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美國國稅局把國民的收入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主動收入——即我們大多數打工族的工作勞動收入;被動收入——不需要再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自動收入;組合收入——通過整合資源賺取的收入,比如公司老闆。

這與原新東方名師、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老師提出的三種個人商業模式異曲同工。

他在《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中提出了「賺取財富」本質上是「出售時間」的說法,而出售時間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一份時間出售1次,第二種是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第三種則是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李笑來老師的作品除了《財富自由之路》,還著有《把時間當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等多本暢銷書,現為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致力於讓一部分知識分子先富起來。

《財富自由之路》和一眾財富書籍相比,實用性強、脈絡清晰是它最大的特點,很多細節也讓人折服,在豆瓣上也有著8.7分的高評分。

那麼如何實現財富自由之路呢?「選擇」、「學習」和「自我」是這本書的三個關鍵詞。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正確的「選擇」:避險而不是冒險

老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到今天依然適用。

我們都知道人生的路其實是由不斷的選擇決定的,但是其實絕大多數人在做選擇上毫無能力,因為他們總是找錯重點。

比如在學生群體裡很多人都會選擇做服務員來兼職賺錢,美其名曰增加社會經驗,但是卻在用寶貴的休息時間來交換,更有甚者選擇放棄一部分課程的學習時間。最後確實得到了暫時可以自給自足的生活費,卻在畢業時拿不到學位證書這張社會入場券。

他們的選擇,就錯在了把「當下的收益」錯當成了生活的重點,忽視了「為未來做鋪墊」才是更值得付出的財富。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那麼正確的選擇是什麼呢?

笑來老師講了一個關於“風險投資”的理解。

我們大多數人往往望文生義,常常會認為風險投資的重點在於敢於去冒風險。


但是事實上風險投資通俗來講,其實是鎖定一個增長最為迅猛的領域,然後在那個領域裡投資很多有可能超速增長的初期企業,來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從概率上保證總體風險降到最低。


所以說風險投資的模型設計,其實是為了避險而不是冒險,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思考致富》裡寫:我們始終都一定要看到「失去」了什麼,而不僅僅是「得到」了什麼。

行動者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避險,而不是如何冒險上。是本書對於正確的選擇的觀點。

比如「創業」方向的選擇原則可以概括成三個詞語:「高頻,剛需,大市場」。

比如給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最好不要選擇容易被人工智能浪潮所淘汰的行業。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同時,作者還提出了「多維度發展」的建議,類似比較流行的「斜杆青年」的概念。

也就是不求處處突出,但起碼要在一個甚至多個維度上處於優異的位置,這樣,多維度的意義就開始以幾何級數增長了。

在多維度競爭的過程中,如果你在每個維度上的水平都超過了及格線,也就是超過了這個維度裡60%的人,那就很了不起了。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但是,永遠不要認為有一勞永逸的事情,無論是誰在什麼時候作出的選擇,最終都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所以,即便選擇足夠正確,最終也不一定會獲得長久的成功,我們一步步作出分岔路的選擇意義在於提高勝算。

高質量的選擇者,從來都不是「什麼都想到了」,而是儘可能做到了想到那些「必要的條件」。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真正的「學習」:重複和應用才是重點

無論什麼事都是有「方法論」的,越是重要的事,越是必然有方法論存在,而且越是必然有更好的方法論存在。

面對對未知和未來的焦慮,靜下心來「學習思考」,習得「方法論」是永恆的最優解。

那麼如何做到「真正的學習」呢?

可能你會說「讀書」,讀得越多越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很多讀書達人的成就僅僅止步於此呢?

