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新時期隨著農業的發展,人們對於蔬菜和瓜果的品質要求提升了很多。因此,農業及種植業從業者應充分重視防護新技術的運用和推廣,提升種植效率,保證農產品質量。防蟲網技術作為農業種植業中重要的防護技術之一,近年來獲得了較多的研究和關注,屬無公害種植技術應用範圍較廣的一類,其材料具有拉力強、抗熱、耐水、抗腐蝕、抗老化等特點,對農產品的無公害種植和綠色食品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對此展開相關的研究,為技術推廣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具體如下: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1、無公害種植的必要性

要想做到無公害種植,需要引入各類新技術。結合筆者的實際研究來看,防蟲網技術是近年來無公害種植技術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防蟲網是一種新型農用覆蓋材料,無論是在防護效率還是在防護質量上,相比過去都提升了很多,這也是其受到很多果農關注的重要原因。

防蟲網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多種防老化、抗紫外線的化學材料,較有代表性的有優質聚乙烯,以此作為原料在拉絲工藝的幫助下製造而成。因此,其在強度、抗熱性、抗水性、抗腐蝕和抗老化等方面,都比傳統模式下的製作工藝提升了幾倍。而且其本身無毒無味、易處理等優點也有利於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防蟲網技術在很多發達國家,特別是在農業發展相對較快的地區積累了很多成功應用的經驗,如以色列、日本等已廣泛應用。在我國發達的農村地區,如江浙一帶獲得了良好的試用效果。在柑橘類種植的防蟲、防風、減少病蟲害傳播以及農藥使用量降低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符合現代化農業發展思路。因此,筆者試圖探究在廣東省如何將防蟲網技術引入更多地區的無公害種植中,進而為沃柑生產帶來實際助力。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2、沃柑品種的特點

2.1 我國的沃柑品種

沃柑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於2004年從韓國濟州島引入的,這類品種起源於以色列,是坦普爾柑橘和丹溪紅橘雜交所得到的,屬於晚熟型寬皮柑橘。這類柑橘整體生長強健、早結豐產、適應性強、果實豔麗以及品質口感相對較好,果實採收期也比較長。沃柑十分適應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貌環境,特別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些山地地區沃柑果實含糖量比較高,糖度在16度以上,可溶性固形物高15~18個百分點,貯存時間更長。近年來,廣東省陸續引進沃柑種植,河源市廣東中興綠豐發展公司於2017年5月從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引種沃柑無病毒大苗在東源縣順天鎮試種,2019年2月樹上掛果糖度可達15度,品質和口感十分好。沃柑果皮厚度相對較薄,整體的汁液量比其他柑橘品種多。這類柑橘的整體市場售價從最早上市的13元/kg上漲至15元/kg,直至近期的近30元/kg,深受廣大客商的好評,因此在未來必然有更好的發展。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2.2 沃柑的種植要求

在沃柑種植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環境問題。沃柑需要較好的溫度和溼度。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均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陽光熱量豐富,冬暖夏熱,降雨量適中,溫度溫差變化相對較小,十分適合沃柑生長。因此,我國其他地區種植沃柑也需要保證這樣的環境條件。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3、沃柑病蟲害問題

3.1 木蝨

柑橘木蝨主要為害沃柑的嫩梢部分,更是傳播柑橘黃龍病的重要媒介,導致黃龍病暴發,柑橘樹連片發病死亡。木蝨的活動時間集中在夏秋季,如果木蝨體長高過4.00 mm,那麼整體上的沃柑發展將會受到很大影響。成蟲木蝨靜止大體都成屋脊狀,體長0.37~6.50 mm,體翅長1.39~7.14 mm。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3.2 蚜蟲

蚜蟲也是沃柑主要害蟲之一,主要分為橘二叉蚜和橘蚜兩類,體長1.50~4.90 mm,大部分都可在沃柑上產生危害。他們對沃柑的嫩芽、花蕾、嫩梢十分感興趣。嫩葉也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之一。蚜蟲通過吸食沃柑的汁液,使得沃柑的營養無法傳輸到整個植物體內,導致幼果大量脫落,同時新出現的葉稍也會枯萎,造成葉片捲縮。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3.3 潛葉蛾

潛葉蛾,也稱為鬼畫符,春梢發生很少,從夏梢開始,經過幾個世代的繁殖,蟲口密度迅速上升,到了秋梢期,為害最為嚴重。體長約為2.00 mm,翅展約為5.30 mm。潛葉蛾所食用的對象和蚜蟲相對較為類似,主要殘害嫩枝和嫩葉,重點防治階段應為秋梢時期。

3.4 紅蜘蛛

紅蜘蛛是柑橘類蟲害中常見的病蟲害,體長0.42~0.45 mm,體色呈現變化的狀態,0.425 mm的防蟲網紗能把絕大部分害蟲阻擋在大棚外部,但是紅蜘蛛因個體十分細小,所以防治效果不明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4、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策略

4.1 物理防治中的應用

防蟲網技術屬於物理防治技術,主要目的是防蟲、防病。在栽培區周邊搭建大棚支架掛上防蟲網,人為隔絕害蟲,在網室內就可以構建起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環境,利用種植無病毒苗木結合網紗隔離的方式建立起無病源及昆蟲傳播媒介的種植空間,極大地降低病蟲和病害出現在網室內的可能性,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頻率和使用量,達到無公害種植要求、。防蟲網的網眼較小,幾乎可以將所有的害蟲隔離在外,起到了很好的保護效果。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4.2 全生育週期保護法

在沃柑的全生長週期中覆蓋安裝防蟲網,降低成蟲進入與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基本上可將木蝨、蚜蟲、鳳蝶等害蟲隔離在外。從廣東省河源市一年多的防治效果來看,整體上防治效果十分理想,在網室大棚密閉性完好的前提下,防治木蝨的效果在93%以上,防治蚜蟲的效果在96%以上,防治潛葉蛾的效果在98%以上。在這類防護網的保護下,可實現全生長週期保護,達到綠色種植的目的。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5、小結

防蟲網技術的引入在沃柑無公害種植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以防蟲網技術結合無病毒大苗種植技術,對蟲害和病害的防治效果更理想,還能提早柑橘掛果,提早有收益。因此,作為沃柑種植生產者,可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引入相關防蟲網技術,提高病蟲害防護效率,提升果品生產質量。

沃柑種植的技術與管理,防蟲網技術在沃柑無公害種植中的應用分析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