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甘肃,简称甘或陇,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一名是如何得来的呢?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行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此话又以何为根据呢?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相接的缓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大地湾遗址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遗址面积约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大地湾遗址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备受考古界关注。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遗址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1.7万多件,清理房屋遗址240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42个,窑址38个,墓葬79座,壕沟9条。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大地湾遗址对于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其他例证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三皇五帝他居首,伏羲在这里演成八卦。(天水卦台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广成子在此打坐修炼,黄帝曾来求学问道。(平凉崆峒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女娲炼石补天,曾穴居于此。(天水女娲洞)▲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周先祖不窋创建农耕文化,周祖陵引历代帝王祭奠。(庆阳周祖陵)▲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歧伯与黄帝合著《内经》,中医被称岐黄之术。(庆阳岐伯庙)▲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昔日秦非子渭水牧马,后有始皇帝一统统中华。(礼县秦第一陵)▲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前有飞将军抗击匈奴,后有小李陵蒙冤受屈。(天水李广墓)▲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汉末董卓乱政,贾诩乱武,姜维九伐中原。(临洮姜维点将台)▲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针灸鼻祖皇甫谧著成中国第一部针灸专著。(灵台县皇甫谧陵园)▲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李渊、李世民等皇帝,诗仙李白等多位李氏名人自称为陇西人。(陇西县陇西堂)▲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李梦阳名满天下为明代中期文学大家,复古派前七子领袖。(庆阳李梦阳亭)▲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拥有八千年历史的甘肃都有些什么呢?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大美西北,甘肃最美,中国西北游出发在甘肃。漂亮的甘肃境内旅游景点介绍,告诉你一个未曾领略的甘肃。甘肃由于地形特殊,旅游资源丰富,有高山、草原、湿地、雪山、沙漠、戈壁等,自然景观齐全。

01

五彩之山——兰州丹霞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在距离兰州市区60公里的玫瑰之乡——永登苦水。

02

雄关万丈——甘肃嘉峪关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千米;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嘉峪关市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市是中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

03

将军牧马——昌马水库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一条内陆河,名叫疏勒河,也是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甘肃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历时十年,建成了一座昌马水库枢纽及沿途十几座小水电站和下游百万亩农业灌区,此水库和下游的赤金水库及双塔水库联合调度,保证着河西粮仓百万亩良田的丰收。


04

云间翠岭——甘肃舟曲拉尕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拉尕山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地处昆仑山支脉岷山腹地,白龙江上游33公里处,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共有景点31处。拉尕山风景区内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是集藏寨、溪流、草地、森林于一身,融北国的雄浑磅礴与江南的婉约秀丽为一体的独特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北方少见的欧式原野风光,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白龙江南岸的青山秀谷中。

05

世外梨园——古镇什川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位于甘肃兰州东北方向的皋兰县,有一个被誉为“世外梨园”的古镇——什川。什川镇位于兰州东北部约20公里处,黄河穿腹而过,这里盛产瓜果,俗有塞上“小江南”美称。母亲河“黄河”在这里掉头北上,给这方水土留下亘古不变的沃野。南北有青山作屏,东西有湍流横亘,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不过,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里有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万亩梨园。

06

陇上明珠——桑科草原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县城西南1公里处,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间)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优雅,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风光。

07

道教名山——平凉崆峒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传说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崆峒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08

天马曾来——马蹄寺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


09

林间胜景——定西贵清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贵清山位于甘肃漳县南72公里处是陇中黄土高原最为奇秀的自然风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被誉为陇中的“小华山”、“贵清仙境”。因其绵延长达18个村社,故有“贵清十八村”之说。贵清山为石灰岩地带,群峰林立,怪石如云,森林公园林地面积3.2万亩,原始森林遍布,有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500余种,被誉为天然植物园。

10

水天一色——金塔胡杨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金塔胡杨林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胡杨林周边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枣树、白杨树和红柳等西北特色树种,总面积达8万亩。

11

云中漫步——迭部铁尺梁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铁尺梁藏语叫铁杰日,意为额中间山。此山系迭山主脊东延,岷代公路盘山而下,从山底至山顶大小27盘长17km。可谓省是甘肃内公路盘山之最,亦是公路建设中的一大奇观。铁尺梁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城东南30公里 处的达拉沟,达拉河南北穿透岷山,一谷勾通甘川,成为岷山山脉中的一条通川古道。唐朝将领李道彦进袭吐谷浑,元世祖忽必烈镇云南等运兵征战,均经此道入川。

12

人间仙境——扎尕那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扎尕那(扎岗囊)藏语意为“石匣子”,位于如今的甘肃迭部县西北28公里处,益哇乡的最上部。没有解放以前是属于卓尼县杨土司的四十八个旗(藏语称为玛日)之一。

13

上帝的调色板——张掖丹霞地貌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10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

14

藏地门户——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甘南藏族自冶州卓尼、临潭两县境内,东邻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西接合作市,北与临夏、康乐毗连,总面积794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3%,植被覆盖率92.0%。该区属湿润的高原气候,特点是高寒湿润,气温年差较小,月差较大,雨热同季,垂直差异显著。