著名的“17天背詞法”的創始人新東方資深名師楊鵬認為:讀書輸入確實是一個必要的「學習」過程的開始,後面的內化和應用才是重點。

他的《17天搞定GRE單詞》賣得火爆、廣受讀者好評的原因,就是把這一點研究的很透徹,17天的核心就是根據科學的記憶曲線不斷的內化和重複,來搞定海量的難懂單詞。


所以,真正的學習過程應該是:

「第一步:輸入最少必要知識→第二步:重複/內化→第三步:生產/應用」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

1.千萬不要低估知識「內化」的複雜程度。

2.「應用」是很重要卻最容易被人遺忘的一步。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新習得的知識的內化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很多次的重複,需要很多次的應用,直至達到能夠不假思索完成的狀態。

重複與應用的次數如果不夠,內化過程沒有完成,「大腦皮層溝回」就會構建失敗,應該建立的神經元關聯也會不夠強以致斷掉,回到原本沒有關聯的狀態。

所以若是認定某個問題需要一個解釋,那就要不斷地思考、觀察、分析、總結、補充,再思考、再分析、再總結、再補充……

雖然這個過程很可能長達好幾個月或者好幾年,甚至"一輩子",但是你得出的結論不僅一定會進步,而且能夠精準地上升層次。

先博學才能融會貫通,所謂融會貫通,本質上就是在那些「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之間建立「清晰準確必要的關聯」。


我們看一個人是否聰明的依據,就是看他腦子裡有多少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還有看他腦子裡那些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之間有多少清晰、準確、必要的「關聯」。

一切的進步都不是一賦而就的,一切的進步在起點上只不過是“願望”而已。

實際上的進步是需要行動支持的——不僅需要行動,還需要「長期持續」的行動,即:在“肉眼可見”的成功發生之前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厚積才能薄發。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時刻以「自我」為中心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上文提到的同樣財富類的書籍《窮爸爸富爸爸》有句金句: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們是在耗盡一生去關注別人的事業並使他人致富。

《會賺錢的媽媽》裡也在大力提倡:時刻別忘了以自我為中心,關注自己的事業

笑來老師同樣認為:務必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給自己打工」的人。

一是因為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出售兩次,像我們開頭提到過的,一次把時間出售給老闆,換取薪水。另一次是把時間出售給自己,換取成長。


比如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學生的兼職選擇,如果他有給自己打工的意識,當工作與自身學習相沖突的時候,知道以自身的發展為重,自然就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二是要追溯於我們賺錢最根本的緣由——獲得自身生存的安全感。


而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對未來的清楚思考。同樣的,一個人所要自信的對象,應該是未來的自己。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那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

· 從職業選擇上來講,知名金融學者唐涯在《錢從哪裡來》裡提出了決定職業未來的事關於“推石頭”(可編碼的重複性工作)和“滾雪球”(創造性或者個體化的技能性工作)的選擇。

其中滾雪球的職業本質上就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選擇,它在專業技能的提升背景下不斷累積人脈,以至於收益越來越高,價值越來越大。

並且這本書中還提到,中國即將跨入萬元美金的中產社會,怕死,愛美,孤獨的消費趨勢創造了更多“滾雪球型”職業機會。醫生、人工智能工程師、心理諮詢、寵物醫生、美甲美睫師等,這些學歷門檻迥異,但是技能提升更依賴長期積累進化的職業來到了這個時代的聚光燈下。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 盤活自己的社會資源,最大限度打造共贏的局面。

作者認為自身和朋友的關係經歷了「依附」→「獨立」→「共生」三個階段,逐漸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追求進步」和「真誠熱情」與身邊的朋友不斷放大自身的優勢、打造共贏的局面。

所謂情商指的是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去創造共贏的局面,最好避免求人的狀態,這樣的關係沒有辦法長久。

所謂大牛就是那些有能力構建自己的世界的人,他們通過構建自己的操作系統,再配合行動,從而構建自己的世界。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概念都需要經歷時間的洗禮:審視、清理、升級,重新審視,重新清理,再次升級。

人生的終極問題是什麼最重要。

而對於整個人生來說,證明自己不重要,成長才重要。

就每個人生的階段來看,則也是由每一個反覆逼問的“什麼最重要”組成的,未來大於現在大於過去。

「我從來不問生活要什麼,生活給我什麼,我就用好什麼。」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真正過好自己的人生,用好自己的生活。


—END—



下一篇要分享的是經典財商啟蒙書籍:《窮爸爸富爸爸》,關注我 即可不錯過。


【我是豆沙,書評影評人,公共營養師,減重管理師。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 ,持續輸出原創好文,用書籍陪你持續成長,與未知為友,以成長為徑,話巡禮之年。】

《財富自由之路》:經濟寒冬下如何重新審視個人職業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