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怎么样?

陈浩洲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双非的一本大学,在双非院校中,算是比较好的一所学校,但是算不上一所强势的学校。湖北省比较强势的大学,都成了211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遗憾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湖北省共有7的211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虽然不是211,但是在湖北省的排名,可以排在第8名。这样来描述,应该能够说明武汉科技大学在湖北省高样中的地位了。下面来看看武汉科技大学的具体情况。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自认校史从1898年清朝时创办的工艺学堂开始开始。发展过程多次更名,到1958年,学校改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始进入本科教育阶段。1995年,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学校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多人,研究生6000多人。

武汉科技大学现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自动化、艺术设计、纺织工程、轻化工程。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武汉科技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15个学科上榜:马克思主义理论C、机械工程B、材料科学与工程B、冶金工程B、控制科学与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土木工程C-、化学工程与技术B、矿业工程C+、软件工程C、安全科学与工程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C-、管理科学与工程C、工商管理C、公共管理C+。

武汉科技大学在双非院校中,是比较好的一所大学。学校前身主体是钢铁学院,主干专业都是与铁矿采炼有关。但是近年来也逐渐发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也取得较好效果。学校缺少特别的专业和学科,在校名隐匿了钢铁学院的这个出身后,显得没有什么特色了。但是总体还是一所比较不错的双非大学。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很多人对北大清华的学生有一个误解,以为考入了中国最高的学府,觉得其他的任何大学都不入流,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虽然我作为北大的一员,但是我觉不会认为北大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我会看到其他大学在某些方面强于北大。

我在2014年教过一个河南的理科生,当年他以575的分数考入武汉科技大学的材料工程。他在填报这个大学的时候,咨询了一下我的意见,所以我当时也查了一些关于武汉科技大学的信息。

如果有高考填报志愿需要的家长或者学生,可以私信:方法,我会送给大家免费的填报志愿课程,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而不至于因为填报志愿的问题而跟自己心仪的院校失之交臂。

虽然武汉科技大学非985,211,但却是一所不错的一类本科。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实力来说,甚至比一些偏远地区的211学校要更好。

以河南省为例,考入武汉科技大学历年分数

河南省考生考入长安大学的分数线

河南省考生考入贵阳大学的分数线

明显看出,武汉科技大学的分数要比一些211高校分数要高,但相对于一些B类211,分数会稍微低10+左右。

有的版本给出的学校排名是全国149名,省内第7.

但在湖北省高校排名有的给出的排名是第8。

学校里的重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与应用,这些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

学校是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有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升级重点一级学科和5省级重点培育一级学科。

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学与行政学、英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预防医学、交通运输、信息与计算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始水排水工程、护理学等。

通过专业可以看出,这所院校以理工科为主,如果你是一个对理工专业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在分数达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这所院校。学校在文科专业,例如:语言、新闻、传播、文史地等专业上相对比较薄弱。

在地理位置上,武汉是湖北省会,交通重要枢纽中心,有不少的央企及烟草企业,在钢铁、石油、高新技术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武汉科技大学实力还算不错,如果不能进入一所自己满意的211,不如考虑一些重点的一本院校,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有需要高考学习资料或者方法的童鞋或者家长,私信:方法,我会免费送给大家。

祝每一个看到这个问答的童鞋都能考入自己心仪的211,985院校。


北大博士教数学


首先声明:本人武科大毕业的,对于本校有部分情愫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武科大学校真的不错。第一:在就业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本人管理学院毕业,学院不是学校最强的,当初算垫底过来的。但是学院的培养方法还是比较有特色的,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刚刚全班进行了6年聚会,班上的整体工资水平都在15000左右,大部分在二线城市,说实话我觉得工资水平还可以。明显感觉我同学的眼光跟其他学校的不太一样,都比较有追求。第二:说实话我大学的老师对于学生都很有爱,虽然老师们的性格不一样,但是相较于其他学校对于学生放养的态度,武科大的老师第一对于学生严格,叨叨,对于学生还是有高中老师那样的培养的。但是我经历四年的老师都有一个特点:刀子嘴,豆腐心,骂的多,管的多。但是对于学生还是负责的,给与学生试错,犯错的机会。老师们都还是比较负责的。虽然现在还是觉得老师们唠唠叨叨,但是不可否认大学四年的老师们没有一个放养的。第三:学校的专业方面,近几年国家的钢铁行业不佳,以及服务业的兴起,导致本校的新兴专业不上,说实话老牌专业,机械,材料冶金都很强,但是毕业后我感觉貌似经管类的专业的就业水平要好。本人也觉得大学本科培养的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分析解决事情的能力,不是专业能力。所以管理学院大多数做的就是以为观察事物特点,梳理关键点,解决关键事,但是觉得很受用。


