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抗戰時期的中國士兵


1938年5月,日軍佔領徐州後,開始積極籌劃武漢會戰。

此時,位於武漢的漢陽兵工廠,面臨建廠以來的最大危機。

自1894年張之洞籌建以來,漢陽兵工廠一直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綜合性兵工廠,在清朝,漢陽兵工廠是與江南製造總局、天津機器局並稱的前三甲兵工廠,在民國,漢陽兵工廠與瀋陽兵工廠、太原兵工廠並稱為民國三大兵工廠。

雖然漢陽兵工廠存在比較嚴重的國企病,但在民國時期,其綜合生產能力仍然穩居第二位,生產的明星產品“漢陽造”,因歷史悠久、產量巨大,堪稱當年國產武器的代名詞。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漢陽兵工廠


戰爭時期,兵工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對中國這種農業國家而言,兵工廠絕對是重中之重的保護目標。

可以預見的是,在日軍重兵攻擊之下,武漢是保不住的,但漢陽兵工廠必須保住。由此,漢陽兵工廠全廠20000多名職工、家屬和全部設備、材料、成品、半成品、廠房的鋼架、鋼窗、鐵地板等全部拆卸裝船,踏上了西遷大後方之路。原廠址夷為平地。

與漢陽兵工廠齊名的另外兩大兵工廠卻沒那麼幸運,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瀋陽兵工廠被日軍完好佔領,成了日軍侵華戰爭的主要兵工基地之一,太原兵工廠只運走1000多部小型機床和200多臺動力電機,其餘設備(佔絕大部分)悉數落入日軍之手,日軍甚至將數千部較好的機器運往東京、大阪、瀋陽、大連等地生產軍火和軍用物資。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漢陽兵工廠生產車間


由於兵工廠規模太過龐大,且運輸能力有限,漢陽兵工廠採取的拆分轉遷辦法,其中火藥廠和步槍廠遷到了重慶,漢陽兵工廠鞏縣分廠遷到了湘西煙溪(今湖南安化縣),子彈廠、機槍廠、手榴彈廠、機器廠、動力廠遷到了湘西辰溪(今湖南辰溪縣),漢陽兵工廠由此解體。

隨著戰事的發展,遷到湘西的兵工廠之後又經歷了遷移與整合,其中一部分遷到了重慶,一部分因日軍佔領宜昌而被迫折返,仍留在湘西。

為了躲避日軍偵察,強化保密性。兵工廠拆分轉遷之後,兵工署(國民政府統一管理兵工廠的機構)對各廠進行了更名,其中遷到辰溪的分廠改稱為第一兵工廠,遷到煙溪的分廠改稱為第十一兵工廠,火藥廠改稱為第二兵工廠,步槍廠併入從南京遷到重慶的金陵兵工廠,改稱為第二十一兵工廠,1939年留在湘西的所有分廠被重組為第十一兵工廠。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第二十一兵工廠(原金陵兵工廠)生產的重機槍和迫擊炮


經過一系列拆分重組,漢陽兵工廠作為一個名詞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它的實體則融入了整個抗戰軍工體系之中,持續為抗戰發光發熱。

漢陽兵工廠的命運,只是抗戰時期兵工廠內遷壯舉的一個縮影。

早在淞滬抗戰之時,為長期抗戰考慮,上海鍊鋼廠、鞏縣兵工廠、金陵兵工廠、軍用光學器材廠籌備處、鞏縣兵工分廠、濟南兵工廠、中央修械所這六廠一所,率先拉開了兵工企業內遷的序幕。

武漢會戰期間,全國兵工企業進入了西遷的高潮期。按照國民政府的統一部署:相對先進的兵工廠一律遷到重慶及其附近(重慶集中了全國近80%的軍工單位),大後方的桂、滇、黔適當布點,同時,不放棄在株洲、衡陽一帶建立前線兵工生產中心點,方便及時補充前線。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西遷大後方途中的機器設備


美國人曾這樣形容抗戰時期中國波瀾壯闊西遷之舉:

