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二戰中,德軍最為得意的一把步槍就是STG44了,這把槍和別的步槍不一樣,那會兒是以栓動步槍為主,德國、蘇聯、美國等都裝備了大量半自動步槍,美國也有自己的全自動步槍。而德國人的STG44則是一把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今天咱們來談談,究竟是什麼促成了突擊步槍。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二戰以前,尤其是一戰,那會兒的戰爭以塹壕戰為主,雙方作戰部隊都拉著鐵絲網,縮在塹壕裡,拉開距離遠遠的對射。那會兒的戰爭打的是非常墨跡的,雙方使用的步槍也都是那種槍管長、威力大的栓動步槍,比如德國人的Gew98。那會兒,在塹壕裡對射,追求的就是射程和威力,對於火力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而隨著二戰的爆發,坦克飛機的廣泛應用,壓縮了步槍的使用空間。步兵跟隨在坦克後面前進,交火的距離也隨之縮短。這會兒人們通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最適合步槍射擊的距離是三四百米。這會兒各國也開始截短了步槍的槍管,用以適應新的戰場環境。

而光有栓動步槍和機槍還不夠,近距離作戰,這火力還是不夠。一戰時期,由於太長的栓動步槍並不適合在塹壕裡作戰,太長了,施展不開,火力也不夠。人們為了適應在塹壕裡作戰,推出了打手槍彈、高射速的衝鋒槍,德國的MP-18就是個非常典型的衝鋒槍,在咱們這叫花機關。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等到了二戰中,德國裝備MP38獲得了巨大成功,德軍開始大面積裝備,隨後又改進出了MP40衝鋒槍。同時期,各國軍隊也都大量裝備了衝鋒槍。一般來說,那會兒一個步兵班的標配就是一挺班用機槍+一到兩把衝鋒槍+栓動步槍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這個時候,步兵班的火力還是不夠用的。這會兒有一個問題,叫做

步槍威力過剩。一般情況下,栓動步槍的有效射程往往超過了500米,1000米的距離都可以給人致死。這看上去很威猛,但是實際作戰中的意義卻又不大。因為,通常情況下,交火距離是在三四百米,甚至是一二百米,栓動步槍又長又慢,完全不適用。

有人會說了,你不是有衝鋒槍麼,那個火力猛啊。衝鋒槍的火力是很猛,但是問題就又跟著來了,發射手槍彈的衝鋒槍射程太近,往往有效射程只有一百米,距離遠了,根本就打不到人。而班組內的班用機槍,數量又太少了。

總結一下就是,步槍射程太遠,火力不足;衝鋒槍火力足,射程近。這就導致了,在100-300米的這個距離上的火力不足,注意是火力不足,而不是火力空白。要知道,一二百米這個距離,其實都快貼臉了,直接很清楚的就能看清敵人了,非常需要火力的。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很顯然,"輕機槍+衝鋒槍+栓動步槍"這種配置往往還是不夠的,那會兒半自動步槍也已經逐漸成型了,蘇軍大面積列裝了SVT-40,美軍大面積裝備了加蘭德,這就直接讓步兵班的火力又上了一個臺階。東線的德軍和裝備SVT-40的蘇軍遭遇,往往會被打的懷疑人生。而德軍也根據SVT-40,參考了SVT-40推出了Gew-43。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但是,僅僅是半自動步槍,這個火力上,還是略顯不足,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火力夠用。1935年的時候,德國人為了彌補100-400米距離上的火力不足,開始重新設計槍彈,可見,德國人在這方面是很有前瞻性的。

在1941年的時候,德國人研製出了一種7.92*33mm的短步槍彈,比傳統的7.92*57mm步槍彈要短,裝藥要少。但是殺傷力同樣不低,單兵也可以攜帶數量更多的子彈。重點是,射程可以比衝鋒槍要遠得多。而與之配套的就是STG44突擊步槍。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1942年,德國人推出了MKb42自動卡賓槍,但是這個原型槍可靠性和精度都是有一定的問題。德國人後來採用了黑內爾的氣動方式和偏移閉鎖設計,又加上了瓦爾特的扳機組和閉膛待擊設計,測試之後,被德軍軍方選中。這把槍取得成功的時候,還是叫MP43,等到希特勒真正認可了,才有了他真正的名字STG44,從MP43到STG44,改變的其實並不大。