欧阳谦1


武汉科技大学是个双非院校,非211,非双一流,湖北省属重点高校。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省重点大学,非211的一本院校,比二本的普通本科要好。

如果在我们山东,就类似山东科技大学这样的,需要以远超一本线分数上的本科院校。

谈到这个话题了,忽然想多说一句,当初我们那个年代,一本线还叫重点线,基本上过了重点线的学生,基本90%以上是能够去到211的,类似山师等这样的省重点只有几个学校,并且招生专业也只有几个在一本招生。而现在的一本线,相比来说有点水,你上了一本线,大部分时候省重点都去不了,更何况211,很多时候会去到普通二本。

第一、学校发展历史

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先为省部共建高校。

武汉大学是二期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也就是俗称的小211工程。2020年马上到期,不知道下一批还能否入选。

第二、学校特色

作为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一类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的摇篮。

武科大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安全等领域具备突出实力,拥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除了那几个211高校,湖北省其他高校表现相比来说不算特别出彩,武汉科技也是这样,比如B级学科有6个,山东科技大学有8个B级学科,其他省份的科技大学也有B+学科等等。

第三、就读体验

校名算是很奇妙的事,对外说说自己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很多人以为很厉害,因为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武大和华科......

毕业2年了,从武科大成功考入北大。回忆最多的就是学校图书馆,每年夏天都爆满,更有奇葩的拿着凉席去图书馆学习,因为实在太热了。

前天从朋友圈和微博上获悉,我校知名校友许大大为母校“献上”2000万。。。。湖区主楼貌似改名为了恒大楼(原来恒大的老总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在湖北的地位有点尴尬,本来是隶属于冶金部,和北京科技大学并称双雄。结果后来冶金部撤销,北科大被教育部领养继续当亲儿子,武科大被过继给湖北省,这差距就有了。湖北省本来自己就有个辛苦拉扯大的亲闺女湖大,对科大肯定不咋待见,经费和政策扶持差距显而易见。

第四、学校排名

学校在湖北省排名第十或者第九的样子,全国排名100多。

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全国有800多所本科院校,大部分都有硕士点,但是只有300多所学校有博士点,武汉科技排名全国100多名。

第五、武汉科技就业情况

升学率:2018年30%,在一本院校中除211之外,还是不错的。457 名毕业生就读“985”高校,占升学毕业生总数的 30.28%;326 名毕业生就读非“985”其他“211”高校,占升学毕业生总数的 21.60%;35%升入本校。

就业率最高的是:化工学院、理学院和医学院 最差的是管理学院

其中34%的去到了制造业、16%去到建筑业、15%去到胡亮网行业,这三个行业占到了总体毕业生的65%

招聘人数较多的单位:中国建筑、中国铁路、中国交通、钢铁企业等等。


煮酒论高考


武汉科技大学怎么样?他在本科一批招生,湖北省省属院校中实力不错,他曾经直属冶金部,他是一所有医学院的工科强校,下面缪老师来详细介绍那些过往的历史、擅长的学科、多彩的生活和纷扰的八卦。

一、过往的历史

武汉科技大学的历史,在武汉各大高校里面算得上比较悠久。最早能追溯到1898年的公益学堂,到现在100多年的历史了。

曾经的武汉科技大学,是响当当的部属院校,隶属于冶金部,跟曾经的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相同。

与他们不同的是,冶金部撤销后,这两所学校直属了教育部,而武汉科技大学现在是属于湖北省管理。

在1958年的时候,学校名字是武汉钢铁学院,后来在1995年,将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和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为了“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也从这时候开始,他正式拥有了医学学科。

