開始我還思考反擊的適當形式,併為其是否合適而煩惱。到了後期,直接隨心而應。這種明確的態度表達迅速的界定了我們之間的界限,具有很好的效果,並讓我徹底解脫。

最後,個人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要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這絕無可能。做事情,問心無愧即可。

生而不易,我們要學會對自己好一點,照顧好自己,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理科博士再學習


答:這不配“人”字!

1、經常看到他人長處者,自己優點最多(反之亦然)

2、你看頭條上的噴子,錯別字連篇,髒話粗話惡語,因為在他字典裡只有陰暗。

3、善人欣賞好人,好人讚美善人。

4、家母百歲全自理,一生行善積德,她老人家的健康秘訣—— 人前欣賞人,人後誇讚人!

5、贈您滿目陽光燦爛🌞滿心善良真誠百歲家母素顏隨拍,願您全自理到百歲以上👍








綏格格


喜歡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只記得自己付出的人,都有著極度自卑的人格。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

有的人看起來總是高高在上,看不起別人。這僅僅是在企圖通過貶低別人來掩飾自己的不安,是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現。而真正自信的人,總是虛懷若谷、平易近人的。

只記得自己的付出,不記得別人的好,說明這個人情感閉塞、缺乏關愛

忘記自己所付出的,但牢記別人的幫助,這是智者所為。對於覺大部分人來說,都會關注自己所付出的,這是人性,無可厚非。

不記得別人的好,有兩種可能:

一是,刻意忽略別人的好,當然這也是種痛苦的體驗。因為這樣的人通常情感閉塞,且自覺缺乏關愛。

二是,對TA來說,這種“好”可能並不值一提。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對TA來說,“滴水之恩”可能就是“滴水”而已,甚至有可能覺得理所應當。這樣的人,自然是不會知恩圖報的。

總得說來,這個人的心理應該是極度自卑,且情感閉塞、缺乏關愛,你可以選擇敬而遠之,也可以真誠相待,去感化T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