“三千萬人被本能地驅趕著向西移動,路上崎嶇難行,沒有鐵路快車可搭,全世界目睹了人類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景象之一,史上最大的遷徙。凡是可以使用和搬動的東西都被中國人帶上路,1000多個工廠的機器,重達3億多磅,被用卡車運走,用牛車運走,以及扛在背上帶走,不給敵人留下任何東西。2000多英里的路程,向西2000多英里,每一條往西的河都載滿船隻,什麼也阻擋不了他們,即使是山谷裡的狹窄河流也一樣,運送比生命重要的機器往西行,旅程是以英里計,以英尺計,以英寸計,流著汗水一步步披荊斬棘,沒有火車、沒有船、沒有牛車的地方,還是有自動幫忙的人手,3000萬人往西遷移,往西離開侵略者,往西離開奴役與死亡,往西尋找自由。”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宜昌大撤退中的輪船


就這樣,在火與血的環境裡,中國艱難地組建起了軍工生產體系,為了持久抗戰奠定了武器基礎。

全面抗戰爆發時中國兵工廠實力

大後方軍工體系的建立,其重要性超乎想象。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武器裝備不能自給。抗戰前期,中國還能夠從外國購買武器,但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中國海上交通線和陸上國際交通線相繼被切斷,進口武器的渠道幾乎全部斷絕。

在這種情況下,數百萬中國軍隊的武器問題,只能依靠自己解決。

問題來了:大後方的軍工生產體系,能否滿足抗戰武器需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摸一摸抗戰前中國軍工的家底。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瀋陽兵工廠


九·一八事變後,為了應對未來中日全面戰爭,國民政府開始有計劃地整合、充實國防資源,到全面抗戰爆發前夕,中國的主要兵工廠如下:漢陽兵工廠、漢陽火藥廠、上海鍊鋼廠、鞏縣兵工廠、金陵兵工廠、濟南兵工廠、鞏縣兵工分廠、株洲兵工廠(籌建中)、中央修械所、軍用光學器材廠。

還有一批由地方實力派控制的兵工廠:太原兵工廠、廣東第一兵器製造廠、廣東第二兵器製造廠、廣東化學廠、廣西各兵工廠(柳州制彈廠,南寧第一、二、三機械廠)、重慶各兵工廠(重慶武器修理所、川康綏靖主任公署制彈廠、重慶電力鍊鋼廠、華興機器廠)等。

以上便是中國抗戰的主要家底(其他各省也有一些小型兵工廠和修械所,但體量太小,不一一羅列),除了太原兵工廠後來淪陷之外,其他各廠基本都保存了下來。


1937年2月,軍政部長何應欽在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做軍事報告時,談到了兵工製造和彈藥補給問題。報告顯示,當時的中國兵工廠能夠生產手榴彈、子彈、步槍、輕重機槍、迫擊炮、75mm~150mm各型號炮彈、10~1000公斤各型航空炸彈,以及毒氣彈、燃燒彈、照明彈,其中炮彈的引信、鋼鐵都能自造自煉,此外還能製造防毒面具、光學瞄準器、指南針、望遠鏡等。產量也是逐年攀升。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主要武器生產情況。數據來源於陸大鉞、唐潤明:《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兵工廠,陳濟棠主政廣東時,從德國進口了全套火炮、炮彈生產設備,使廣東第二兵器製造廠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火炮生產基地,其兵工廠甚至還能製造七五加農炮、七五步榴炮、一〇五榴彈炮。1936年兩廣事變後,廣東的兵工企業悉數被中央接收。

可以這麼說,除了飛機、坦克、裝甲車、大口徑火炮、軍艦等武器之外,常規輕武器中國基本都能自己製造。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戴防毒面具的中國軍隊


能否製造武器是一個問題,製造武器的數量和質量又是一個問題。在西遷之前,多數兵工廠一廠多能,講究大而全,什麼都造,但產品質量一般,效率也比較低,難以實現專業化生產。西遷之後,所有兵工廠被重新洗牌,根據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拆分重組,中國軍工因此實現了專業集中生產,大大提升了兵工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一方面,兵工廠高度集中於重慶兩江沿岸,水路發達,原料和產品運輸便利;另一方面,兵工署對所有兵工廠進行專業化的歸併整合,更利於彈藥器械的批量生產,也利於技術攻關和產品改良。

比如中正式步槍、輕重機槍的生產,集中於第一、第二十一兵工廠,迫擊炮及其炮彈生產,集中於第十、第五十兵工廠,子彈生產主要集中於第二十、二十五兵工廠,手榴彈、擲彈筒生產集中於第三十兵工廠等等。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抗戰時期重慶鋼鐵廠軋鋼車間


總之,經過一系列資源整合之後,大後方的軍工生產能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強化。

兵工廠產量能否滿足前線需求?