即便在目前,放眼全国同档次工科为主的院校中,拥有医学院的也并不太多。这算的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和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两所三甲医院,都是学校的直属医院。

二、擅长的学科

作为曾经冶金部下属的大学,学校的工科自然是相当强大。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评估结果比较好的学科有这么几个。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学科评估结果是B,安全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是B-。

学校的材料科学、工程学两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在除军事学之外的所有12个学科门类中,学校的管理学和医学算是除了工学之外的亮点。

三、多彩的生活

学校的新生校区在黄家湖校区,新生都在这里上学,高年级后部分同学会回到老校区去就读。

黄家湖校区相比老校区更加宽敞,图书馆更大,建筑更新,住宿条件也更好,四人间、上床下桌,有空调,算得上武汉地区中上游水平。但是新校区的交通的确不如老校区便利,去趟市里要小一个小时。

目前的新校区周围,已经不像早些年那么荒僻,配套设施已经不少,商业设施、电影院、餐厅等等,学校周围都能见得到。

作为一所风评不错的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的学风不错,虽然说有些刻板(强制早晚自习、晚上有门禁)。

四、纷扰的八卦

武汉的各大高校里,武汉科技大学的名字经常跟湖北大学联系在一起,两所大学的综合实力相近,武科大的工科占优,湖北大学文理更佳。

在2005、2006年的时候,学校曾经的校长刘光林、书记吴国民,先后因为受贿被查,这也算是当年一大新闻,至今全国范围内,书记校长同时落马的,也难得一见。

武科大有一位著名校友,只要你关心中国房地产市场,或者关心中国足球,一定就会知道他的名字——许家印。

总结一下: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属院校中,实力很不错的一所大学,以工科为主,医学和管理学也不错。如果是你,会选择他作为你的目标吗?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缪老师妙笔生花


1. 校名。 校名算是很奇妙的事,因为在外,说自己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很多人以为很nb,原因是很多人第一印象里分不清武大和华科。

2. 校园。截止到15年,武科大黄家湖校区算是省部重点大学里最靠南的大学了(本部在武汉北部青山区,一南一北简直了),1公里以外就是远城区江夏区。 所以,苦了当年很多周末想进城的孩子们,能想象坐538到街道口要2+小时吗。 现在黄家湖校园很漂亮了,有时回家还经过校门口的国道,看到对面的街也改建得非常高大上。

3. 专业。 这个学校算一本里面的三流大学,前身是武汉钢铁学院,听说冶金、机械、化工很屌,其他专业不知情。

4. 妹纸。 大概只占1/4,看北苑的宿舍楼分布,07--09年是这样,不知道现在如何。

5. 食堂。很多人都吐槽自己学校食堂多么奇葩,但武科大的食堂绝对的良心。真心怀念那个时候的食堂 ,一顿3.60¥就可以吃得很不错了,那时候几乎很少在外面吃饭。 想想现在的工作餐,心塞。 大三搬到本部,只是毕业的时候在本部食堂领了一份餐盒。

6. 图书馆。 又是一个心塞的话题,入学时,湖区还在施工,图书馆没建成,所以几乎没去过, 等到大二,终于建好了,天热的下午就去图书馆蹭空调,没事一般也不去,去干啥? 然后没享受多久,搬到本部去,小的不能再小的图书馆。当然那个时候大三了,要懂事了不是,所以没事就去图书馆看看书,呵呵。 现在想想都觉得贱,有好环境的时候不珍惜。


听伍说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首钢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省部"共建地方高水平大学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员,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优秀高校,湖北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为现名。

截至2015年11月,武汉科技大学有青山(本部)和黄家湖个主校区,此外还有洪山校区,占地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15万平方米;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300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亿元;建有32个研究所、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附属天佑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孝感中心医院,武钢总医院,武汉汉阳医院,武汉普仁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总编制床位数达7718张。

历史沿革

创始人张之洞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

1907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 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1922年, 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1927年, 省立二中、省立三中。

1935年, 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 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953年, 中南钢铁工业学校。

1954年,武昌钢铁工业学校;武昌建筑工业学校。

1958年,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等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等学校的传承与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始开办本科教育。

