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制:看似“无处不在”,但却很有可能从未存在

禅让制是当权者将权力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的人而非子嗣或血亲的一种权力交接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世袭制,它更看重的是继承人的德行和能力而非血缘关系,是“公天下”而不是“家天下”。在人们的既有印象中,似乎禅让制这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权力交接方式是只存在于尧舜时期的“稀有物种”。但事实上,翻开史书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更替都是以禅让制的形式完成的。也就是说,至少从形式上看,禅让制是中国历史上最普遍的改朝换代方式。

但如果从禅让制本身的含义出发,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禅让,这是为什么呢?

禅让制:看似“无处不在”,但却很有可能从未存在

古代的禅让制

一、尧舜是禅让的开端

说起禅让制就不得不提到尧舜二帝,事实上,正是尧和舜将禅让制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关于尧是如何将王位传给舜的,《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如下记载: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舜在成为首领后也继承了舜的优良品质,他将王位传给了治水有方的禹。《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如下: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尧舜所处的时代是氏族社会的晚期,当时还没有明确的国家概念,而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尧舜的位置也不同于封建时期的君主或之后的皇帝,而更类似于众多部落共同推选的盟主,既然是盟主就要能服众,尧选择舜、舜选择禹都是出于此种原因。

尧和舜没有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了与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外人,这种大公无私的美德也使得他们名垂青史,成为了后世推崇备至的先贤和圣人,尽管这种选择有可能是他们被动做出的。

禅让制:看似“无处不在”,但却很有可能从未存在

尧舜所处的历史时期是氏族社会晚期

二、仅从形式上看,禅让制是最普遍的改朝换代方式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伴随着王朝更替的都是流血和战争,禅让制自尧舜时代之后就已经消失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经历战乱、流血和权力争斗,但在形式上,禅让制却是最普遍的一种改朝换代方式。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标志着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秦三世子婴被项羽杀害,秦朝灭亡、汉朝建立,方式为农民起义;

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汉朝灭亡、魏朝建立,方式为禅让

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魏朝灭亡,晋朝建立,方式为禅让

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宋武帝刘裕,晋朝灭亡,刘宋建立,方式为禅

让;

宋顺帝刘准禅让给齐高帝萧道成,刘宋灭亡,南齐建立,方式为禅让

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梁武帝萧衍,南齐灭亡,南梁建立,方式为禅让

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陈武帝陈霸先,南梁灭亡,南陈建立,方式为禅让

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杨坚俘虏,南陈灭亡,隋朝建立,方式为武装夺权;

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隋朝灭亡,唐朝建立,方式为禅让

唐哀帝李柷禅让给梁太祖朱温,唐朝灭亡,后梁建立,方式为禅让

后梁末帝朱友贞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杀害,后梁灭亡,后唐建立,方式为武装夺权;

后唐末帝李从珂不敌后晋高祖石敬瑭兵败自杀,后唐灭亡,后晋建立,方式为武装夺权;

后晋少帝石重贵被契丹俘虏,后晋灭亡,后汉建立,方式为武装夺权;

后汉皇太后李三娘下诰将汉朝皇位禅让给后周太祖郭威,后汉灭亡,后周建立,方式为禅让

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后周灭亡,宋朝建立,方式为禅让

宋少帝赵昺被迫蹈海自尽,宋朝灭亡,元朝建立,方式为外族入侵;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被迫逃亡,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方式为农民起义;

崇祯帝朱由检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方式为农民起义、外族入侵。

通过盘点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改朝换代在形式上都是以禅让制的方式完成的,尽管在禅让的背后充满了尔虞我诈和巧取豪夺。

禅让制:看似“无处不在”,但却很有可能从未存在

在中国历史上,禅让制是最普遍的改朝换代形式

三、为什么说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可能并不存在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改朝换代中,禅让制是出现次数最多也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但如果细究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部落联盟时期的尧舜还是大一统之后的朝代更替,禅让制或多或少都只存在于形式上,而真正意义上的禅让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首先,关于尧舜禅让的质疑

历史上关于尧舜禅让真实性的质疑一直存在。早在春秋时期的著作《荀子·正论》中就记载了荀子对于此事件的疑问:“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如果说荀子的怀疑是他一贯主张“性恶论”的一种体现的话,韩非在《韩非子·说疑》中的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则更进一步,不但否认了尧舜的禅让,还将舜和禹继承帝位看做是“臣弑君”的结果,击碎了很多人的美好幻想。

而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一书中也记载道:“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可见,后世对于尧舜禅让的质疑从未间断,这也在客观上给雅尧舜禅让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禅让制:看似“无处不在”,但却很有可能从未存在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

其次,关于后世改朝换代中禅让的否定

如果说尧舜的禅让只是在真实性上存有疑问的话,那么在此之后无数次改朝换代过程中发生的禅让只能算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了。

这其实不难理解,无论真实性有多大,尧舜在上古时期留下的丰功伟绩和道德标杆一直被后世君主当成模范和榜样。在此基础上,一个个想要通过武装政变形式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家”们便小心翼翼地将野心隐藏起来,最后以逼迫前朝皇帝禅让的方式达成目标。

经过如此一番包装和美化,既能如愿享受胜利果实,又不会留下弑君篡位的历史恶名,实在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禅让制:看似“无处不在”,但却很有可能从未存在

独揽大权的曹操至死也没有称帝

最后,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探讨

无论禅让制在权力交接和朝代更替中更多体现在形式上还是内核上,无论禅让制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其反映的最根本问题还是人性。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由此,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道和施行仁政的治世之道,这种思想随着历代统治者的推行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主流思想。

但与此同时,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人的一切行为和选择,其背后的动因只是在当时条件下所能做的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已。

禅让制:看似“无处不在”,但却很有可能从未存在

孟子的“性善论”VS荀子的“性恶论”

相对而言,荀子的“性恶论”似乎更能体现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不管在怎样的历史时期或社会制度下,我们的行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规范和制约,这种规范和制约可能来自于法律也可能来自于道德。由此看来,禅让制这种“过于美好”的事物真的存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