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张爱玲说:“女人纵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里面却有一点‘地母’的根芽。”

在张爱玲的笔下,女性内心的阴暗面展露无遗,批判的同时,也是留有余地的,旧时代里女性,因为种种社会因素的禁锢,为了生存,才会挣扎在悲剧的命运里。

今天想要说的是《连环套》里的霓喜,霓喜与曹七巧的不同之处在于,都是出生底层,同是被物质所困,曹七巧拉着孩子一起堕落,霓喜则是为了生存,周旋与各个男人之间,她所做的那些不齿的背后,还残存着母性的根芽。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连环套》讲述的是:来自广州穷乡僻壤的霓喜,13岁被卖给一个印度商人雅赫雅,生了两个孩子后被抛弃,她带着孩子做了药材铺老板窦先生的姨太太,窦先生病死后,她被赶出来,带着孩子做了一个英国人汤姆生的女人,最终汤姆生用5000元打发了她。霓喜一生处处留情,生活在华丽的包装下的她,藏着悲凉的一生。

霓喜将自己打扮的光鲜亮丽,周旋于多个男人之间,一生都靠着残羹剩饭而活,所有挣扎的背后,更透出了一种悲凉的憧憬。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一、第一个套子,梦想一段完整的婚姻

霓喜13岁就跟了雅赫雅,在绸缎店里,她既是佣人也是老板的女人,但从来没有人当她是老板娘。在绸缎店生活了几年,霓喜接连给雅赫雅生了两个孩子,想扶正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雅赫雅也并不是没考虑过这件事情,只是后来见霓喜的脾气越来越大,嘴上没个把门,什么都往外说,一搁置,便也就不了了之了。

霓喜的确不是省油的灯,她受了雅赫雅的气,唯一维持她自尊心的方法就是随时随地的调情,在色情圈子里,她是个能人,一出了那个范围,她又成了人家脚底下踩的泥。

就这样,霓喜和雅赫雅两个人之间没有一点同情和了解,虽然他们都贪恋着彼此的年轻貌美,虽然一起生过孩子,终究越走越远。最后,在一次大闹绸缎店中,霓喜和雅赫雅彻底分道扬镳。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霓喜始终高看了自己,她以为凭借两个孩子就能绑住雅赫雅,她与他大闹只是做个下马威,最后收不了场,她便想着要带走两个孩子,兴许看在孩子的面上,他们还有复合的可能性,她曾暗自立过誓,要成为一个有身份的太太。

霓喜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都浪费在了这间店里,现在,除了孩子,她一无所有,只有孩子能证明她生活过的痕迹,只有孩子能提醒她,没有回到那个当初被买卖的自己。

以孩子为挡箭牌,与众多男人勾勾搭搭,做出许多卑劣的事情,还妄想着成为正牌太太,这是霓喜给自己编织的第一个套。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二、第二个套,想要活出一点尊严

离开雅赫雅的霓喜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修道院,她将自己装扮的期期艾艾,无时无刻不再寻觅着生存的机会,从未改变的一点是,她的目标始终是男人。

一次,之前与霓喜调过情的一个药铺伙计玉铭上门来找她,她本来不情不愿,只是玉铭说:“不是我,我是来替我们老板传话的,他已将原妻打发回乡下,若是你愿意,他会负责你的后半生。”

霓喜跟了药材铺的老板窦尧芳,她从绸缎店的楼上搬到了药材店的楼上,店铺越搬越大,也从原先貌似正妻的头衔,换成了现在貌似姨太太的头衔。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霓喜又生了两个孩子,只是她的习惯依然没改,对佣人刻薄,逢人就调情,和玉铭也一直暗中来往,窦先生的亲戚,无一不写信来规劝窦先生。

窦先生病的越来越重,眼看靠不住了,霓喜又将目光放到玉铭身上,窦先生留了一间铺子给玉铭,霓喜本以为窦先生是为着她打算的,感激涕零,却不料玉铭早已在窦先生的安排下结了婚,这是再让她成为一个伙计的姨太太。

霓喜不甘心,大闹了窦先生的葬礼,窦家本就没有人待见她,至此,她只得带着四个孩子离开,没有获得一分银钱。

霓喜本就是以不明不白的身份跟的窦先生,他们之间本没有感情,霓喜却妄想从那里得到一份尊重,这是霓喜给自己编织的第二个套,逃离套子的她,与从前并无差别,除了又多了两个孩子。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三、第三个套子,为了生存

霓喜租了一间小房,带着四个孩子,家里儿女啼哭,乱成一片,她依旧打扮的光鲜亮丽,逐日串门。

于是,在一个给英国人帮工的小姐妹那里,认识了政府里供职的汤姆生。一来二往下,汤姆生给她租了一间洋房,她和四个孩子一起搬了进去。从此,她成了汤姆生背后的女人。

霓喜连带着孩子有了英国国籍,护照上的名字是塞姆生太太,她甚至还和汤姆生有了一个女儿,汤姆生对她百般宠爱,霓喜自以为地位巩固了,就更摆阔了,她故意去雅赫雅的绸缎店买料子,借故和伙计吵起来,只是雅赫雅见惯了她的招数,只是不予理睬。

至此,霓喜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政府照例放假,汤姆生回国了。霓喜为了炫耀她的汽车,邀请一些尼姑过海去兜风。其中,有个爱读报的师太读了一段一段新闻,一则汤姆生在英国结婚的消息。霓喜再一次感到自己是栏杆外的乡下人。


《连环套》:霓喜,她用青春编织了三个套子,最后只套住了自己

回国后,汤姆生用5000块打发了霓喜,至此不与她相见,霓喜去闹过几次,后面自觉无趣,也没有结果了。

为了生活,霓喜和汤姆生苟且在一起,继续做不明不白的女人,或许被物质迷了眼睛,又重新燃起了对婚姻的渴望,这是她为自己编织的第三个套。

“霓喜知道她是老了。她扶着沙发站起身来,僵硬的膝盖骨克啦一响,她里面仿佛有点什么东西,就这样破碎了。”

霓喜,她用青春给自己编织了一个连环套,没有套住别人,赔进去的是自己的大好年华,她那些在人们看起来不屑的行径,只不过是为了更体面的生存下去。然而,所有建立在物质上面的感情,都不能称之为感情,她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依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来得强,独立,才是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