1963年, 武汉钢铁学院;武汉钢铁学校;武汉冶金卫生学校。黄家湖校区

1965年, 武汉钢铁学院;武汉钢铁学校;武汉冶金医学专科学校。

1978 年,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点授权单位。

1979年, 武汉钢铁学院;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二技术学校;武汉冶金医学专科学校。

1983年, 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冶金建筑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专科学校。

1993年, 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隶属于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

1999年4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1]

折叠师资力量

武汉科技大学截至2013年,该校有教职工2675人,其中专任教师1838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比例超过80%,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比例为59.29%。学校拥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3人、“长江学者”1人、“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项目2项,湖北省“百人计划”9人,“楚天学者”60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30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6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6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学校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300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校;教学设备精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6亿元;建有32个研究所、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


新家小能手


我最近正在对湖北的相关高校进行课题研究,借此机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对有意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高考考生、考研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武汉科技大学,创办于1898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首钢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省部"共建地方高水平大学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员,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优秀高校,湖北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下面将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及科研机构等方面进行介绍。

师资力量

截至目前,学校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41人;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比例超过59%。 拥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6人、“长江学者”1人、“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项目8项,湖北省“百人计划”9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2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学科建设

1)学科点数量:

学校有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学、钢铁冶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化学工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控制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工业工程、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安全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工程、物流工程)、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工程(MBA)、社会工作硕士(MSW)、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艺术(工业设计)、翻译(英语笔译)

2)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钢铁冶金、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应用数学。

教学建设

学校设置69个本科专业。

王牌专业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科研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自动化与工程技术教育部研究中心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重点实验室
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煤炭化与新型碳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冶金装备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工业系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中心
高效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中心

湖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工业炉先进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智能制造装备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

推荐专业

1)有意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高考考生可以选择以下王牌专业: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有意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考研考生可以选择以下优势学科:

材料学、钢铁冶金、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应用数学。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是有态度的童桐,专注于高考、考研及就业。


叶柳山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是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发展历史: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源于1898年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1995年,由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为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齐备,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71个本科专业,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

武汉科技大学优势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材料学

省级重点学科(10个):材料学、钢铁冶金、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应用数学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


武汉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武汉科技大学科研水平: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等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和特色。学校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自2007年以来,共获得18项国家科技成果奖 。
武汉科技大学的全国排名:

版本一:校友会版关于武汉科技大学排名:

在校友会版大学排名中,2019武汉科技大学全国排名171位,省内排名第10位。
版本二:最好大学版关于武汉科技大学排名:

在最好大学版排名中,2019武汉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131位。
你认为武汉科技大学怎么样呢?欢迎留言讨论!


实用办公技能


武汉科技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共同参与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优秀高校,湖北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为现名。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校园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15万平方米。

武汉科技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教学与研究型高校,国家一类重点院校。湖北省省属高校的排头兵,综合实力一直处于湖北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6年获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奖排名居全国地方高校第二,就业率稳定,口碑赶超众多部属重点高校。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优势突出,特别是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等行业具有较为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近五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486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80余项,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被誉为“中国钢铁企业家的摇篮”,学校重视立足行业显优势,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武钢、攀钢、重钢、涟钢等20余家大型企业和湖北省有关地市州 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成立了“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韶钢-武科大炼铁技术研究所”,设立了“武钢奖学金”、“涟钢奖学金”、“首安奖学金”、“濮耐奖学金”等13项社会奖学金。学校还成立了董事会,第一届董事会有33家企业,第二届董事会由51家董事单位组成,董事单位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冶金、机械制造、医疗、建设、金融、科研设计、教育等12个行业,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推进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学校现有青山(本部)和黄家湖两个主校区,另有洪山和汉口两个分校区,占地面积180.39万平方米(2705.81亩);校舍建筑面积103.94万平方米;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624人,其中专任教师1577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比例为82.38%,教授、副教授比例为50.87%。其中,有双聘院士5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4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人,“楚天学子”1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17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61人。 学校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277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校;教学设备精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亿元;建有32个研究所、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武汉科技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现设置有15个举办本科教育的学院(部),56个本科专业。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排名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再次跻身全国高校前10名,14个一级学科全国高校排名前50名。学校是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拥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具有材料学、钢铁冶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化学工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个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