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被打亂的童年順序,只會結一些早熟的果子,且很快就會腐爛

盧梭曾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順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


盧梭:被打亂的童年順序,只會結一些早熟的果子,且很快就會腐爛

01 有人告訴我,你的孩子是不是傻。

喬治曾經是一個很多方面都慢半拍的孩子,小時候,當別的小朋友都會翻身的時候,他不會。當別的小朋友都會坐的時候,他也不會。當比他小的小朋友都學會走路的時候,他還站不起來。當別的小朋友都可以自由對話的時候,喬治只會說雞蛋和一二一。

在這個過程中,我聽到了很多不太友好的言論,有人對我講過,你的孩子是不是傻?還有人問過我,你家孩子是個啞巴吧?

其他的說實話,我不是很擔心,因為沒有多長時間,喬治就學會了,但是唯獨這個語言,孩子就是不開口,兩歲了,還不說話,我心裡還是嘀咕。

例行體檢的時候,我諮詢了醫生,醫生綜合評估下來,對我講,不要擔心,不出三個月,就開口了,三個月之後再來複查,不過你家孩子應該不需要再來複查了。

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盧梭:被打亂的童年順序,只會結一些早熟的果子,且很快就會腐爛

02 晚開的花朵。

《阿虎開竅了》是中文版,原英文名叫《Leo the late bloomer》,字面意思就是晚開的花朵。

《阿虎開竅了》書中的主人公阿虎,什麼事都做不好,他不會讀書,不會寫字,不會畫畫,吃東西邋里邋遢,而且他一個字也不會說。

“阿虎怎麼啦?”阿虎的爸爸問。

“沒什麼呀,”阿虎的媽媽說,“阿虎只是開竅晚了些。”

“晚開竅總比不開竅好。”阿虎的爸爸想。

白天,爸爸盯著阿虎看,看他開竅了沒。晚上,爸爸也盯著阿虎看,看噶開竅了沒。

“阿虎肯定能開竅嗎?”爸爸問。

“耐心點兒,”媽媽說,“你總盯著他看,他就不會開竅了。”

於是,爸爸看電視去了,不再盯著阿虎看。

下雪了,爸爸沒有盯著阿虎看,阿虎還是沒有開竅。樹枝發芽了,爸爸沒有盯著阿虎看,阿虎還是沒有開竅。

有一天,時候到了,阿虎開竅啦!

他會讀書了!會寫字了!會畫畫了!吃東西乾乾淨淨!他還會說話了,不只說了一個字,而是整整一句話,他說——我都會了!

盧梭:被打亂的童年順序,只會結一些早熟的果子,且很快就會腐爛

對於這個慢半拍的孩子,當時最擔心的是要是一直不開口怎麼辦,這個殘酷的世界,他以後要獨自面對的時候,有多難。

我很慶幸我當時看到了這本繪本,有時候真的是感慨,繪本很多時候不是給孩子看的,而是給我們自己。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對於喬治整體的發展,都放鬆了,我開始堅信,他有他自己的人生軌跡,除了一些原則性問題,我對他的養育方式,也變得寬鬆起來。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講話可以逼孩子開口,不要充當高級翻譯的角色,但是這一點在我家孩子身上是行不通的,喬治從小就有一點,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堅決拒絕,這一點真的是隨了老母親。

索性由他去,同時我也告訴他,不想說話的時候,可以不說話。

我要做的,就是帶他到處瘋玩。除了霧霾嚴重的天氣除外,剩下的,不管颳風下雨,氣溫如何,只要他想出去,那就出,期間最遠的,帶他去大連看海,那幾天,他幾乎不落地,我白天平均抱他十個小時到處逛,竟然也扛下來了。

果真,這種散養、瘋玩的方式,不到三個月,喬治開口了,現在可以和大人交流,還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英文詞串。


盧梭:被打亂的童年順序,只會結一些早熟的果子,且很快就會腐爛

03 本真的童年。

如果說過去的一年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那大概就是讓孩子像個孩子,有本真的童年吧。

成年人的世界太浮躁了,忙著升值加薪、忙著換更好的車、更大的房。

我們間接的把這些觀念傳給孩子: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要趕早,要學習更多技能。

成年人一旦劫持了孩子的童年,他們就會錯過更多的事情:田間的奔跑、滿身的泥巴、小小的冒險、偶爾的搗蛋……

前陣子我發現了一個美術機構,他們的辦學理念就是讓孩子利用家裡那些不用的東西,帶到學校去,通過孩子他們自己的想象力,由老師協助指導,做各種東西。還可以一起講故事,把故事畫下來。他們對老師的評價機制,就是所有孩子的作品,不能一樣,保護孩子的想象力。

去考察了一下,我有一點動心,但是後來又遇上了一個美術老師,她告訴我,藝術是玩出來的,多帶孩子接觸自然,多看、多感受,四歲以下沒必要去什麼藝術培訓班,讓自由塗鴉就可以了。

後者的觀念,我更喜歡。


盧梭:被打亂的童年順序,只會結一些早熟的果子,且很快就會腐爛

04 孩子報興趣班太多,警惕抽動症。

主持人李靜曾在某一節目中談到,大家都在報興趣班,也出現了一些媽媽覺得別人五花八門,她會責怪自己。她看過一個最多的,給孩子報了十個興趣班,同時十個安排著。

這種情況,我身邊也有很多,尤其那些發育略微遲緩的孩子家長。

專家指出,媽媽急著給孩子報興趣班,不管是不能輸在起跑線還是讓孩子有更多的玩伴,關鍵問題是不是孩子的興趣,還是這個只是媽媽的興趣。很多孩子之所以堅持不下來,一方面孩子小,扛不住那麼多事兒,另一方面從孩子大腦來講,他其實不可能同一時間,做很多事情。孩子長期睡眠不足,飲食也受到影響,情緒也會非常容易波動。

華東師範大學的教授寫到,我們成功的把孩子變成了抽動症患者。

抽動症簡單概括就是,有些孩子的面部表情突然不停的眨眼睛、歪嘴。

媽媽可能需要未來十幾年來恢復孩子本來的狀態。

盧梭:被打亂的童年順序,只會結一些早熟的果子,且很快就會腐爛

總結。

對於孩子的養育,我們父母首先要放鬆自己。讓孩子儘可能沿著自己的生命軌跡去自己探索、認知,教育是一種等待,等待是更有耐心的愛。

我想,這是我這一年最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