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大點事,也要拿出來說說

放屁,簡單的說其實就是腸道排氣,它是腸道菌群代謝活動的結果。一個“優秀”的屁,應該做到無聲、無息、無味、無蹤,沒有存在感就是它最好的存在。可偏偏有的屁又響又臭,就容易引起尷尬了。


1.臭屁是怎麼來的?


大多數的屁是由大腸桿菌和你腸內的其他細菌創造的。這些細菌吃著你體內發酵的食物,然後一起微觀地放屁;屁的成分主要包含59%的氮、21%的氫、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氣。所有這些氣體都是無味的,但其中還有不足1%是由微量的其他化學物組成,比如氨和糞臭素,這些化學物會散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刺激性氣味。每一億份空氣中只要有一份此類氣體,人們就能聞出。

屁大點事,也要拿出來說說

臭屁的罪魁禍首是吲哚和硫化氫。它們是發酵蛋白質、脂肪等動物性食品以後產生的氣體。這些代謝物不僅有惡臭氣味,還對身體有害。如果吃得太多或者身體消化、吸收功能不太好的話,食物經過腸道的時候還沒有被完全分解,就會被大腸裡的細菌纏住,強制分解出氣體和含硫化物,從而形成臭屁。


2.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屁?


接下來說一下導致臭屁多的常見原因:

(1)細菌失衡:腸道細菌會對人們所吃的食物進行發酵,腸道內的菌群組成發生變化,腸道內細菌失衡,排氣就會增多。

(2)飲食結構可能不合理:動物性蛋白和脂肪攝入得太多,自身消化吸收不完,大量留給結腸中的腸道菌,最後被髮酵轉化成有毒的代謝物和氣體。

(3)大量進食乳製品:人體內用於消化乳製品的乳酸酶的數量會有所減少,因而過多食用這類食品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排氣增多。

屁大點事,也要拿出來說說

(4)進食速度太快:如果你吃飯的速度太快或邊聊天邊吃飯,就有可能吞嚥下大量的空氣。當你吞下大量的氣體之後,自然也會生成更多的氣體。

(5)便秘:當糞便在腸道中無法移動時,細菌在人體系統內堆積的數量越多,發酵後排放出來的氣體也就越多。


3.如何減少臭屁的產生?


知道了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就不那麼難了:

1.儘量少吃易產氣的食物。

(1)根莖類:白蘿蔔、紅薯、土豆、芋頭等。纖維素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容易堆積在腸道中產生氣體。

(2)豆製品:大豆、豆腐、豆漿、豆乾等。豆製品含有大量的“大豆低聚糖”,而人體缺少分解這種糖的酶,但是它們可以被腸道里的細菌利用,產生大量的氣體。

(3)肉類:尤其是紅肉含硫豐富,分解後會產生含硫化物,會讓你的屁變臭。

(4)刺激性食物:大蒜、洋蔥、韭菜等。

屁大點事,也要拿出來說說

2.堅持“多菜少肉七分飽”原則

3.食不言,細嚼慢嚥

4.吃健脾養胃食物:山藥、黨參、茯苓、白扁豆、陳皮、砂仁、白朮(炒)等。

5.適當補充益生菌,促進腸道菌群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