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穴位應用詳解

大家好今天依靠自己的專業為大家講解一個穴位。

合谷 是中醫臨床使用最多的穴位之一。被稱為四大宗穴之一,足見在經絡體系中的獨特性。

一所屬經絡

合谷是大腸經上的原穴,經絡循行“上接手太陰肺經於食指,下接足陽明胃經於鼻旁。經脈分佈於食指、上肢外側前、肩前、頸、頰、鼻旁。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經筋分佈於外部。”

合谷穴位應用詳解

二找穴位

很多人在這個地方有分歧,因為很多書標的地方有差別,會造成學習者穴位找不準從而療效會差別很大。

1《中國針灸學》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拇指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母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所指處是穴。

就是第二掌骨中點或者是拇食指靠攏的最隆起處

2《針灸大成》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過為原,虛實皆拔之。

古書所指比教科書偏後,在拇食指結合處靠前。

合谷穴位應用詳解

3根據現在流行的應象理論,可以把第二掌骨看為人的整體,所以整個第二掌骨都可看為穴位。

根據哪個地方有壓痛或者結節,找最痛點處理有時見效很快.

三應用病種

1面口合谷收,所以很多面部和口周的問題可以處理。

列如:壓痛(可以找最痛點按壓);面癱(很重要的配穴);面部的皮膚病,痤瘡或者青春痘;頭痛......

2經絡所過主治所疾。凡是大腸經循行部位可以治療該部位病。

列如:肩周炎肩前痛不可舉;網球肘痛;腱鞘炎;鼻炎....

3根據經絡臟腑循行。在內循行經肺入大腸。所以一部分的肺病和大腸問題可以用大腸經上穴位處理。

這也是經絡表裡經

4特例

少汗: 先補合谷,次瀉復溜;多汗:先瀉合谷,次補復溜


婦人妊娠刺之,損胎氣。《大成》合谷,婦人妊娠可瀉不可補,補即墜胎。(為安全孕婦勿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