這把STG44使用的長行程活塞導氣,槍機是偏移式閉鎖。其使用的是7.92*33mm子彈,其有效射程則達到了300米,射速是每分鐘600發。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STG44的特點,很好的填補了衝鋒槍和栓動步槍之間的火力不足,它300米的有效射程比MP40衝鋒槍多了200米,比Kar98K的500米有效射程少了200米。但是300米之內的這個距離,恰恰又是最適合的射擊距離,火力夠用,而你98K的500有效射程意義又不大,畢竟500的距離都看不清人了。

等STG44投入到東線戰場的時候,和蘇軍遭遇,當時蘇軍手裡拿的是莫辛納甘和SVT40,交火中,STG44的火力優勢立馬就體現出來了。你蘇軍拿著半自動步槍又如何,咱拿的全自動步槍,你波波沙射速每分鐘900發能咋滴,我射程還比你的波波沙要遠,拉開距離看誰打誰。STG44到了東線,立馬給蘇軍一頓暴打,這下蘇軍也比較惱火:這德軍人手一挺機槍麼?而且,STG44還可以加上四倍的瞄準鏡,增加有效射程,還可以加上夜視儀,在夜間作戰。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只不過,STG44誕生的時候,德國已經日薄西山了,沒用兩年,德國戰敗投降了。而STG44的影響力卻從來沒有減弱,加速了戰後其他國家針對使用中間威力彈的突擊步槍的開發,尤其是蘇聯,畢竟被突擊步槍打的最疼。

其實同時期,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自動步槍,只不過,其他國家的自動步槍還達不到突擊步槍的級別,他們用的是全威力彈,比如美軍用的M1918 BAR,使用的是.30-60全威力彈,後坐力非常粗暴,射程是夠遠,但是槍管子又太長,美軍都是拿著當班用機槍用的。而德軍的STG44則是論證了,中間威力彈在突擊步槍中的使用是非常合格的。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蘇聯被刺激的最狠,戰後,蘇聯也是推出了自己的突擊步槍,就是AK47,這把名副其實的槍王。使用的是7.62*39mm子彈,同樣是中間威力彈,射速也是60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也有300米。

而同時期的美軍則不同,他們還在鼓搗著自己的全威力彈的自動步槍。在開發M14的途中,美軍高層明確表態,不要中間威力彈,不要小口徑。畢竟,當年STG44主要突突的是蘇軍,西線的美軍被突突的沒那麼狠。坐在美國本土的那些大老爺們,壓根也沒怎麼重視中間威力彈的使用。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於是乎,使用7.62*51mmNATO的M14就來了。結果,美軍到了越南,就被北越軍隊的AK47一頓暴打。先是因為M14加了快慢機鎖,射速低,後來一部分打開了全自動,依舊打不過AK47,原因是後坐力太大,士兵hold不住,子彈全打飛了。而AK47則因此一戰成名,這是AK的成名之戰,同時也刺激了美軍。

而M14在越南的失敗,也證明了,全威力彈的步槍並不適用未來的軍隊作戰,不能作為一個制式步槍去使用。而這失敗並不妨礙M14是一把好槍,如今,美軍將M14改了改,改成了精確射手步槍,重新拿出來,投入到步兵班當中。其使用的全威力彈,射程要比5.56*45mmNATO要遠,很好的又彌補了突擊步槍的不足。

德軍:衝鋒槍射程太近了。指揮官:我給你一把突擊步槍,跟他拼了

阿富汗美軍使用的M14EBR

其實,正是STG44和其中間威力彈的成功,給後來的突擊步槍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踐的基礎。其實根本上,是飛機坦克等武器的應用,遠距離的,飛機大炮坦克去解決,近距離的,步兵跟著坦克衝上去解決問題。飛機坦克的使用,壓縮了步槍的交火距離,也間接的促成了突擊步槍的成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