15

天工匠作——黄河石林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黄河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规模宏大,占地约10平方公里。景区内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颇具天然大园林神韵。黄河石林生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 。

16

东方微笑——天水麦积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17

汉家马厩——甘肃山丹军马场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

18

净土松涛——天水仙人崖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仙人崖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天水市东南65公里处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石窟的东北方向,始于南北朝,据今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称“华严寺”, 明代永乐皇帝赐名“灵应寺”。相传此处过去常有高人隐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

19

陇右名胜——兰州兴隆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区东南45公里的榆中县境内距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总面积29583.6公顷,海拔界于1800-367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1℃,年降雨量621毫米。。兴隆山两峰耸峙,一水中流,历史上誉其高峻,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境内奇峰叠翠,飞泉流湍,林木苍郁,风光旖旎。

20

南山牧马——甘谷古坡草原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古坡风景区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南部藉河上游,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古坡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系秦岭山脉之余脉,最高海拔2716米,最低1760米,相对高差951米。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4℃,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600—1800小时,无霜期90—140天。

21

梦里驼铃——敦煌鸣沙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敦煌鸣沙山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五公里处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沙峰起伏,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称为“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长40公里、宽20公里,最高处约250米,全山积沙而成。山峰陡峭,背如刀刃,山麓有翡翠般的月牙泉。出敦煌城向南6公里,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鸣沙山。

22

佛道一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康乐、临潭、卓尼、临洮、渭源5县接壤地区,是黄河一级支流——洮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水源涵养作用明显。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9′59″~103°50′26″,北纬34°54′17″~35°01′46″间,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3

北地南国——武都万象洞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以南白龙江沿岸的桦林山腰,距陇南市政府所在地7公里,据地质专家考证。该洞己有2.5亿年的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规模之宏大,艺术价值之高,可与举世闻名的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相媲美。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位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

24

净水明湖——文县天池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陇南市文县以北约100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致使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九道大湾和一百零八个小湾,方圆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积80公顷。

25

风电之都——甘肃瓜州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甘肃省瓜州县地处茫茫戈壁,因风能丰富被称为“世界风库”。如今,在瓜州人的努力下,昔日“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风害正被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瓜州的“风库”,成了绿色“金库”。

26

阿尼嘎卓——马牙雪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西部,距天祝县城西部35公里处,年均气温-6.5摄氏度,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本地人称白嘎达山。主峰白尕达,藏语称伦布什则,意为最高的须弥山,海拔4447米。

27

青山古树——陇南官鹅沟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官鹅沟在甘肃省宕昌县境内,全长32公里,总面积约176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1%,沟内有色彩斑斓的湖泊,和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有高耸入云的险峻峡谷,和从山顶或半山悬崖上直泻而小的大小瀑布,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

28

大漠驼铃——巴丹吉林沙漠(甘肃境内)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和甘肃境内一部分,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每年吸引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29

洁净之地——梦柯冰川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梦柯冰川又叫老虎沟12号冰川,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祁连山区面积21.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地区共有冰川44条,面积共54.3平方公里左右,有“透明梦柯”之称,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大雪山。“透明梦柯”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它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坡度较平缓,冰面坡降为3度到6度,人员容易进入、攀登。粒雪区最大坡度数26度,没有雪崩危害。

30

冰雪润物——祁连山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祁连山阻止了内蒙古的沙漠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然而祁连山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31

高峡平湖——莲花古渡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浩浩荡荡奔流而来的黄河,被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拦腰截断,驯服在高峡深谷之中,形成一望无际的湖面,东起刘家峡大坝,西南至炳灵寺,连接永靖、东乡、临夏、积石四县,湖岸线长55公里,最宽处6公里,湖容量5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66平方公里,水面达20万亩,以"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著称。

32

横岭桥山——庆阳子午岭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子午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位于著名的董志原和洛川原之间的抬升山地,东北部与白于山、崂山相望,南部与渭北高原相连,其北部从甘肃华池以北北西一南南东方向延展至黄陵境内的蛐蜒岭以南分成近乎东西两支,伸入洛河和径河源地,并构成径洛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33

定西好去处——狼度滩湿地草原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茂,野生动物甚多,经常有狼在这里觅食饮水,狼渡滩因此而得名。境内道路宽阔畅通,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水清草绿,群草千姿百态,空气清新,环境优雅,蓝天白云,水天一色。这里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民风淳朴,是草原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特色产品,如蕨麻猪、贝目、冬虫夏草、大豆、青稞、燕麦等。

34

镍都碧水——永昌西大河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不是自夸,有史有据

西大河是金昌地区的母亲河之一,金昌地区的供水基本靠西大河水库和皇城水库,水的来源都是靠祁连山脉冰川的雪水融化汇集到两大水库中,在分流到城市供水管网中,在西大河水库周围有丰富的牧场,这里曾经拍过电影《牧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