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新婚三天後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國是一個擁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文化大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首當其中的是婚俗文化。儘管時代在變遷,但是

像三媒六聘、定親、送日子、迎親、拜堂、洞房花燭夜、回門、謝媒等傳統結婚習俗,在當前許多農村地區依然保留著。今天農村娃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結婚之回門的習俗,為什麼在農村新婚後三天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呢?這裡面啥典故事和講究呢?

在農村,新婚三天後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看完你就明白了

新婚後三天,新娘要帶著新郎回到自己家裡,稱之為“回門“,很多婚姻的過來人,可能都經歷過”回門“,但大多是移風易俗,看到別人新婚後三天回門,自己也就第三天,一直以來,很少有人打破這個傳統。農村娃曾問過家裡的老人為啥要結婚三天後回門,老人也是一知半解,就以這個規矩是古人定下的來搪塞。後來,農村娃還是通過查閱資料,才知道了這裡面的一些講究。


在農村,新婚三天後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看完你就明白了

首先,在古代結婚,一般都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像現在有些古裝電視劇裡寫的,古代也可以自由戀愛,那種情況是極少的。大多數男女在結婚前根本沒看過面,完全不認識,男的不知道女的長啥樣,女的也不知道男的長啥樣,其相貌品性等全靠媒婆介紹。有些媒婆受利益驅使,都把對方說得非常完美。不僅男女雙方沒見過面,各自父母也是沒見過兒媳和女婿的面。所以,為了讓孃家人知道自己找了個啥樣的如意郎君,就讓新娘婚後帶著新郎回去見面,這才有了“回門”一說。

在農村,新婚三天後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次,農村雖然老古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也有“結婚不忘娘”的古訓,告誡人們無論是男女,結婚了都不要忘了娘。女兒也是孃的心頭肉,在古代,女子未嫁之前,一般都是待字閨中,從沒有離開過家。出嫁後再回去,是對父母的一種感恩之情,作為新郎是第一次去岳父母家,也是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同時,趁此機會,新郎也要同新娘家的親戚長輩見面,互相認識。

在農村,新婚三天後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古代,由於婚前雙方都不認識。新婚後,男方馬上就能瞭解女方的狀況。對於女方父母,心裡擔心女兒,迫切想要知道婚後女兒在婆家過得怎麼樣,開心還是不開心?所以婚後,就讓女兒帶著女婿回門,藉此機會和女兒說說悄悄話,瞭解新郎家的家庭狀況,新婚生活怎麼樣,新郎對她好不好等等。最重要的一點,在古代男女結婚年齡都比較小,有的十幾歲就結婚了,對於男女之事很多還不太懂。但這個問題又難以啟齒,於是便想出個好辦法,讓小兩口回孃家歇息歇息。為了讓女兒嫁過去能早生貴子,孃家的嫂子們趁機會悄悄傳授一些“男女經驗“也是很正常的。

在農村,新婚三天後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看完你就明白了

說了這麼多,有人肯定在問,說了半天,你還是沒有說為什麼是新婚後三天回門,而不是兩天呢?其實這個農村娃還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結過婚的人都知道,結婚是件非常辛苦和受累的事。新婚第二天,新媳婦要見公婆,還要到男方家的一些就近的親戚家走動,熟悉男方的家庭,根本抽不出來時間。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地方三天回門的習俗也有了變動。特別是現在遠嫁越來越普遍,即使交通再發達,跨了省份或國度,第三天也趕不回去。還好,現在通訊發達,可以隨時通過手機微信告訴父母婚後的情況。

寫在最後:關於新婚後三天回門也好,兩天回門也罷,其實是告訴出嫁的女兒,結婚後,走到哪裡也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小兩口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