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皮下脂肪肥胖还是内脏脂肪肥胖?

用户61875307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健身导师鲁兆龙。

身体脂肪的问题是现在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的多样化使得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身体脂肪的增多不单单会对身材产生影响,更会对身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据统计肥胖人群的慢性疾病发生率比正常人要高出很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脂肪,以此来达到预防身体过多脂肪以及消除身体多余脂肪的作用。

身体脂肪大致分为两种,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顾名思义储存在皮下,内脏脂肪储存在体内附着在内脏上,过量会导致占用内脏的空间引发很多问题,所以内脏脂肪的危害性是比皮下脂肪要大得多的。

有很多人都会有疑问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的关系,其实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增长并不存在明显的先后,脂肪的增长是没有局部性的,都是整体性的,只会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化差异,使不同部位脂肪囤积的先后顺序产生区别。

所以身体的肥胖基本上不会出现是单纯皮下脂肪引起的或是内脏脂肪引起的。只要体型明显的肥胖基本都是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并存的,而且越胖的人皮下脂肪越多、内脏脂肪越多。

根据这个原则也不用纠结怎么去减内脏脂肪,因为脂肪的减少也是整体性的,当你的体型越来越瘦的时候你的内脏脂肪自然会越来越少。如果想知道自己身体脂肪、肌肉、内脏脂肪的各种具体数值的话可以去健身房做一个体测,同时可以咨询下专业的教练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是接下来的训练可以高效的达到目标。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关注我们,然后后台私信哦~

耗时三年干货累计,25.6G健身干货资料包免费送~关注并私信回复“资料包”,免费领取25.6G健身资料包!

如果你足够努力,这个资料包绝对能让你从小白变身“大牛”!快来领取资料包吧!


赛普健身学院官方账号


胖不胖不能靠感觉,而是要数字化用数据来说话,可以用以下的几个标准判断:


一、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肥胖的指标。它是通过已测得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kg) ÷身高(m) 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BMI标准,即:BMI在 18.5~24.9kg/m2为体重正常,25~29.9kg/m2为超重,30kg/m2以上则认为肥胖。

我国成年人BMI标准为:低于 18.5kg/m2为体重过轻,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或以上为肥胖。

二、腰围

1、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是反映身体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常用来衡量腹部肥胖程度,特别是对于那些体重指数虽然正常,但腹部脂肪过多者。腰围超标可以作为独立诊断肥胖的指标。腰围男性应该小于85cm,女性应小于80cm。

2、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成年男性腰臀比>0.9,成年女性>0.8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但其分界值随年龄、性别、人种不同而异。

3、腰高比(WHtR)是一个较BMI和WC更为灵敏的指标。腰高比是指腰围与身高的比值。腰高比高表示腹部尤其是内脏有脂肪堆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增加。40岁以下人群腰高比应不超过0.5,40~50岁者不超过0.5~0.6,50岁以上者不超过0.6。

三、体脂含量测定

体脂肪又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就是我们平时可以直观看到的肥肉,有专门的测量工具,用的不是很多。内脏脂肪不像我们平时可以摸的到的肥肉,而是围绕我们的脏器,主要存在我们的腹腔,评价肥胖的最好方法是测定身体内的实际脂肪含量,如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方法、核磁共振成像术等方法检测体成分。体脂肪含量测定结果与BMI、腰围等指标相比能更准确地评价肥胖程度和体脂肪的分布状况。现在有很多的仪器测量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准确率肯定和医院的影像学测量没法比,可以作为参考。



更多的减肥方法可以关注“健康浩声音”,关注健康从每天的点滴做起。


健康浩声音



我也在减肥,早上桃子1-2个,豆浆燕麦粥半碗(大约50克燕麦片泡的),薏仁红豆粥一碗,牛奶一盒,鸡蛋白4个(约170克),中午正常吃,晚上5_6点钟吃水果加燕麦粥一碗,在快走一小时,或者游泳一小时,坚持一个月,身高172,从200斤瘦到170斤,减重30斤,脂肪指数从34下降到29,不知道健康不???


成都老郑


肚子比较大一般都是内脏脂肪较多。这种脂肪危害比较大,但同时也是比较容易减的。

这是从视觉上判断,比较专业的可以去医院检查,或者现在有些体脂秤就能够测量出内脏脂肪含量,以及内脏脂肪是否超标。


营养师猴哥


肥胖是一个人的形象问题,所以必须减肥,肥胖是一个总的概念,其中还包含许多种肥胖的类型,其中有皮下肥胖和内脏型肥胖。一般来说,

减肥应该对症下药,否则收效不大。



  皮下肥胖指脂肪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臀部及大腿部皮下组织内。而内脏型肥胖则是指脂肪集中分布于腹腔中的腹膜(包括大网膜、小网膜、肠系膜)。这两种类型的肥胖相比较,内脏型肥胖对人的

健康威胁更大一些。内脏型肥胖者中血中胆固醇明显升高,给予葡萄糖后,血糖下降的速度也明显比正常人要慢。因此,这类肥胖者特别容易患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及糖尿病,所以内脏型肥胖者的减肥难度与皮下肥胖相比要大得多。因此,这类肥胖患者除了应节食运动之外,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加以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既然肥胖是一种疾病,如果能早一点诊断出来,那么肯定有利于对这种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如果诊断后,没有达到肥胖病的标准,那么肯定有利于对这种疾病的预防。当然,诊断最好由医生作出。但是,如果一时联络不上医生,那么自己为自己诊断也不失是个好办法。

  胖并不是一定就是肥胖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肥胖顾问委员会推荐应用BMI(体重指数)帮助每个人来测定自己是超重还是肥胖。方法十分简单,如果是肥胖病患者的话,只要通过自我测定就一目了然了。它的测定公式是BMI=体重/身高2(即kg/m2)。自测后无论男女只要自己的BMI在18.5-24.9kg /m2范围内都属于正常,达到或超过25kg/m2属于超重,应该引起重视。当BMI为30kg/m3时,即为肥胖病患者,应该积极锻炼,减少摄入,降低 BMI的指标,否则随着肥胖病的发展,你将会有大麻烦。

所以人还是不要太肥了,饮食要规律保持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