戰爭是一場巨大的消耗,尤其是持久戰爭。

相對於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而言,中國戰場的戰爭屬於低烈度戰爭,但考慮到中國當時的國力和戰爭的長期性,這種消耗依然是驚人的。

從全面抗戰打響到南京失陷的半年裡,“由軍政部及後方勤務部分別經發彈藥,概計數量,步機彈藥在二萬萬發以上”,國民政府戰前儲備彈藥幾乎耗盡。

以1937年11月為例,軍政部報告顯示,彈藥庫存只夠20個師作戰3個月。

我們看一下抗戰期間武器的總損耗與平均每年損耗情況: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數據來源於陸大鉞、唐潤明:《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


損耗量也直接反映出了戰爭的激烈程度。從表中可以看出,1938年、1939年、1945年是械彈損耗量最大的3個年份,其中1938年爆發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廣州會戰,所以這一年的炮彈消耗量達164.4萬顆,幾乎佔八年全面抗戰消耗總量的一半,1939年是冬季反攻,1945年是全面反攻,戰爭損耗尤其突出。

前期,雖然兵工廠搬遷影響了生產,但好歹還能得到部分外援,進口渠道也通暢,中期出海口被日軍封鎖後,斷斷續續的滇緬公路和之後駝峰航線,幾乎是杯水車薪,一切只能靠中國自己的兵工廠。

以下是抗戰期間,中國平均每月械彈生產和損耗的數量對比情況: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數據來源於陸大鉞、唐潤明:《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損耗大於生產的品種有:步槍、輕機槍、子彈、迫擊炮彈,這表明這些東西中國還無法做到自給自足,存在缺口。損耗小於生產的品種有:重機槍、迫擊炮、擲彈筒以及手榴彈、擲榴彈,這表明這些品種中國不缺,甚至供大於求。空白處則表明中國無法生產該產品或統計數據缺失。

我們再來看一下抗戰期間各年度械彈平均補充、損耗情況(注:表中的年度,指的是民國紀年,27對應的是1938年,依此類推):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數據來源於陸大鉞、唐潤明:《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


從表中可以清晰看到平均每年的損耗和補充情況,其中補充分為自產和援助、進口,而後兩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美國的援助主要提供給了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不在統計數據之內。這意味著上述的武器補充,幾乎都是中國自己生產的。

最後做個統計。抗戰期間中國大後方有兵工廠32家,其中總廠21家,分廠11家,主要分佈在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滇、黔、湘等省份,以上兵工廠共有員工87670人,機器22191部(1945年勝利前夕數據)。

全面抗戰爆發前,國軍有現役士兵170萬人,戰爭後通過擴軍,兵力長期保留在兩三百萬,中國軍工後方軍工生產體系雖然不能完全滿足戰場上各種械彈的耗損,但常規武器上基本能做到自給自足。從這個角度來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軍工生產對抗戰的最終勝利居功甚偉。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淞滬會戰中的中國軍隊


但是,由於沒有實現工業化,工業基礎太差,使得中國軍工體系在重武器方面遠遠不能滿足前線需要,比如薛嶽的第九戰區就一度處於連10門火炮都湊不齊的尷尬局面,這也直接影響了中國軍隊的戰力。我們常說的中日軍隊的武器差,主要體現在重武器上,輕武器方面,中日差距並不大。

抗戰期間,尤其是進入相持階段以後,中國軍隊炮火支援以迫擊炮為主,這種武器成本低、產量大、作戰靈活,是中國軍隊最主要的火力輸出,據統計,整個抗戰中有幾乎一半的日軍死於中國軍隊的迫擊炮之手。

一年生產510萬枚手榴彈:抗戰時期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操作迫擊炮

相關閱讀:


王兆輝、張亞斌:《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兵工生產情況論述》

陸大鉞:《抗戰時期大後方的兵器工業》

陸大鉞、唐潤明:《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

戚厚傑、奚霞:《抗戰中重慶兵器工業基地的形成及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