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作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契訶夫曾說,挫折和困難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

這句名言既表明了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困難無法避免,同時也揭示了抗挫折能力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品質。這也是每個做父母的人對自己的孩子在個人品質上的期望。

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堅韌不拔的人,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往往都“弱不禁風”,遇到一點困難就感嘆生活艱辛、止步不前。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方女士15歲的兒子小鵬抗挫折能力就很弱。

因為方女士全家都寶貝小鵬得不行。在這樣的環境下,小鵬的性格越來越嬌氣,小時候走路摔倒了都要家人使出各種方法來哄,他才能停止大哭;現在長大了,小鵬越來越脆弱。

上初二的年紀了,本來應該是朝氣蓬勃的少年,但他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玻璃心炸裂”,跟同學稍微有一點爭吵就能自己悶著幾天不說話。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這天,小鵬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裡,方女士貼近房門,居然聽到孩子在哭。她一時慌了,給小鵬的班主任打電話,班主任說孩子在學校裡看著挺正常的啊,有可能是因為今天月考出成績了,小鵬沒考好所以很難過。

面對挫折這麼脆弱的兒子,方女士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家長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1. 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有些孩子活潑,有些孩子內向,有些孩子天生樂觀不言敗,有些孩子則沒那麼堅強、習慣依賴別人。

做父母的,只有先保持好心態,承認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才能正視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如果孩子拒絕參加比賽,家長不用盲目地一味說一些鼓勵加油之類的無用話。

首先應該明白,孩子輸不起就拒絕參與是因為孩子的自尊心過分強了,孩子有自尊心本身並不是壞事,家長應該看到“壞事”中好的一面。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2. 提高孩子的“硬實力”

孩子抗挫折能力強的根本原因在於,實力還沒有強到可以把挫折當成一件需要處理的普通小事,所以家長應該從本質出發,幫孩子增強各方面的實力。

孩子如果因為學習成績差而頹靡不已,每次考試考不好就心情低落、渾渾噩噩,家長就應該想辦法幫孩子提高成績,無論是每晚給孩子輔導功課還是送孩子去補習班,都是切實有效的辦法。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孩子如果因為運動會沒有取得名次而傷心低落,家長就應該分析一下,孩子是自身素質有侷限還是成績有再提高的空間。

如果是後者,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嚴格的身體鍛鍊方式,選擇一兩項合適的運動,比如長跑、籃球,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強孩子自身體質。如果再次參加比賽,孩子能獲得好名次,心理上就會覺得,只要努力,問題都可以解決。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3. 鼓勵孩子坦然面對困難

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世上沒有人能解決所有問題,在生活中,困難是無處不在的。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遇到一件事情無法解決是很正常的情況。

只有這樣,孩子心理上就不會對困難太曲折和自身能力不夠這兩者形成的鮮明對比而感到落差巨大。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家長如果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意志堅強、遇到挫折能勇敢面對的人,就應該懂得如何行動,這樣才能避免孩子被養成溫室裡的花朵。家長從小就可以用繪本、故事等方式培養孩子的堅毅品質,楠哥給家長們和粉絲推薦2本書《寶寶好品格經典童話》與《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寶寶好品格經典童話》則是用《灰姑娘》、《木偶奇遇記》、《堅毅的小錫兵》等經典童話故事讓孩子更感興趣。全書一共分為6冊,其中《學會分享的小豬》主要通過小豬和其它朋友的故事來穿搭分享的意識。每一冊都有一個單獨的故事,講述鮮明的主題,讓孩子從故事中學會分享。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家長用這3種方式,讓孩子“輸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